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剖面分析及阶梯式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666 论文编号:sb2024060815102252526 日期:2024-06-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仅通过主观资料收集和量表测量进行数据采集,未将客观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其他生物学指标纳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胃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最常见的死因之一[1]。随着早期癌症诊疗技术取得进展、治疗的改进以及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癌症患者和幸存者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死亡病例数达到996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新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以及中国均居前五位[2]。2016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06.4万例,死亡病例为241.35万例,其中,胃癌、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各为39.65万例和40.8万例,死亡病例为28.85万例和19.56万例[3]。
1.1.2 管理恐惧疾病进展是癌症患者未满足的需求
虽然进行积极和强化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但肿瘤患者面临着更多的生存问题,如因自身健康、家庭或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而经历的各种痛苦[4]。大多数癌症幸存者担心疾病进展或复发,恐惧疾病进展是造成癌症幸存者痛苦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对癌症的复发恐惧是应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可能对患者具有保护功能[5,6]。癌症患者存在短暂的或低水平的癌症复发恐惧,可能有适应性的行为,可以提醒患者注意新的或复发的癌症的迹象,并鼓励其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7,8]。然而,癌症患者对疾病进展的过度关注也会导致出现负面情绪[9,10]、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减少[11]、生活质量的降低[12,13]、治疗依从性下降[14]、增加医疗保健成本[15,16])。恐惧疾病进展也可能影响患者社会功能[17,18],并且这种影响是持续[9]。对癌症复发或进展恐惧的管理,已被患者报告为最重要、最普遍的未满足的需求之一[19,20]。

护理论文怎么写
护理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恐惧疾病进展影响了相当多的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恐惧疾病进展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但现有研究中针对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异质性研究较少;其次,对于其可能改变的影响因素,如症状及症状群体验,其与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尚不够深入;此外,恐惧疾病进展干预可以是面对面、在线的或者两者结合,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推进管理恐惧疾病进展的可及性以及个性化,有效满足癌症患者对管理恐惧疾病进展的需要,纠正患者对癌症、症状以及治疗的错误认知,减少其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提高其生存质量。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症状发生情况,探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类别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与症状群的关系,探讨各亚组的症状及症状群的异质性,进而初步构建阶梯式认知行为干预方案,为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恐惧疾病进展癌症患者的精准干预提供实践参考。
......................
第二章 胃结直肠化疗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既往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存在着相关性[35]。由于疾病本身、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等原因,化疗期间患者会出现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疲乏等)和心理症状(焦虑不安、紧张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由于患者大多居家度过化疗间歇期,无法接受较多的与自身疾病和治疗相关的专业指导,患者可能会更容易经历恐惧疾病进展。本研究旨在评估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与症状发生情况,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明确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制定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2.1 研究类型
本研究类型为横断面调查研究。
2.2.2 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为原发胃癌、结肠癌、直肠癌;②计划或正在进行长期化疗的患者;③年龄≥18岁;④患者对自身病情知情;⑤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
(2)排除标准:①病情不稳定;②神志不清楚,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③听力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者;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2.2.3 样本量计算
本研究共纳入变量46个。其中,人口学变量9个,疾病相关变量5个,症状变量32个。根据影响因素研究的样本量要求,样本量至少为变量数的5-10倍[169]。本研究需要最小样本量230例,最大样本量460例。考虑到10%的无效应答率和肿瘤内科实际情况,最终获得样本量为347例。
2.2.4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文化程度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第二部分为临床资料,包括肿瘤类型、病理分期、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和基础疾病情况
(2)恐惧疾病进展量表简版
恐惧疾病进展量表简版(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是由Mehnert等[67]于2006年开发的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恐惧疾病进展。该量表共有12个条目,两个维度,即社会家庭(条目4、6、7、8、11、12)、生理健康(条目1、2、3、5、9、10)。该量表采用 Likert5 级评分,分值为1-5分,依次递增,对应选项分别表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总分范围为12-60分,≥34分表示患者心理功能失调,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的水平越高。2015年,由国内学者吴奇云将其汉化,并在肝癌患者中进行测评,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3,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9和0.812,具有良好的信度[49]。
............................
第三章 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潜在亚组的症状群特征研究 .............................. 29
3.1 引言 ............................................. 29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9
第四章 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阶梯式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 47
4.1 引言 .................................... 47
4.2 研究方法 ................................... 4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69
5.1 研究结论 ........................................... 69
5.2 局限性及展望 ........................... 69 
第四章 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阶梯式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4.2 研究方法
4.2.1 理论基础-阶梯式护理模式
阶梯式护理模式(Stepped care model, SCM),是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变行为的最低限度的强化干预模型[216]。1976年,Smith[217]首次提出了“阶梯式护理”。1993年Abrams等[218]将阶梯式护理模式应用于干预治疗烟草依赖问题,提出的阶梯式护理模式具有三个级别的护理强度:①最小程度干预—自我改变或自助干预;②适度干预—简短的咨询加随访;③最大程度干预—专业的强化治疗,包括住院和门诊两种选择,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高强度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该护理模式在促进吸烟者永久戒烟是可行的。2003年,Bower等[219]总结了与心理治疗相关的内容和支持阶梯式护理的证据,并提出了阶梯式护理模式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方向。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将阶梯式护理纳入到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指南中,用于管理焦虑、抑郁、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220]。澳大利亚癌症协会癌症复发恐惧管理指南中推荐应用阶梯式护理模式[129]。
阶梯式护理模式旨在通过成为一种资源节约型护理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护理形式易于获得、具有成本效益和创新[216]。至今,阶梯式护理模式已显示出对众多人群和治疗需求的临床和医疗益处[216],如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惊恐障碍等人群。Grange等[221]在基于家庭的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治疗应用阶梯式护理模式,结果发现干预48周后82名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得到了显著的缓解,结果与Herpertz-Dahlmann等[222]的研究相近。Do等[223]在越南社区实施阶梯式护理模型来进行社区抑郁症患者的管理,发现干预5个月后患者抑郁程度发生了显著下降。Zatzick[224]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简短的阶梯式协作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显着减轻。已有研究表明,用于治疗青少年焦虑症的阶梯式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和社会成本。Salloum等[225]研究发现,与以创伤为中心的认知行为疗法组相比,改善儿童和父母创伤后应激症状等方面没有差异,但创伤后儿童阶梯式护理模式组降低了干预的成本。与标准认知行为疗法相比,针对青少年焦虑的阶梯式护理治疗方法节约了成本[226]。Krebber等[227]对头颈癌和肺癌的心理困扰进行阶梯式护理,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较,阶梯式护理应用到焦虑症或抑郁症肺癌患者和头颈癌患者中比应用到无抑郁症或焦虑症病史的患者中更有效,能够加速未经治疗的心理困扰头颈癌和肺癌患者的康复。Post等[228]正在进行一项非盲法随机试验,评估阶梯式姑息治疗与早期综合姑息治疗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24周时生活质量的非劣效性。Williams等[229]正在进行阶梯式护理认知行为疗法计划治疗癌症相关疲劳的可行性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1)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其中心理功能失调患者占15.0 %。退休、心理症状(焦虑不安、精神紧张、感到悲伤)和躯体症状(疼痛、眩晕、难以集中注意力、乏力)是胃结直肠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这些可控的症状因素,为临床工作中有效管理恐惧疾病进展提供了方向。
(2)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存在两个异质性亚组:低恐惧疾病进展组和高恐惧疾病进展组。不同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亚组的症状群识别个数、构成以及与恐惧疾病进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提示在干预方案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到恐惧疾病进展在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3)基于横断面调查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结合阶梯式护理模式,初步构建胃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阶梯式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有助于针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异质性进行精准干预,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