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2009年,湖北省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到今年2012年是课改的第三年,即将面临高考的检验。为了更好的跟踪青山区历史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联合青山区部分历史教师,对本区的四所高中的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青山区的四所高中如钢都中学、武钢三中、钢城十四中、武汉四十九中的1400多名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或纸质问卷调查,获得了较准的数据。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历史学习态度、历史教科书、历史课外知识、历史课堂、合作学习、历史作业、学习评价、历史能力等11个方面。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归纳分析,可以得出青山区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现状,从中找出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希望丰富湖北地区新课改的经验,为后继工作者奠定基础、提供借鉴。为本地区有关部门全面了解教师队伍情况提供信息,为有关部门在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的决策上提供数据和参考意见,推动青山区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历史教学实践调查研究
面对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不少教育专家和一线历史教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调查研究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情况,总结经验成果,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2009年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历史科编写小组推出了第三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迈出了历史课改的第一步,由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由强调教材单元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但由于资讯设备原因,华文独中的网上教学模式还无法全面普及,己经使用网上教学的学校也存在着过分依赖网络而忽视教育的人性化,忽视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华文独中历史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学校及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看重,生源压力等都是阻碍华文独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因素。基于此,梁婉薇提出重新制定历史课程与课程目标引领历史教学,改善历史教学模式增进学习效果,通过历史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实施多元评价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等建议。
(二)历史教育、历史教学方式的理论研究
李海峰通过研究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整合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历史课本文学化、艺术化、生活化;使历史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要有激情有趣味有美感,从而发挥历史教学的最大效度,在考试成绩与素质教育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曹立群提出阅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分为文本信息阅读法、影视阅读法、历史剧阅读法、博物馆阅读法、遗址遗迹阅读法、图片阅读法、互联网阅读法。通过实验研究找出各种阅读法的优点及不足。
孙逢勇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个性教育的缺失,而历史教学有实施个性教育的优势,并提出实施个性教育的策略,树立个性教育观,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实施研究性学习,使历史教师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程侠针对传统历史教学对生命教育的缺失,结合新课改从实践的角度去阐释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实施生命教育。树立关爱生命的教育观,构建绿色生命课堂,挖掘教材中的生命素材,重视教学的情境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无限的境界。
张曦深指出中国国内中学民俗教育的缺失,从史学研究的趋势、中学历史课改、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论述民俗教育的必要性,在基础型课程(增加民俗知识加强对课本的理解,挖掘民俗知识激发学生兴趣,选择重点内容讲究教学主次)、拓展型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研究型课程三个方面的应用,从而揭示了民俗教育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意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社会进步发展呼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在湖北省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带着对青山区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及教学实践活动,从历史学习态度、历史教科书、历史课外知识、历史课堂、合作学习、历史作业、学习评价、历史能力等八个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对青山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基本认识,对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并试图提出自己的些许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为本地区有关部门全面了解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本地区教师队伍情况提供信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和参考意见,推劫害陌陌中奸宁里担两苗的哈民
第一章 青山区高中学生...................16-48
一、调查的基本................... 16-42
(一) 学生情况 .......................16
(二) 关于历史学习态度.............................6-21
(三) 关于历史教科书 .............................21-24
(四) 关于历史课外..........................24-26
(五) 关于历史课堂........................... 26-30
(六) 关于合作学习 ........................30-33
(七) 关于作业情况 ....................33-36
(八) 关于学业评价 .........................36-38
(九) 关于历史学科能力 ..............................38-41
(十) 你对历史教学有..................... 41-42
...........................................
第二章 对青山区高中学生........................................ 48-61
一、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48
(二) 缺少阅读课外书、收看影视节目、浏览历.................... 48-49
(三) 没有养成长期稳定的、有计划.......................................49
(四) 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缺少正.............................49-50
二、从教师的角度................................. 50-53
(一) 缺乏终身学习的................................50-51
(二) 教育理念落后,教.............................. 51-52
(三) 历史教师对教育.............................. 52-53
三、从教科书的角....................... 53-56
(一) 章节编排以专题结构取代.................................. 53-54
(二) 图片、史料过少,事件缺..................................... 54-56
四、从教育行政部门................................... 56-59
(一) 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56-57
(二) 学校评价导向的偏失、素质............................. 57-59
五、从社会环境的角............................. 59-61
(一) 不同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 59-60
(二) 网络影视文化的发达泛........................ 60-61
第三章 对高中历史教...........................................61-85
..........................................................................
结语
今年是青山区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三年,本论文的写作意图是为了跟踪调查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这次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笔者感到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阻力还是很大的。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合作学习有很大的期望,但是对历史课堂兴趣不足,对历史教学效果不满,而且学业负担过重,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外阅读的习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强,教学工作负担过重,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技能上明显准备不足,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联系不太紧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校部门对历史教学的重视不足,历史学业评价方式、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都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也在逐渐被弱化。
本文从师生减负、教师自我提高、校本教研、学业评价、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对青山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青山区历史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武汉市青山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j881024
点击次数:98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