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探讨——以成都市H小学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525 论文编号:sb2025092611393953558 日期:2025-09-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要求来探讨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问题。
一、理论阐释: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概述
(一)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
怀揣热忱之心,拥抱信息时代,投身课堂教学,共促深度学习。现实课堂中,广大教师在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使用不当者或过度使用者仍不计其数,大多停滞于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阶段,并未将二者有效融合,“整合”好比水油栉比相邻,“融合”犹如水乳有机相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理念”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丰富数学教学资源,创设合理的数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探索热情,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深度学习被广泛关注。深度学习不是浅层学习,也有别于难度学习,其更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绝非“蜻蜓点水”。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便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中坚力量,如何使这力量发扬光大,需要厘清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信息技术使用到何种程度能达到深度学习。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学者们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有学者提出把技术知识作为基础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一理念。[1]美国一州立大学教授根据教师能力提出相关的基本要求,其中包含三个要素:知识教学法、学科内容、信息技术知识,它们相互结合又另外形成了四个复合型要素,即TPACK理论。经过一系列研究,教授总结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核心要素,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强调信息技术知识,教师教学也应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对知识进行整合。
......................
(二)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对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是开展更深层次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是手段,更是一种催化剂,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提供了各种可能。通过信息技术设备,学生可直观理解抽象事物,通过交互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1.教师方面:锤炼教师自身本领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不断拓宽自身学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锤炼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适合学生的最佳路径。信息技术既锤炼教师的专业素养,又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保有“教育家精神”,即“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其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围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而是打破时空限制,师生共同探索、开拓并创造的过程。教师也不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而是组织者、引领者,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在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设备赋能学科教学已成为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升级变革,也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并及时调整,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过程,升级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塑造出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生态。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二、现实审视: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然样态
(一)调查对象
为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在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本研究选取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面向教师的访谈中,本研究随机选择了任教于四、五、六年级的6位数学教师,其中有2位教龄6年内的青年教师,有2位教龄6至15年的中年教师,有2位是教龄15年以上的成熟教师。此外,为了更加客观严谨的了解当前现状,研究者还从学校录播室中教师每学期录的常规课中随机选择6节数学课进行视频分析。
.........................
(二)调查设计
为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现实状况,本研究设计了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师访谈提纲以及课堂观察量表三部分。
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体,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观体验,选择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既可以了解当前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期待,又可以掌握学生是否达到深度学习的标准,还可以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提供新路径。
学生调查问卷参考CNKI相关问卷并结合自编内容,利用问卷星平台编制问卷,然后联系相关年级班主任老师帮忙群发班级群。该问卷共包含18道题目,主要围绕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环境与资源、技术价值与作用三大维度进行调查,问卷结构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详细问卷见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同样参考CNKI相关访谈内容,并结合导师意见,设计出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师访谈提纲,提纲内容涉及教师基本信息、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情况、信息化设备促深度学习等维度,访谈提纲如下: 1.您了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理念吗?若了解,请具体谈谈。 2.您认为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数学深度学习吗?原因是什么? 3.您在课堂中使用信息化设备的频率高吗?通常是哪些设备? 4.您认为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5.您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时主要存在哪些困难?   6.在课堂上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
三、成因缕析: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不力的问题归因 .. 48
(一)学校方面:缺乏信息技术“硬支撑” .......................... 48
1.教学硬件设施相对滞后 ............................ 48
2.相关信息技术培训缺乏 ................................... 49 
四、纾解之道: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 57
(一)学校方面:引领课改核心素养,建设优质校风 ............................ 57
1.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 57
2.营造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 58
结语 ................................. 66
四、纾解之道: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学校方面:引领课改核心素养,建设优质校风
1.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学校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主先锋。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方法如下:
其一,学校制定各类激励机制。这种方法符合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附属内驱力,教师在这种机制下,会形成信息技术使用的内驱力,如校内举办融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类公开课、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无形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学生在这种机制下,会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的内驱力,如举办电脑绘画、微视频、创意编程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其二,开展针对性信息化培训。TPACK理论中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是指教师具有运用技术来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管理方面的知识的能力。可知,教师不仅需要学科知识类的本体性知识,还需要会巧妙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性知识,而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学校的培训。如校本培训、信息技术2.0培训、创新型技术成果培训、数字化培训。
其三,完善更新技术装备资源。教育技术装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具载体。近年来,政府持续投入资金,打造信息化校园。当前的信息技术装备基本可以辅助学科课堂教学,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难以跟上步伐,甚至无法满足教师专业需求,再加上学校管理失衡,这就亟需学校完善更新技术装备资源。首先需要深入调研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基本情况,加大加强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增加各学科各学段接触并运用新技术的机会。然后,加强信息装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增强教师的技术意识,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如定期举行信息技术装备培训活动、市内外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交流活动。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
结语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研究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是教育数字化的基本范式,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本研究以深度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TPACK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的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常规课堂视频分析法,对成都市H小学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深度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还存有诸多不力状况,导致信息技术较少赋能数学深度学习甚至未能赋能数学深度学习,研究者通过调查对赋能不力状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和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首先,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具有不同的价值:激发学生主观能动力、构建学生深度学习力、拓展教师教学设计力。其次,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深度学习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的信息化资源和针对性培训略微偏离、教师的理念认知和信息设备操作略微偏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信息设备使用略微偏废。再次,根据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深度学习不力的问题进行归因:学校方面缺乏信息技术“硬支撑”、教师方面缺乏信息素养“软实力”、学生方面缺乏信息素养“强引擎”。最后,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学校方面可以引领课改核心素养,建设优质校风。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营造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推进信息与学科的融合、完善深度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方面可以树立深度教学素养,建构深度课堂。落实教师主导地位、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构建深度对话课堂、挖掘教材深层价值、建构多频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