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选取世界茶叶进出口的50个国家2007-2018年出口美国的茶叶出口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50个国家中涵盖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同时也包括茶叶种植和出口大国以及茶叶主要进口国家。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自茶被广泛饮用并在地区间流通以来,茶从古老的中国出发,沿着内外互市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走向世界,使得茶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目前全球共有5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并消费茶叶,100多个国家进行茶叶进出口贸易,其中大多数种植区域集中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茶叶产品的主要进口方。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茶的利用逐步从药用、食用向饮用转变,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进步使得茶叶的健康价值被更多的发掘和利用。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多年研究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包括儿茶素、咖啡碱在内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癌、降压、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等健康功效。但是在茶叶大规模种植中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欧美等茶叶进口高端市场自本世纪初制定并实施新的农残标准以来,几乎每年更新检查范围,加强了对进口茶叶的质量安全检查,对茶叶的出口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频频出台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茶叶出口大国在出口欧美高端市场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茶叶出口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出口、保持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亟需解决的难题。
与茶的古老历史相比,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时间短、速度快,极具生命力和发展冲击力,为各个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电报的发明和使用以及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步融合在一起,人类社会大步迈入了具有“认知革命”意义的的“ICT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先后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并逐步发展为智能化,展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态势,以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全球互联网发展数据为例,2019年全球有41亿人在使用互联网,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达到了10.2%的迅猛式增长,为十年来最大的增长,其中有13.3%的增长是由发展中国家推动的;截止到2021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激增了8亿,使用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9亿人。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现实背景介绍和文献研究引出文章的研究问题,并借助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茶叶出口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机制路径,提出三个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搜集和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用以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根据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所要进行的研究内容可由六个章节详细展开说明:
第一章——引言。本章具体划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主要以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为先,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随后分析本次研究具体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为全文的研究内容打下基础;第二节主要对文章整体的研究内容进行简略介绍并列举本文进行研究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中在研究内容部分进行文章主体框架的搭建;第三节主要介绍文章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将分为四部分内容进行展开。其中,第一部分围绕ICT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梳理;第二部分内容围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和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借此寻找适合本文的出口质量计算方法;第三部分内容主要对包括茶叶出口竞争力和茶叶出口影响因素在内的茶叶出口贸易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第四部分是基于前三部分内容的相关文献进行整体上的综合评述,通过文献评述来论述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第三章——现状分析。本章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节主要从近几年来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整体发展情况、各国通信和互联网指标发展情况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差距三个维度对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二节主要介绍近五年来全球茶叶生产和出口现状,并在对文章实证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可视化对比分析主要茶叶出口国的茶叶价格和出口数量,描绘整体发展趋势。根据数据和图片对比分析,概括总结出发展中国家提升茶叶出口价格和出口质量的现实路径。第三节是对本章内容的一个总结概括。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信息通信技术(ICT)相关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的开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展开了诸多研究。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际贸易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节将主要关注其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
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加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对外贸易呈疲软态势。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带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对外经贸发展新动能。国外学者较早关注ICT发展对贸易的影响。自Freundand Weinhold(2002)在文章中对互联网和国际贸易两者关系进行开创性研究后,后来陆续有许多学者研究ICT和互联网发展对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提高了国内企业出口可能性,但不能确定其是否会对出口量产生影响(Clarke,2008)。但是更多的研究结果证实ICT确实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出口概率并影响贸易量。例如,Lin(2015)采用国家双边贸易数据证实互联网显著促进了出口额的提升。Yushkov(a2013)考虑互联网使用和ICT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帮助降低贸易成本并提高贸易量。Rodríguez-Crespo(2019)在研究中不仅证实互联网使用会增加贸易量,而且还得出如果信息通信技术使用水平相似并且贸易国产品复杂度相似,那么各国之间的贸易就会增加。
........................
第二节出口产品质量相关研究
国际间各类产品的出口质量与出口数量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学界关于产品出口质量的研究主要围绕出口产品质量带来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路径机制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方法等方面展开。就国内而言,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与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以下就出口质量测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两部分展开综述。
一、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
产业内贸易理论向产业内垂直贸易理论的延申使得国外学者首先注意到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进行贸易时的产品“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研究证实出口产品质量对一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宏观影响以及对企业行为的微观影响进行了研究(Hummels&Klenow,2005;Verhoogen,2008;Hallak,2013),但是学术界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最初研究主要以产品的贸易价格代表产品的出口质量(Schott,2004;Hallak,2006;Hummels&Klenow,2005)。但是经研究发现,价格并不是产品质量的全部代表,贸易价格中包含着价格和非价格两种因素,基于此,Hallak&Schott(2011)利用对美出口产品的贸易量、贸易额和贸易价格等推出产品的“出口质量指数”。Khandelwal(2010)利用嵌套Logit方法提出需求中受价格影响的部分来计算产品出口质量,但是该方法仅考虑了需求方决定产品质量,并未考虑供给方对产品质量的决定。Feenstra&Romalis(2014)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供需信息加总法,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两方的影响,为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提供的新的方法。
................................
第三章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情况和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16
第一节信息通信技术概念界定和发展现状分析.............................16
一、信息通信技术概念界定.........................16
二、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16
第四章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理论基础和机制分析.............27
第一节理论基础...................................27
一、贸易成本理论..........................27
二、创新理论.............................27
第五章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35
第一节变量选取说明、数据描述与计量模型构建...........................35
一、变量选取说明................................35
二、数据处理和来源说明..........................40
第五章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变量选取说明、数据描述与计量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说明
(一)被解释变量
基于文献综述部分对出口质量测度方法的总结,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选取Hallak and Schott(2011)的研究方法,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的贸易额和贸易量数据,计算各国产品的出口质量指数。该指数不仅考虑了出口产品价格、贸易收支、关税水平及消费者偏好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还将产品差异化水平纳入模型当中。该指数的计算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估计非纯净价格指数(IPI指数),第二步将非纯净价格指数分解为纯价格指数(PPI指数)和质量指数,本文按照该步骤进行质量指数的计算。
1.非纯净价格指数的估计
由于本文主要对不同国家茶叶出口质量进行计算,非纯净价格指数(IPI指数)使用出口到相同目的地的两个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将美国作为其他国家出口的统一目的地主要出于以下因素考虑:首先,将出口目的国设置为同一个国家将大大降低社会偏好、经济规模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反映出真实的贸易情况(李小平等,2015);其次,将贸易规模偏小且贸易种类少的国家作为出口目的国,则贸易不具有普遍性,计算结果大概率出现偏差,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有关茶叶贸易的规模和进口种类数量可观,茶叶贸易对象众多,并且贸易对象分布于各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贸易普遍性。为保证数据量和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本文基于产品维度针对出口美国的茶叶产品的数量和净重进行筛选。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第六章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目前全球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信息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背景分析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颁布并实施智能农业相关措施与政策,由此可见信息化发展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茶产业作为农业创收创汇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也应当顺应信息化潮流,为实现世界茶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民以食为天,因涉及到消费者饮食健康,历来农产品进出口质量问题都是各国海关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样,在国际贸易中,茶叶作为世界健康饮品之一,其出口数量和质量一直是国际贸易中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对自身健康愈加重视,目前茶叶贸易中的重点已经从关注数量转变为更多地关注茶叶质量问题。为了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茶叶出口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世界茶叶进出口的50个国家2007-2018年出口美国的茶叶出口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50个国家中涵盖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同时也包括茶叶种植和出口大国以及茶叶主要进口国家。在进行理论基础分析和机制梳理后,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所示:
第一、经过实证检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茶叶出口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即一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国的茶叶出口质量越高,据此研究假设一得证。除此之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贸易开放度对茶叶出口质量的影响也是显著正向的,这也说明一国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水平和贸易自由度对一国茶叶出口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第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管理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影响的,也即研究假设二成立。由第三章机制分析可知,首先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国在茶叶贸易过程中的信息成本、交流成本、履约成本和政策成本等贸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贸易收入并扩大贸易规模,出口企业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以此来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获得更多的贸易收入。其次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通过信息知识外溢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茶叶出口质量,从创新理论的角度展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会降低信息知识的传播成本,这不仅会降低一国的创新成本,还能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诸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茶产业种植和生产中的技术创新以智能取代人工,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制作工艺水平,茶叶质量由此提高。除此之外,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边际成本和创新投入之间的良性循环,以此提高了茶叶的出口质量。以上三条影响路径均在实证分析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