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66 论文编号:sb2024032916032052106 日期:2024-04-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构建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方案,研究该方案在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1文献回顾
1.1国内医养结合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紧密结合,在满足老年人身体健康需要的同时,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养护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服务模式。截止到现在来说,国内主要有三种医养结合的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医疗机构内设置养老病区,第二种形式是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部门,第三种形式是养老机构与医院合作等方式。想要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使脑卒中后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内的照护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20]。医养结合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整体健康,它强调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之间的紧密协作,提供合适的医疗、护理、康复等内容,满足老年人不同阶段的需要。医养结合基于老年人在健康管理方面的特殊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医疗干预和综合性康复计划,包括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目前,我国各省、各地区均已开始建立医养结合机构,用以满足居民的医疗、养护及养老需求。医养结合机构不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还能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和高效的医疗、护理、康复等全方位服务[21]。
1.1.1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的研究现状
作为脑卒中的高发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占脑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损害患者生命健康,需要长期疾病管理[6]。脑卒中患者患病后约70%的存活老人中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对老人的身体、心理及社会交往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威胁,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老年患者对康复的信心[7]。有报道显示[22],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低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锻炼执行情况,脑卒中的康复是多层次内容的综合,为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方面的干预,是其康复的关键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的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经过有效的康复干预后虽然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然而很多患者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样的后遗症会让患者对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23]。
.......................
2相关概念及定义
(1)医养结合机构:指养老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既具有医疗卫生资质又能提供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机构能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其中,所涉及的医疗卫生资质、养老服务应当分别适用现行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
(2)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中断而引发的一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应符合2021年《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中关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3)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是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之一,主要内容综合了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促进理论而形成。该理论结合健康行为转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及自我调节理论,通过各阶段连续性健康指导,让患者理解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正确的干预下改变自身认知、行为及习惯,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4)生活质量:定义因学科领域而异。在医学相关领域,一般是指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它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52]。世卫组织[53]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个人基于文化差异和个人价值观的生存体验。
............................
第二部分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构建
1护理方案构建
1.1成立干预方案小组
由12名成员组成了研究小组,包括医院神经内科医生2名、康复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营养师1名、护理管理者1名、护士长1名、护士4名和研究者本人,小组成员在与研究相关的领域工作年限均为10年以上,成员在干预方案实施之前进行统一培训。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全程参与每一个环节;康复指导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负责各自干预内容的制定与实施;护士长及护士负责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资料收集以及后期数据的录入;护理部管理者和神经内科医生共同负责对整体干预的把控。详见表1。

护理论文怎么写
护理论文怎么写

.............................
2研究结果
2.1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人数均为15人,包括神经内科医疗专家4人、老年病科专家3人,人文关怀专家2人,康复医学专家1人,护理专家5人,所有专家工作年限至少在10年以上。详见5。

护理论文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第三部分 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评价 ......................... 29
1 研究对象 .................................. 29
2 研究工具 ............................................. 30
第四部分 结论......................................... 43
4.1 研究结论 ............................... 43
4.2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 43
5讨论
5.1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方案对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根据Cobo[68]研究显示,针对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应该建立一个包括脑卒中健康教育以及避免多重用药的一个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本研究,基于ITHBC建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自我管理和脑卒中知识的健康教育。
此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都有所提升,而组别结果显示干预8周、12周、24周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提示,常规护理指导和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老年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均具有改善作用,而本研究所构建的干预方案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强调整合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医疗、护理、社会服务资源,以便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个体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如徐敏等[69]研究显示,整合理论中关于健康行为改变的护理干预在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然而,目前欠缺具体的护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本次在分析医养结合机构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需求、专家函询基础上制定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整合养老和医疗方面资源,进一步探究该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发展性。

护理论文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第四部分结论
4.2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本研究在分析以往研究资料、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及不足基础上展开,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发展性,具体体现如下:(1)本研究基于相关资料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脑卒中患者构建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干预方案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2)在构建干预方案基础上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探究整合理论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较以往研究具有一定发展性。
然而,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1)基于ITHBC构建的护理干预方案存在局限,本研究中基于当前国内外文献分析、本地区临床访谈基础上初步制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需求各不相同,决定本次干预方案不具有普适性。(2)临床干预研究中选取样本量较少,且未开展多中心研究,可能存在研究偏倚。(3)临床研究中干预及观察时间相对较短,为24周(6个月),更远期的干预效果尚不明确。因此,今后应在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基础上,制定全方面、多层次、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增加临床干预研究样本、开展多中心研究,延长干预和观察时间,以保证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护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