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信息要大力推进信息化,而电信业产生、处理和传输信息,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并且,不论是当前讨论比较热烈的大数据、云计算或是物联网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⑴。中国电信业经历了 “八五、九五”的高速发展,“十五”以来的平稳发展和全面改革,目前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截至2013年底,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1579万户,总数达到149609.8万户。全国网民数较2012年底,净增0.54亿人,达到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 132138.1 万 G。并且目前在“新常态”的倡导下,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而电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也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且电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3]。并且,电信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各个行业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力量[4]。随着人们生活各领域、各企业、各行业对信息的大量即时的需求,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提升信息传输容量和速度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的项目之一[5][6]。我国信息服务业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新的主导产业。电信业的基础性、服务性作用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要科学、准确地把握这种作用,还必须对电信业的服务效应进行适度测算,即从定量的角度衡量电信服务对经济的影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电信业作为重要的服务性产业的认识。
………
1.2概念的界定
关于电信,不同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国际电信联盟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1992)中对电信(Telecommunication)的定义是:“任何通过有线、无线、光纤或者其他电磁系统,对信号、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者任何自然情报进行传输、发射或接收的活动”。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电信服务附件中界定“电信是指以任何电磁方式传送或接受信号” [7]。而电信业内涵则是从电信产业链的角度来定义,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2011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对电信一业给出了统一的定义,"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8]”细分来看,包括从事固定通信业务活动、从事移动通信业务活动和其它利用固定、移动通信网从事的信息服务,也就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种电信服务。电信业正是生产传输电信产品的这类企业的集合体,又可细分为基础电信业和增值电信业,本文所研究的是基础电信业。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产业关联指的是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之间以投入品和产出品为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7]。其中投入品也是某产业部门的产出品,而产出品又作为投入到另一产业部门的生产中。产业关联方式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发生技术经济联系的依托,和各产业间依托的不同类型[15]。产品劳务联系的含义是产业部门将产品或者劳务提供给另一些部门,这些产品和劳务将作为中间投入被使用在再生产过程中但其实产业之间还存在其他方面的联系,那些联系都是建立在产品、劳务联系的基础上;并且,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间互相供给、消耗产品和劳务的均衡数量比例能从根本上协调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可以引起各产业间对劳动力的需求之间也有一定关联度,虽然不同的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不同,但是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变化也会造成人力资源分配情况的变化,从而引起劳动力再分配[17]。投资联系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会带来其相关产业投资的扩大,这种投资关联是一个经济系统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业生产能力,同时扩大的生产能力既达到产业间发展的均衡也可以满足其他产业的需求,产出比例也更加协调。
………
2.2电信服务相关理论
现代服务业是区别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了新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服务产业。:关于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效应研究中,朱彩凤(2009)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阐述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系,最终论证出二者的交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且又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美两国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及对比,发现美国经济产业布局合理,并且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一些核心现代服务业;中国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的互动发展合理,产业结构不良。在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与效应研究中,夏青(2010)阐述了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及外在关系,着重讨论了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和共生理论的基本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从技术拉动、产业波及、就业以及整合效用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29]。朱宗亮(2012)以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对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论证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产业及国民经济影响时,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和影响力。研究结果表现出现代信息服务业有很强内生增长能力,并且带领制造业走向信息化,其与制造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也日趋紧密,这主要在于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近些年的告诉发展。
……….
第三章中国电信业发展状况及经济影响分析.........13
3.1中国电信业总体发展状况........ 13
3.1.1电信业规模分析 ........13
3.1.2电信业结构分析........ 14
3.2 电信业对生产的服务状况........ 17
3.3电信业对消费的服务状况........ 18
第四章电信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测算........ 21
4.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21
4.2对Ghosh模型的介绍及改进........ 24
4.3 测算结果 ........33
第五章电信业经济影响的仿真预测........ 42
5.1 系统方法介绍........ 42
5.2建模思路 ........45
5.3 模型设立........ 46
5.4仿真控制分析........ 47
第五章电信业经济影响的仿真预测
5.1系统方法介绍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始创于1956年,其理论与应用研究遍及各类系统,涉及到其他系统学科、各种学科与领域。并且,近些年来,系统动力学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相结合,在新管理思想、新组织结构建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系统动力学在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方面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一门十分有用的系统与管理学科[54]。流位、流率变量作为系统动力学的关键要素,用来研究信息反馈系统[54]。作为而系统动力学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信息反馈系统,认识并解决系统问题。在建立系统是,流位变量和流率变量的选择关乎研究系统的着力。系统动力学不仅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管理科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能够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
………..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效应总体来看较为突出,经过模型的测算分析,以及2007年和2012年两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1、2007年我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系数为3.4768,2012年为3.6317,增长4.46%,服务系数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由于近些年不仅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电信业由于技术革新应用、产业组织改革等,也在经历飞速发展,电信总产出五年间有了惊人增长。但是,相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作用显得不这么明显,由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系数趋于平稳增长,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作用经历平稳推进阶段。
2、2007-2012年电信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服务绝对效应有飞速增长,其中促进建筑业的增长最多,并且2007年和2012年对建筑业服务的绝对效应均是排名第一位,说明电信业与建筑业之间的联系一直保持紧密状态。从相对效应来看,建筑业虽然排名一直处于前四分之一,但由于建筑业本身产出量较大,所以相对效应排名不在前三位。2007年相对效应排名前三的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由于相对效应不仅取决于绝对效应的大小还取决于各产业自身的产出量,“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和“教育”由于自身的产出量较小所以其相对排名较高,而“计算机服务于软件业”则是由于和电信业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相对效应排名较靠前。2012年“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赶超“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教育”排在第一位,显示出电信业与“计算机服务于软件业”的产业关联度更加紧密。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