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的构想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99
论文字数:36959 论文编号:sb2015072312370613635 日期:2015-07-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作为评价改革依据的“新体系”教学理念


第一节“新体系”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与评价基石
音乐这门艺术它必然遵循着艺术大类的一般规律,然而艺术的一般规律就在于其"个性”。没有完全相同的艺术品,没有完全相同的音乐,更加没有完全相同的音乐感受者。感受音乐之美,审视音乐之美决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音乐教育首先得尊重"个性”,摆脱模式化、程式化和规格化,使音乐教育本身就超越共性。“新体系”教学理念就从艺术本源的个性化出发,特别强调“人本化”和“原本性”,音乐服务于人,音乐教育服务于学生。作为艺术分支之一的音乐,虽然与美术、文学都从属于艺术这个大类,都遵循着艺术规律,但又不是普通的艺术。音乐并不能像美术那样直接通过反映空间形象而创造或者传递想象,也不能像文学那样通过对文字语义的理解而直接呈示意义,对于没有任何音乐经验的人来说,他们几乎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内心听觉甚至感受,因为他们所能接收到的只能是情绪,而这恰是人类最难以诉说的。当然,音乐的这种情感特征也必须体现在音乐的教学当中,任何脱离情感因素的音乐教学都是失败的。“新体系”教学理念强调感知音乐情绪、体验音乐情绪从而更佳的感受音乐的情感获得音乐活动的经验。坚决反对从音乐知识出发,脱离音乐情感或者是教育者强行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施加于学生的音乐教学,正确认识到音乐的特殊情感特征,尊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


第二节“新体系”教学理念的教学目标与评价依据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三类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全的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基本存在三个现象:一是只强调歌曲的演唱或演奏的音准、音色等偏重音乐形式的技能技巧;二是只强调歌曲音乐形式的元素性,要求学生直接从音乐形式中获得情感体验;三是直接将教师对歌词或音乐内容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达的内容型情感体验或者根本没能接受到任何情感体验。新体系教学理念的核心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性情感体验或者让学生借助动作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自主的构建体验经验系统,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型情感体验的能力。在实践新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把握以下三点: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情感上先喜爱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不是纸上谈兵,是有实际的操作方法的。快乐不是让学生无目标无要求的随意龄听音乐,精神上的快乐和愉悦还是要建立在要求和规范之上的。直接从音乐形式上去感知音乐的方式对普通学生来说是比较痛苦和难入手的,此时,教师在进行音乐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内容或动作性体验为桥梁,过渡到对音乐形式的体验上,在音乐活动上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章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及其评析


第一节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的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运用适合学科特点的科学方法、手段,对学生某一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估的过程。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有异有同。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情况和对教学情境的把握以及对教具应用程度等的综合考量,学习评价侧重的则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掌握程度甚至是喜爱程度的关注,评定的对象和角度是不同的。但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又有着相同的最终目的性。二者都是为了更好的发现课堂中教与学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等是否得当以致能否完成教育目的,并通过教与学中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与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公正有效的学习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还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发展;反之,不当的学习评价不仅可能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致使其自信心的缺失,更严重者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相违背的。因此,学习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音乐课程的改革在不断发展,随之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基本都还是沿用着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一般釆用的是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偶尔配合形成性评价模式。或许是因为音乐学科暂未被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项目中,缺少硬性的学业评定衡量要求,所以学校并为设立统一的音乐课程考试,只是由音乐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音乐课程结束时,对此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测定。
……….


第二节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评析
目前中小学采用的音乐课程学习评价都是表格形式,而且项目内容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在教师的主观打分评定后呈现的数据极为简易,几乎不用对数据进行再次评析加工,以成品形式存在,直接等同于等级划分的功能,并能被直接录入应用。它所反映的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也是相当明确和清晰的。其录入形式与我国认知学科的评测方式基本一致。这种学习评价的方式的功能极为明显和突出,即能够非常快速的鉴别学生学习程度,划分学生的学习程度高低。任何人即便是非音乐专业的人在拿到测量评定表格时也能非常轻松的断定学生的音乐能力。其功能意义极为突出,而且由于呈现形式是等级数据,所以区分度特别明显,这为将音乐能力的评定纳入升学体系项目中奠定了基石,我们知道直接等级数据结果的区别度比其他任何一种测量数据来得更为便利,为学生的综合评定的庞大工程做出贡献。评定结果的有效性体现的评定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上。信度是指评定结果是可靠可信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效度是指评定结果清晰明了且简单揚操作;区分度是指评定结果对于鉴别评定对象是很好的工具。在效度和区分度上上文已对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进行了部分肯定,但是笔者对评定结果的信度存有质疑。
………


第三章外国中小学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方式...........17
第一节认知学科与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比较..........17
一、相同..........17
二、不同..........18
第二节国外相关的认知课程中值得音乐课程借鉴.......... 20
第三节我国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必要性..........22
第四章以"新体系”理念为依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 26
第一节“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式26
一、有关行政部门的大力推进及相关政策的颁布.......... 26
二、“新体系”教学理念的种子已散落大地.......... 26
三、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扎根深.......... 27
四、“新体系”教育理念符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要求.......... 27
第二节“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 28
一、目标 ..........28
二、原则.......... 30
第三节“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 31
第四节“新体系”理念下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示例.......... 38
第五节对"新体系”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实施.......... 41


第三章以“新体系”理念为依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评价的构想


第一节“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推行及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这些举措为笔者构建“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笔者尝试和探索的决心。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年各地优秀的音乐教师都会积极参与新体系教育理念的学习当中,学习热情高涨。他们将“新体系”教育理念及自身的体会、认识、感受带回了当地的一线教育实践当中,将其传播开来,在实践中他们不断尝试新方法改进教学。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团队正以极为迅猛的速度成长着。在本文的第一章中,笔者对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基础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这里只想强调其理论基础的重要性。由于其理论基础的稳固与深厚,因此其发展的源动力也会源源不绝。有了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得以发展的基石,学习评价制度的发展也就有了层层推进的文化土壤,虽然西方许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研究比我们更先进改革发展的起点比我们早,但这样一来,我们的理论资源也会更加丰富,选择道路也更多,我们不仅可以在别人的肩膀上寻找自己的路,也可以在自身原本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最终目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并符合音乐学科特点的学习评价方式。
…………


结语


笔者以音乐教育研究学习者的身份,在学习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教育理念后产生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的些许想法。笔者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评价的方式、评价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反思。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是《音乐课程标准》实践的重要举措,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它不仅在教学目标上反映新课标的全新理念,更在具体内容上做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达和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科综合,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并进行弘扬和推广。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音乐教育工作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推进“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出努力。基于新体系教学理念下的学习评价是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规范下而构建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是在传统音乐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新体系教学内容中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的评估,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增加定性评价的比重,淡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削弱了教师独评所占比重,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更公正化、合理化。在构思过程中,运用了一些较为简易的评价模式和测量工具以增加评价的可操作性,尽量使新体系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评价方式更具普遍可接受性。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喜欢狗》教学设计
下一篇:通识教育参照域下高校思想教育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