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调查与策略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966 论文编号:sb2024011920295251842 日期:2024-02-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笔者根据学生英语作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确实存在回避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回避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回避、句法回避、话题回避和语篇回避几个方面,包括词汇选用、语法表达、时态、语态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写作作为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反映了学习者对词汇、语句、文章结构等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实际的语言综合能力。不同于面面相对的人际交往,英语写作还是一种自我认知,考察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梅春莹,2008)。了解英语写作的特点,帮助学习者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是大多数英语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
然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初中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除了跟学习者本身的语言水平有关,还跟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回避策略有关。写作中的回避策略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如果学习者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回避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沟通顺畅,增加可理解性输入,从而发展其英语写作能力。反之,回避策略的滥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负面影响,使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难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可能造成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僵化现象。逐渐地,隐藏在学生英语写作背后的回避现象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回避现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Ellis,1999)。
综上,研究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更加合理和必要。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了解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回避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正确处理回避现象,有效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
第二节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调查初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的总体情况和具体表现,分析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成因,为正确处理目前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提供可行性建议,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调查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分析初中生回避现象有哪些具体表现。本研究将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对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回避现象进行调查,并找出通常在哪些方面使用回避现象。
(二)探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产生回避现象的原因。根据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结果,结合初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的表现形式分析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回避策略的原因有哪些。
(三)依据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析找出正确处理写作中回避现象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对初中生写作中的回避现象和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为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研究将基于监察假设理论和交际策略理论,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回避现象的内涵
语言学家Schachter在1974年第一次提出回避现象,但他并没有对回避现象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只是提出了这一名词。国外研究者中对回避现象这一名词进行界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Kleinmann,他认为回避是指二语学习者在输出某一语言项目时与本族语者相比有表现不足时,可能使用到的一种策略(Kleinmann,1977)。另外,Krashen(1982)将回避现象定义为,当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发现目的语表达与母语规则之间的差异,并在检查之后也无法确保所要表达的句子的准确性时,学习者就会选择自己确信的二语表达方式,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Faerch&Kasper(1983)认为回避是一种语言现象,主要体现在语音回避、词汇回避、语法回避和其他结构回避上。
国内也有许多研究者对回避现象做出界定。项成东(1994)将回避定义为学习者在对某些单词或句型感到不确定或困难时采取的一种迂回手段。罗青松(1999)认为回避是社会交际或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具体表现在语言能力不足以表达准确意思时,选择较为容易的表达方式。这种行为旨在跨过语言练习中的障碍,顺利地表达自己。王金巴(2010)研究发现,写作回避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使用困难的词汇或结构,而用简单词代替。
在综合国内外对回避现象的定义后,笔者认为回避现象的定义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回避现象是一种为保证语言交流顺利进行而回避某种学习者不熟悉的内容的交际策略。第二,回避现象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无法规避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知识了解不充分,对语言结构掌握不完全,或受到学习动机、英汉差异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回避现象的形成。
..........................
第二节回避现象的评判标准
Kleinmann(1977)认为回避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特定目的语的语言项目进行表达时,与本族语者相比有表现不足时,可能使用的一种策略。除此之外,他也指出回避使用某语言结构的前提必须是学习者具备能够产出该语言结构的能力。
Seliger(1989)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学习者如果未使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时不应算“回避”。因为如果按照这种标准,那就等于是在说以英语为二语的初学者都在避用大部分的英语。因此,学习者对其避免使用的语言形式已经具有的知识量才是判断回避现象是否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准。
Ellis(1994)对二语习得中的回避现象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分类:第一种情况是学习者对回避使用的语言结构有粗略的了解,但是他们在使用此种语言结构时有难度;第二种情况是学习者已经掌握了目标语的语言形式,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景下使用该语言结构有难度;最后一种情况是学习者已完全掌握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并能够正确使用,但是由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差异而出现回避现象。
余文青(2000)在对外汉语领域中判定外国留学生产生回避行为的标准:(1)语法标准:语境中能使用此句型;(2)学习进度条件:学习者已掌握了该相关语言知识并能正确运用;(3)语言表现:学习者不使用该语言知识。
吴小华(1991)认为回避行为是一种在语言行为上藏而不露,避而不谈的大脑机制内的思维认识过程。它所导致的的语言偏误是隐藏的、不可观测的错误。除此之外,他阐述了回避行为产生的标准:(1)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即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并非“完全无知”,但语言能力并不是很强且把握不大;(2)学习者较少用或不用的某些语言难点。

教学论文怎么写
教学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3
第一节 研究问题..................................13
第二节 研究对象.........................................13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3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18
第一节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18
一 词汇回避.................................18
二 句法回避.............................................23
第五章 改善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回避的教学策略....................36
第一节 教师方面..................................36
一 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效果...............................36
二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38
第五章改善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回避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教师方面
一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效果
Krashen习得理论中的监察模式认为回避现象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母语和二语规则存在差异,学习者无法掌握正确的语言规则,而用监察来进行修正;二是学习者对二语语法掌握得不够透彻,缺乏自我修正的能力。当学生己经意识到母语与二语之间的不一致,但又无法自我修正错误,只能采用回避策略来避免错误。在与学生讨论英语写作中的回避问题时,大多数人认为英语写作中回避的原因是学生对复杂句式、分句等英语语法规则掌握不好。而学生英语写作的优美和高级跟学生原有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得越多时,他在英语写作时会更不容易产生回避的心理,因为他往往可以将他所学习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自如。鉴于此,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累英语知识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知识拓展。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在遇到表达困难时会表现出回避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和句子习得不佳。Krashen提出的“i+1”最能说明语言学习的基本方式:假设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是“i”,下一个学习目标是“i+1”,学习的内容只能在“i”的基础上往上推进一点,太多会使学习任务变难,太少会使学习任务变得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者就无法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学生增加语言输入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写作前为学生提供与写作任务相关的典型的有效输入,从而减少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再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和筛选与每个教学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增加学生对同一主题的语言输入,提高写作感。输入的形式可以是单词、句子结构、语篇和话题。同时,输入的内容要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此外,语言输入要与学生的写作内容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吸收信息的兴趣。在评改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写作样本,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乐于向他人学习。

教学论文参考
教学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主要发现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回避现象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学生英语作文文本、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揭示了中学生回避行为的存在、表现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第一,根据学生英语作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确实存在回避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回避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回避、句法回避、话题回避和语篇回避几个方面,包括词汇选用、语法表达、时态、语态等。
第二,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和访谈分析,产生回避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目的语语言知识的缺乏;2.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都与回避现象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3.母语迁移的影响;4.评分标准的影响等外部客观因素等是造成回避的原因。回避对学生的写作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仔细寻找产生回避现象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间接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
第三,通过对回避现象原因的分析,妥善解决回避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自主写作能力。因此,学习者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回避,要勇于尝试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同时,学生应该理解目的语文化,增强跨文化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回避策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行为调查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