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笔者认为KWL+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的开放性、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独特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反思性、批判性等属性。当思维主体需要去完成某一思考任务时,就会以某种思维能力的形式实际体现出来。思维能力是人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教育教学中需重点培养的能力。本节从思维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1.1.1思维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哲学、语言学、神经科学、逻辑学、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学科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①不同学科研究思维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无不说明思维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思维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其次,“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②人的一切学习活动,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动作学习都需要思维的参与,没有思维参与的学习是机械的、无效的学习,较强学习能力必然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最后,思维能力的水平也可以反映一个人智力素质的高低,拥有良好思维能力的人必然拥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智力又是人获取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个体发展的关键必备能力之一。
1.1.2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而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语·为政》篇二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指若想求得真知,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推崇“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是一种在经验的情境中培养思维的方法。杜威所说的思维是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是指要对问题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要进行长时间的、多次的、严肃的、不间断的思考。③在杜威看来,短暂的思考并不可靠,持续不断的深思才可以得到真知灼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首先就是让人变得睿智,即培养具有良好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人;其次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阶段是个体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落实个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
1.2研究目的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批判性思维又是思维能力中的高阶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的特质。阅读能力是个体发展的必备能力,能够帮助个体获取有效信息、辨别信息真伪、识别事实观点,从而审视自我,发展自我。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与阅读能力关系密切。一方面,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发展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发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和培养跨文化意识,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条件。
本课题研究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KWL+教学模式,构建以KWL+模式为主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以此来研究KWL+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产生的影响。
教学论文怎么写
..............................
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述评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在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学的研究中举足轻重。本节对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外和国内的研究分别进行述评,以厘清阅读教学研究的脉络,为本研究提供思路。
2.1.1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述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阅读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在阅读理论和模式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真,2010)。①在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如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图式理论等,这些学习理论被广泛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形成了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Gough于1972年提出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该模式认为阅读是从理解字、词、句并逐渐过渡到语篇理解的过程,读者对文章意义的了解开始于对单个语言单位的解码,从小的语言单位到大的语言单位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②因此,读者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文章中每一个语言单位的理解基础之上。在该模式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从小的语言单位(语音、单词、句子结构)到大的的语言单位(段落、篇章)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初学者来说可以较好掌握单词等小的语言单位,有利于筑牢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强调片段,割裂了语篇整体,导致读者只能从文字表面去理解文本的意义,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Goodman(1967)③提出了一个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称为“自上而下”模式。这种模式认为阅读不是读者对文字进行逐字逐句地解读;相反,阅读是读者对文本信息进行猜测和验证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Goodman指出,阅读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读者根据自己的期望运用部分线索对文本信息进行推测证实。同时Goodman还指出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语言与思想之间的互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重视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将对文本含义的解读看做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含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理解文本。但是由于该理论过分重视背景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等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受到了“交互式阅读模式”的挑战。
............................
2.2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述评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也承担着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任务。本节将对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尤其是英语阅读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进行述评,明晰英语阅读教学对思维品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借鉴。
2.2.1国外英语阅读教学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述评
西方对于思维品质发展的研究起步很早。Guilford(1959)①在Characteristics ofCreativity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创造性思维品质,他认为创造性思维品质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流利性、细致性、独创性、敏感性、好奇性、独立性、反思性;拥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有广泛的兴趣、行动力强、做事情能够持之以恒、有责任心并富有幽默感。Guilford是在调查了很多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其他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人后得出了以上结论,不难发现创造性思维品质不但包含思维能力,也包含情感因素。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既需要有思维能力,也需要有行动力,同时也需要兴趣、态度、毅力等非理智因素的加持。
国外关于思维品质在教学中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中,本研究将重点综述英语学科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eff(1986)②在Activities To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一书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文学阅读就是一种方式。Jeff认为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密集提问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培养思维的活动放在了读前和读后。读前要求读者根据文学作品的题目或者第一段文字预测文本内容,在读的过程中不断验证。阅读后读者根据自身经验与文本中的表达的情感建立连接,体会作者的意图。最后读者要提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以发展其批判性思维。Martha(1989)①将定向思维活动法(DRTA:Directed Reading Thinking Activity)用于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Martha看来定向思维活动法可以通过识别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Kaplan(1992)②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通过教授、练习获得。他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质量圈”(Quality Circle)这一互动式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头脑风暴法和“质量圈”策略来推动学生的思维进程。
................................
第3章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30
3.1理论基础......................................................30
3.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
3.1.2图式理论............................................31
第4章研究设计...............................37
4.1研究问题...........................................37
4.2研究被试............................................38
4.3研究方法...........................................38
第5章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58
5.1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分析及讨论......................58
5.1.1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整体分析及讨论..........................58
5.1.2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各维度分析及讨论...............................61
第5章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5.1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分析及讨论
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分析及讨论包含对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的整体分析讨论和对批判性思维各个维度的测评结果的分析讨论。
5.1.1批判性思维问卷测评结果整体分析及讨论
5.1.1.1组间批判性思维前后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1)组间批判性思维前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研究者在实验实施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以此来调查被试实验前的批判性思维水平。研究者实验前在两个班一共发放115份调查问卷,其中实验班58份,对照班57份,发放的问卷全部被收回,且收回的问卷全部有效。随后,研究者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并用SPSS23.0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教学论文参考
从表5-1中可以看出,实验班批判性思维平均得分为130.05分,标准差为9.31;对照班批判性思维平均得分为128.14,标准差为11.95,根据调查问卷分值的划分标准,当总得分大于120分,则表明被试具有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由数据统计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总得分分别为130.05和128.14,说明两个班均具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
....................................
第6章结语
6.1研究结论及启示
经过近三个月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获取的被试的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英语阅读能力测试卷以及访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者得到如下结论及启示。
6.1.1研究结论
6.1.1.1 KWL+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由实验班与对照班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的前后测数据分析可知,KWL+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后,两个班的批判性思维有了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的批判性思维得分均值大于对照班。同时,在批判性思维的三个子维度的得分上,实验班的得分均值也大于对照班。尽管实验后对照班的批判性思维及三个维度的得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前后测结果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法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其次,根据访谈内容可知,在实验班随机挑选的9名学生都认为KWL+英语阅读模式的英语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尤其在运用KWL+表格之后,学生更加具有问题意识,不会一昧地盲从别人地观点,学会了自己思考;同时,被试也对别人地观点更加包容,认为别人地观点能够拓宽自己地的视野,使自己对事物能有更全面的了解;KWL+教学模式给学生最大的影响在于他们更加去主动地思考问题,更容易去对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反思,而不是被动的跟着教师或者书本。由此可见,在以KWL+模式为主的课堂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也对这种训练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综上所述,KWL+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的开放性、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