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于 1994 年 4 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文件,其中对服务贸易进行了详细定义:服务贸易指的是“从一成员的境内为任一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即跨境支付;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商业存在的形式于任一其他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在一成员的境内向其他任一成员的服务或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一其他成员的境内以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即自然人流动”。服务部门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通讯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环境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环境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渐突出,且正在逐渐成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也是各大国实力竞争的焦点。
进入 21 世纪以来,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构筑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一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资源与环境发展瓶颈,更有效的参与国际分工和提升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扩大服务贸易有利于改善其国际贸易地位,提升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在世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自 2001 年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不断扩大,仅短短 20 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了约 16 倍,进口额增长了约 23 倍。截至 2017 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 6957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 2281 亿美元,排名状况仅仅落后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几个欧美大国,位于世界第五位,2017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长至 4676 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仅落后于美国。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本文从贸易便利化这一热点话题出发,依据经济学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文章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影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利用图表等工具清晰直观的对中国及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程度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对比;在实证方面,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及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文章所表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文章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1.2.2 研究内容
基于本文所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对贸易便利化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等相关研究指标进行了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对所研究的各变量进行了概念的确定和指标处理,并提出解释变量、其他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最后运用实证分析和研究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对选题进行概述、给出全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阐述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机理分析。文献综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贸易便利化具体指标对服务贸易影响的研究,从而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理论基础主要介绍贸易便利化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政府干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机理分析主要介绍贸易便利化四个主要要素,即口岸效率、海关监管、制度环境、电子商务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是贸易便利化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对于贸易便利化水平,本文通过 ETI(贸易促进指数)对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排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国贸易便利化的现状水平。对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 指数及 TC 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水平及服务各行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和进行国际比较,得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
第四章是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构建及测算。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构建贸易便利化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含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测算指标的释义。采用全球竞争力报告(GCR)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贸易便利化指标权重并得出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及各一级指标指数。
第四章是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构建及测算。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构建贸易便利化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含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测算指标的释义。采用全球竞争力报告(GCR)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贸易便利化指标权重并得出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及各一级指标指数。
第五章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解释变量为测算出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其他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家人口规模、教育水平、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被解释变量为服务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提升即意味着服务贸易竞争力系列指标的提升)。
第六章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及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根据研究及实证得出结论,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关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2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
2.2.1 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及评价标准
简化手续程序,协调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一个更加协调透明的环境来进行国际贸易交易即为贸易便利化。有关于贸易便利化这一概念,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定义,表 1 为由相关资料整理出的不同组织机构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界定及评价标准。


第三章 贸易便利化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21
3.1 中国贸易便利化现有水平的国际比较 .............................22第六章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及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根据研究及实证得出结论,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关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这种研究趋势在 80 年代不断得到发展,最终于 90 年代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研究体系。90 年代以前,许多西方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Deardorff(1985)和 Melvin(1989)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们计算出各种生产要素对服务贸易的贡献度,通过不同的贡献度来评价各部门的要素密集度,然后把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以及要素密集度相联系,从而分析资源禀赋给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带来的影响[1,2]。新贸易盛行时代,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规模经济也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Krugman(1991)对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消费者的需求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成本下,企业如果能够具备更大的生产规模,那么它的平均成本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3]。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世纪,国外学者们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具有增长潜力的服务部门,通过具体的某个服务部门来研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例如,B.Hoekman 和 G.Karsenty(1992)以不同国家的金融部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收入越高的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优势越大[4]。Hichens(2004)等分析比较了不同地区商业服务业的竞争力[5]。在这期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创作了《国家竞争优势》,它将竞争力与产业要素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把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从静态层面提升到动态全面化的竞争优势层面上来。他的研究也很快成为学者们研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导范式。
我国学者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相比于国外学者要滞后许多。90 年代以前,学者们思维仍较为封闭,主要是对国内服务业进行基本经济理论的研究。90 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进程加快,服务贸易得到不断地发展,国内学者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地研究也渐渐追赶上了国际进程,将研究重点放在具有增长潜力的服务部门并且对它们进行评价,然后提出政策性建议等。如鲁志永(2002)等研究分析了银行部门的竞争力[6]。董小麟等(2007)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得出我国旅游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7]。.........................
2.2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
2.2.1 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及评价标准
简化手续程序,协调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一个更加协调透明的环境来进行国际贸易交易即为贸易便利化。有关于贸易便利化这一概念,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定义,表 1 为由相关资料整理出的不同组织机构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界定及评价标准。


虽然不同机构对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是以加快要素的跨国流通为目的,从而对各种贸易程序进行简化与协调这一基本精神是相通的。这些年来,对于贸易便利化问题的思考,人们更多的是从广义化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的。在实践中,人们大多通过简化手续程序,协调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一个更加协调透明的环境来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实施。由此可见,贸易便利化实际上基本涵盖了贸易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它不仅包含海关监管和跨境制度等核心问题,还涵盖了保险环节、许可环节、支付环节、电子传输环节等各个方面。
...........................第三章 贸易便利化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21
3.2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现状分析 ..............................22
第四章 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构建及测算 ......................................29
4.1 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 ............................................29
4.1.1 贸易便利化测评的基本框架 ......................................29
4.1.2 测评指标的解释说明 ..................................30
第五章 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37
5.1 模型介绍 ..............................................37
5.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37
第六章 促进贸易便利化及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6.1 促进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
中国贸易便利化现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整体来看依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实证分析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并且证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综合考虑实证分析和上述结论,对于提升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
中国贸易便利化现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整体来看依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实证分析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并且证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综合考虑实证分析和上述结论,对于提升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6.1.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强口岸效率
基础设施是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基本物质要素,而口岸效率的内涵则涵盖了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内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是否能够满足通关需求成为制约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境口岸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口岸现有情况,合理利用现有口岸资源。其次,我国应对对外贸易重点地区的低水平口岸进行扩容改造,不仅包括航空及港口运输建设,也包括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合理分配海关查验场地布局,加大电子信息设备的投入与使用,改善交通配套设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口岸效率。最后缩小口岸软件质量差异,全国实行统一口岸规章制度,以营造良好的口岸环境。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一方面国家扩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将工作及投资重点转移至口岸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引进外资及加强与世界银行等机构的合作。
.............................
结论
6.1.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强口岸效率
基础设施是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基本物质要素,而口岸效率的内涵则涵盖了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内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是否能够满足通关需求成为制约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境口岸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口岸现有情况,合理利用现有口岸资源。其次,我国应对对外贸易重点地区的低水平口岸进行扩容改造,不仅包括航空及港口运输建设,也包括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合理分配海关查验场地布局,加大电子信息设备的投入与使用,改善交通配套设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口岸效率。最后缩小口岸软件质量差异,全国实行统一口岸规章制度,以营造良好的口岸环境。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一方面国家扩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将工作及投资重点转移至口岸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引进外资及加强与世界银行等机构的合作。
.............................
结论
在贸易自由化盛行的大背景下,全球贸易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一国 GDP 中服务贸易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贸易政策,它能够有效提高一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随着贸易便利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不断加深,服务贸易最终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够有效地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高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中国作为贸易大国要勇敢面对所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政府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强口岸效率;简化海关程序,提高海关效率;改善制度环境,提高政策透明度;推广电子商务,促进贸易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快发展国内服务业,重视人才培养;扩大服务开放度,合理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
参考文献(略)
在当前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中国作为贸易大国要勇敢面对所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政府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强口岸效率;简化海关程序,提高海关效率;改善制度环境,提高政策透明度;推广电子商务,促进贸易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快发展国内服务业,重视人才培养;扩大服务开放度,合理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