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意愿的生猪价值链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45 论文编号:sb2016051113514715622 日期:2016-05-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约束力与促进力,同时农业经济和农村建设同样关系到我国 6 亿农民的生活,因此“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2015 年 2 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买补贴等以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改善资金困境;同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合作社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资源流向“三农”①。 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却长期受到金融支持不足的约束,主要表现为农户融资难。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报小,并且受自然条件影响风险较高,加上农户的财务状况和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和担保,融资的交易成本很高,可获得性较低,单靠政府补贴无法满足生产所需资金。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投资能力有限,无法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落后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问题重重。 针对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国内学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将价值链融资引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与正规金融不同,农业价值链融资在解决农户资金不足问题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由于价值链内主体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价值链融资在信息获取、监督、执行、风险防范方面有着成本优势,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农户、农企的融资困境。在生猪价值链中,价值链融资能够为农户提供实物或资金融通,满足养殖所需的猪苗和饲料需求,解决养殖户资金不足的难题。然而,目前价值链融资的推广效果和范围都不是很理想,存在农户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农户作为生猪产业中数量最多的主体,他们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价值链融资中,对农业核心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生猪价值链能否顺利发展有直接影响,对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推进现代化、标准化养殖业具有着重要意义。
.......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价值链融资及其交易成本问题的研究均得出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下面对农业价值链融资理论、农户行为决策、交易成本理论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总结当前的研究动态,以从中得到启发。Pearce(2003)提出不同类型的农业价值链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融资模式。Miller、Jones(2010)将农业价值链主体间的融资称为内部融资,将外部金融机构及其他主体向价值链注入资金称为外部融资。Quiros  Rodolfo(2011)则将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的资金融通称为直接融资,等同于价值链内部融资,将借助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引导外部资金注入价值链的方式称为间接融资,与外部融资概念一致。Miller(2011)强调价值链融资要依托价值链上各主体间的交易关系,通过某种特定机制将资金注入价值链内部,如果没有依托各主体的实际交易以及特定的机制不能称为价值链融资。 马九杰、张永升、佘春来(2011)认为农业价值链融资是以核心企业以及优势农产品为核心,通过产品交易关系将上下游企业、农户捆绑起来,通过特定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价值链上各主体的资金需求。张永升(2011)认为农业价值链融资与农业产业链融资等价,包括外部资金注入和价值链内部资金融通两方面。罗元辉(2011)认为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类似,都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将上下游企业结合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融资可以借鉴供应链融资。陈贺(2011)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分析农业价值链融资,将农业价值链融资归为三类: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混合型融资,并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融资形式的具体方式及操作过程。满明俊(2011)基于对重庆金融机构及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实地调查,将农业价值链融资归为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主导型和园区主导型三类,认为不同的融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产业及不同的情境,通过实例对三种融资模式进行比较,提出三种融资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应。彭菊颖(2013)根据价值链主导者的不同,将农业价值链融资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与合作社主导型。李友华(2013)总结了龙江银行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成功发展的五种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何广文(2014)则将农业价值链融资划分为订单融资、仓单融资以及经销商融资三类。 
.........
 
第二章   生猪价值链融资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生猪价值链融资概述
生猪价值链以生猪养殖、加工为核心的一系列环节构成,通过对各环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控制,将猪饲料生产、猪苗育种繁殖,再到生猪养殖、屠宰、肉产品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终端联系为一个整体。是从饲料、猪苗的采购开始,直至完成生猪养殖、加工、销售的一系列过程,还是一条以生猪产品为对象,从原料、养殖开始,经过深加工、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不断增加其附加值的增值链。具体来说,生猪价值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上游环节。主要是生猪育种和养殖,由农资供应商、养殖户、养殖企业组成,农资供应商包括种猪企业及饲料加工商,主要的职能是负责猪苗的繁殖、引进、改良和培育优良品种,为养殖户提供猪苗,以及生产供应饲料、疫苗、药品等,养殖户是生猪价值链中数量最多的群体,负责生猪养殖、育肥,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2)中游环节。主要是生猪产品的屠宰、加工环节,由屠宰和加工企业构成,部分生猪经过屠宰、分割后,直接进入下游市场进行销售,另一部分则在屠宰后,由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3)下游环节。下游环节是生猪产品的流通与销售环节,主要是猪肉制成品的销售与消费,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个体商贩以及超市、商店和消费者组成。 与生猪价值链相关的的其他环节还包括运输环节和生猪收购环节。运输环节贯穿整个价值链,对保障猪肉的流通以及质量安全十分重要,可以分为活体猪运输和猪肉制成品运输,活体运输途中,生猪会受颠簸、长途疲劳和应激反应而造成损耗,猪肉制成品运输则需要注意猪肉的保鲜并做好定期消毒,二者都关系到猪肉的流通安全。生猪收购环节主要是有生猪经纪人和专业的生猪销售企业组成,由于生猪养殖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与生猪养殖户之间信息不对称、运输距离远,屠宰、加工企业与生猪养殖户之间的直接交易成本较大,因此屠宰、加工企业一般不直接与生猪养殖户进行交易。由生猪经纪人或销售企业从养殖户手中购入生猪,然后卖给屠宰、加工企业,并负责两地间的生猪运输,通过购销活动将生猪养殖环节与屠宰、加工环节连接到一起。 
.........
 
第二节 生猪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模式
生猪价值链融资是以生猪、猪肉制品为核心的产品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资金或实物融资,上下游生产者之间通常存在生猪及猪肉制品收购合同,以订单农业组织价值链中各主体间的合作是农业价值链融资中最常见的协调方式,即农产品生产者与下游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之间,通过事先约定的条款对农产品生产、回购进行统一安排。企业通过订单形式来保障生产原材料的获取,农户根据订单约定的数量、价格、质量要求、收购时间等规定进行生产工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交易承诺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原材料需求,也解决了农户的“卖难”问题,同时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如大型加工商、销售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实力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和技术支持,使农户获得生产所必须的资金,以保障对原材料数量、质量的要求,并且这种交易承诺也可以向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传递资金安全信号,引导外部资金进入价值链。 在生猪价值链融资中,以交易为基础,以订单协调农户的生猪供给以及农企的生猪需求,以农户投入的专业性资产以及企业的贷出资金或担保来增加了双方的违约成本,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保障生猪价值链融资的顺利进行。 具体来说,生猪价值链融资对解决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的主要融资方式有:一是基于农户与核心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为农户提供实物融资,由农资供应商或核心企业向农户赊销生猪养殖所需的猪苗、饲料、疫苗等生产资料,生猪出栏后,企业对生猪进行收购,将销售款中的生产资料成本支付给农资供应商或扣除,剩余养殖收益支付给农户;二是企业与农户约定收购数量、价格并预付部分或全部货款,农户获得养殖资金,自行购买养殖所必须的生产资料,生猪出栏后按约将生猪销售给合作企业;三是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并为农户提供担保,由金融机构向合作农户发放小额贷款,以满足农户生产所需,生猪出栏后,企业将销售款中的借贷本金及利息归还金融机构,剩余部分支付给农户。 
.......
 
第三章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第一节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意愿的基本假设...........21
第二节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21
第四章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意愿的实证分析 ...... 26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26
一、数据来源....26
二、问卷设计....26
第二节 样本统计性描述..........27
一、农户基本特征.....27
二、农户生产经营状况......29
三、融资成本....30
四、合作满意度.........31
五、猪舍硬件配套条件......33
第三节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33
一、Probit 模型及其原理............33
二、模型变量设定.....34
三、实证结果分析.....3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8
第一节 研究结论....38
第二节 政策建议....40
一、引导农户树立合作意识.......40
 
第四章   农户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意愿的实证分析
 
前文对影响生猪养殖户是否参与价值链融资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假设,为了考虑这些因素对农户行为决策是否有显著影响,本章拟通过对样本地区生猪养殖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价值链融资参与和满意度等情况,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 2015 年 5 月年对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响导镇、梁园镇和肥西县山南镇镇、官亭镇、花岗镇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选择上述样本区域的理由,一是上述地区生猪养殖户众多,样本量充足;二是上述地区既有自己独立进行生猪养殖的农户,也有与温氏合肥分公司合作,参与价值链融资的农户。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法和面对面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涉及多个乡镇,共发放调查问卷 210 份,得到有效问卷 186 份,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为了研究影响生猪养殖户是否参与价值链融资的因素,同时也为了分析农户对生猪价值链融资的看法以及在农、企合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笔者在综合分析整理相关文献及当地生猪养殖、销售的实际情况下,征询了导师的意见并结合与当地养殖户、龙头企业员工的访谈,设计了生猪养殖户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部分为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农户的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数量、风险态度、学历等。 第二部分为农户生产经营状况,包括养殖规模、养殖年限、每头猪的平均利润、价值链融资参与情况、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困难等问题。 第三部分为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对当地生猪价值链融资的了解程度、获取相关信息的难以程度、距离核心企业服务部的距离、办理融资所花费的时间、融资合作的稳定性等情况。 第四部分为养殖资金状况,包括养殖中是否有资金短缺状况、银行信贷情况、银行信贷难度等。 
.......
 
结论
 
农户是整个生猪价值链中为数最多的参与者,负责生猪价值链中最重要的原材料的生产工作,养殖环节的稳定对于稳定猪肉制品市场价格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户也是生猪价值链中的弱势群体,受资金不足以及农村信贷配给的限制,多是以落后的养殖设备进行小规模生产养殖,在生产资料市场不具有买方优势,在生猪销售市场也缺乏卖方优势,投入大量人力,产品的附加值却较低,收入微薄。生猪价值链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的资金不足问题,推动养殖环节的标准化、科学化,同时还能够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 然而目前“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下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生猪养殖户的参与度并不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若干影响因素,采用 Probit 模型,对影响农户是否参与生猪价值链融资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生猪养殖户以及核心企业的意见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根据与样本地区参与企业合作的养殖户的访谈了解到,在融资方面,企业对农户的生产养殖确实起到了一定帮助。由于小规模养殖下,单头生猪的平均成本较高,最终的总利润有限,想要获得可观的收益,则需要扩大养殖规模,而生猪养殖的投入成本高,尤其是饲料的持续投入,因此农户常常陷入小规模养殖利润低,大规模养殖又缺乏资金的困境。企业与农户建立合作养殖关系,提供养殖所需的所有生产资料,缓解了合作农户的信贷约束,农户可以扩大养殖规模,而无需担心成本投入问题,提高了农户的收益。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