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环境下,文化贸易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7 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是 12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1%,而属于文化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版权贸易也开始获得各国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大力发展对外版权贸易和版权合作,向全球推广输出中国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环境下,文化贸易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7 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是 12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1%,而属于文化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版权贸易也开始获得各国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大力发展对外版权贸易和版权合作,向全球推广输出中国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自 199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4 WIPOStudies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Copyright Industries》(WIPO 对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的研究)显示:参与调研的各国的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其国内 GDP 的比率存在较大差异,美国的版权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大于 11%,而文莱则低于 2%,各国版权产业的平均贡献率是 5.18%。75%的国家的版权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是位于 4%~6.5%之间。我国版权产业占 GDP 的 7.33%,位于全球平均值之上。
版权贸易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版权贸易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版权贸易和发达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所以需要利用历年各省版权引进和出口的数据建立实证模型,研究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中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最后根据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
第 2 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图书版权贸易的研究
大部分文献主要阐述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刘青(2010)认为较高的贸易逆差表明中国版权出口能力和出版机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比较低,相关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等因素会让此状况持续一段时间。黎恋恋、郭颖(2017)统计并分析 2006—2012 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数据,厘清当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现状,发现版税虚高,竞争无序无纪,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搭建交易平台、大力发挥版权代理机构的作用、培养图书版权人才等建议。另外,政府应从政策、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图书版权产业的扶持。而另一名学者李诗言(2018)分析十一五到十三五 10 年间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状况,依据国家提倡的“互联网+”,创新地提出将科技和创新与图书产业融合,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助力,推动电子阅读,加速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袁金萍(2017)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角度,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有地理位置优势的省市献言献策,提出适合这些省市图书版权输出的新路径和新方式。也有些学者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和中国相比较。罗紫初(2001)总结回顾发达国家的出版产业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 2004-2014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建立实证模型,探讨版权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的关系,并对研究结论进行比较说明。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首先提出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介绍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情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版权贸易的概念和当前国内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第四部分是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对本文中运用到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介绍,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并阐明版权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采用中国各省版权贸易的数据,创建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以及版权贸易竞争优势和版权贸易的实证模型,设计出实证分析思路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建议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 2004-2014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建立实证模型,探讨版权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的关系,并对研究结论进行比较说明。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首先提出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介绍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情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版权贸易的概念和当前国内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第四部分是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对本文中运用到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介绍,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并阐明版权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采用中国各省版权贸易的数据,创建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以及版权贸易竞争优势和版权贸易的实证模型,设计出实证分析思路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建议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第 4 章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理论层面版权贸易如何影响国民的经济增长。本文第 5 章采用实证分析,根据 2004-2014年间 29 个省市版权贸易数据和各省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通过各省的版权贸易竞争指数、各省版权出口和进口数量实证分析版权贸易竞争指数和版权贸易之间的关系。
(2)定量分析。收集 2004-2014 年间我国版权贸易进出口数据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绘制出贸易总量、贸易种类、贸易市场、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图表,定量分析版权贸易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特点和问题。
.........................
(1)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第 4 章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理论层面版权贸易如何影响国民的经济增长。本文第 5 章采用实证分析,根据 2004-2014年间 29 个省市版权贸易数据和各省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通过各省的版权贸易竞争指数、各省版权出口和进口数量实证分析版权贸易竞争指数和版权贸易之间的关系。
(2)定量分析。收集 2004-2014 年间我国版权贸易进出口数据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绘制出贸易总量、贸易种类、贸易市场、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图表,定量分析版权贸易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特点和问题。
.........................
第 2 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图书版权贸易的研究
大部分文献主要阐述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刘青(2010)认为较高的贸易逆差表明中国版权出口能力和出版机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比较低,相关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等因素会让此状况持续一段时间。黎恋恋、郭颖(2017)统计并分析 2006—2012 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数据,厘清当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现状,发现版税虚高,竞争无序无纪,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搭建交易平台、大力发挥版权代理机构的作用、培养图书版权人才等建议。另外,政府应从政策、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图书版权产业的扶持。而另一名学者李诗言(2018)分析十一五到十三五 10 年间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状况,依据国家提倡的“互联网+”,创新地提出将科技和创新与图书产业融合,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助力,推动电子阅读,加速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袁金萍(2017)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角度,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有地理位置优势的省市献言献策,提出适合这些省市图书版权输出的新路径和新方式。也有些学者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和中国相比较。罗紫初(2001)总结回顾发达国家的出版产业发展历程。
2.1.2 其他版权种类的研究
肖叶飞(2014)在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电视节目版权贸易现状之后,提出一系列措施应对电视节目版权贸易逆差明显的问题,如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创建交易平台和机制、提升版权贸易服务水平、故事设计、叙述方式与国际接轨,减少“文化折扣”的现象。佟雪娜(2014)指出我国数字音乐贸易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数字音乐市场潜力巨大、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基础设施的普及等优势,不断完善对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提升音乐品质和服务会非常有利于我国对外音乐贸易的发展。陈能军(2016)用“熊出没”动漫系列产品为例,研究了动漫版权贸易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建议我国要加大版权力度、加快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加速动漫产业的投融资进程。段元萍、王鑫鑫(2015)取 1998-2012 年间 17 个贸易国引进中国电影音像制品的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电影贸易出口的因素。研究证明相似的文化背景、贸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电影出口的影响最为明显。杜振华、和佩珊(2017)认为我国当前的软件产品输出虽然增加,但缺乏像欧美发达国家开发的高端产品,仍然位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底端。长期来看,我国应加强对软件开发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逐渐用自主创新的软件产品替代进口软件。
..........................
肖叶飞(2014)在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电视节目版权贸易现状之后,提出一系列措施应对电视节目版权贸易逆差明显的问题,如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创建交易平台和机制、提升版权贸易服务水平、故事设计、叙述方式与国际接轨,减少“文化折扣”的现象。佟雪娜(2014)指出我国数字音乐贸易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数字音乐市场潜力巨大、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基础设施的普及等优势,不断完善对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提升音乐品质和服务会非常有利于我国对外音乐贸易的发展。陈能军(2016)用“熊出没”动漫系列产品为例,研究了动漫版权贸易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建议我国要加大版权力度、加快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加速动漫产业的投融资进程。段元萍、王鑫鑫(2015)取 1998-2012 年间 17 个贸易国引进中国电影音像制品的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电影贸易出口的因素。研究证明相似的文化背景、贸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电影出口的影响最为明显。杜振华、和佩珊(2017)认为我国当前的软件产品输出虽然增加,但缺乏像欧美发达国家开发的高端产品,仍然位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底端。长期来看,我国应加强对软件开发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逐渐用自主创新的软件产品替代进口软件。
..........................
2.2 国外文献综述
Jodie Griffin(2013)指出低收入国家科技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也许有可能会阻碍其经济发展。作者建议各国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并实施程度适合本国的版权保护措施。Stephen E.Siwek(2016)在“版权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2016 年度报告”中列出 2015 年美国全部版权产业增加值是 2.1 万亿美元,占国内 GDP 的 11.69%;全部版权产业共雇佣 1140 万人,占全美工作人口的 7.95%。Daniel Schwanen、Aaron Jacobs(2017)在“专利、版权和竞争:评估贸易对加拿大的影响”中指出协调加拿大和其贸易伙伴的基本知识产权规则,扩大市场份额,预计将对国内创新者和版权所有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拿大是研究成果的净出口国,也在逐渐成为文化净出口国。这表明加拿大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成为更积极的知识产权出口国,也将受益于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英国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推动创新和增长 2016-2017”年度知识产权报告中提到数位单一市场(Digital Single Market)的建立有利于消费者以及数字化经济和英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创意产业占国内 GDP 的比重达到 5%,在全球排名前列。在 2016 年第六届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中英两国在版权立法、执法、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Jodie Griffin(2013)指出低收入国家科技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也许有可能会阻碍其经济发展。作者建议各国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并实施程度适合本国的版权保护措施。Stephen E.Siwek(2016)在“版权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2016 年度报告”中列出 2015 年美国全部版权产业增加值是 2.1 万亿美元,占国内 GDP 的 11.69%;全部版权产业共雇佣 1140 万人,占全美工作人口的 7.95%。Daniel Schwanen、Aaron Jacobs(2017)在“专利、版权和竞争:评估贸易对加拿大的影响”中指出协调加拿大和其贸易伙伴的基本知识产权规则,扩大市场份额,预计将对国内创新者和版权所有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加拿大是研究成果的净出口国,也在逐渐成为文化净出口国。这表明加拿大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成为更积极的知识产权出口国,也将受益于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英国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推动创新和增长 2016-2017”年度知识产权报告中提到数位单一市场(Digital Single Market)的建立有利于消费者以及数字化经济和英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创意产业占国内 GDP 的比重达到 5%,在全球排名前列。在 2016 年第六届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中英两国在版权立法、执法、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
第 3 章 版权贸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6
第 3 章 版权贸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6
3.2 版权贸易的概念...............................7
第 4 章 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15
4.1 版权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15
4.1.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15
4.1.2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15
第 5 章 实证研究...................................20
5.1 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
5.1.1 数据说明.......................................21
5.1.2 模型的建立............................21
第 5 章 实证研究
5.1 版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1.1 数据说明
(1)各省市数据的选取: 由于 2004-2014 年间,西藏和青海的版权进口和出口数据均为零,故将西藏与青海去掉。因此,使用 29 个省市行政区的数据。
(2)各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各省历年的 GDP 值是在折算历年各省份的 GDP平减指数后得出。目的是消除通货膨胀的因素,确保实证结果更可信和准确。
(3)版权进口和出口数据:因缺少各个省市 2004-2014 年间产生的版权贸易总额的数据,所以笔者用从中国版权局查找到的各省版权引进和出口的数量替代贸易额。另外,中国版权局未对有些年份各省的版权引进和出口数量进行披露,所以笔者用无数据年份前后 2 年的数据计算出一个平均值,作为替代量。
(4)最终消费支出(FC):各省历年的最终消费支出数据的折算是使用历年各省市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取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5)固定资本存量(K):根据单豪杰(2008)的方法,以 2004 年份作为基期,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然后按照永续盘存法计算出各省历年固定资本存量,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5)》。
(6)人力资本存量(H):使用教育年限法计算出各省市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存量=全国各地区就业人数*教育年限。数据取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2015)》。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