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对外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7144 论文编号:sb2018092014552423166 日期:2018-10-2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部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银行自身发展规模、银行生产效率以及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将作为银行自身优势,对银行业对外投资产生影响。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不断增加。中国 2015 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高达 145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3%。同时该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第一次跃居世界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中国 2015 年就国际投资活动而言为资本净输出。在中国企业国际投资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银行支持缺乏等问题制约着其海外发展。实体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跨境融资、理财、咨询等跨国金融服务需求,也促进着银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对银行业的跨国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近年来国内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发展迅猛,各地不断成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加剧了国内银行业竞争。新兴金融机构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的某些业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压缩了银行支付汇兑收益。余额宝等产品开始吸收活期存款,迫使存款利率提高,由此增加银行资金成本。同时,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未来利差有缩小的趋势,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 2016》发现,83.3%的银行家们认为银行盈利能力面临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挑战。而与此同时69.2%的银行家们表示银行存款贷款以及汇款等方面的优势也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而减小。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面对我国企业对外发展产生的跨国金融服务需求,以及国内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当前国内许多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已经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银行海外扩张的重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成为了银行国际化经营、海外扩张以及海外发展过程中的关注重点。
......................

1.2 文献综述
本小节文献综述将根据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来源的不同,从银行业基于银行自身影响因素、基于东道国影响因素以及基于母国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并简要评述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2.1 银行业基于银行因素对外直接投资
就银行业基于银行自身影响因素对外直接投资而言,现有文献研究发现银行的海外投资活动受到以银行资产规模及国际化经验形成的银行所有权优势影响。
Focarelli,Pozzolo(2001)以 28 个 OECD 国家银行业为研究对象,指出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其海外分支机构数目越多。Macro Mutinelli,
Lucia Piscitello (2001)研究意大利银行业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变化,表明跨国经营经验丰富的银行倾向海外扩张。王晞(2005)运用 OLS 回归模型分析了 322 家样本银行,结果说明国际化经验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陈建中,黄欣丽(2014)通过案例研究,理论分析认为银行规模不同导致银行不同国际化路径选择,并表示国际化经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银行降低投资风险。与国外学者结论一致。此外,
也有不一致的结论出现。严丽琴,方华(2013)以中国银行为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海外经营分支机构数目与银行本身资产规模成正比,但是实证结果发现与跨国经营年限并不存在直接关系。綦建红,刘慧(2014)依据国际经济学企业异质性理论,实证发现银行规模和生产率异质性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就银行业基于母国影响因素对外直接投资而言,Goldberg 和 Grosse(1991)通过研究 1980—1988 年外国银行在美国的经营状况,表明母国银行业的市场规模对外国银行进行海外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也有一部分国外学者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有积极作用的母国因素包括母国金融市场规模和发达程度、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状况以及行业监管体制(Aliber,1984;  Guillen 和Tschoegl, 1999; Curry,
Fung 和 Harper, 2003 )。
......................

第 2 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2.1 银行业 OFDI 相关概念
我国实体经济跨国经营的快速发展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开拓国际化市场的必然需要,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探讨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首先需要确定本文涉及到的有关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念。
2.1.1 中国银行业
就我国银行的发展情况而言,2016 年底我国有 1 家国家开发银行、2 家政策性银行、5 家大型商业银行、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4 家城市商业银行、1114家农村商业银行、8 家民营银行、40 家农村合作银行、1125 家农村信用社、1 家邮政储蓄银行、1 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1443 家村镇银行。
本文拟将中国银行业作为研究主体,就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而言,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五大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占据中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绝大部分,本文将以五大行作为本文中国银行业的代表性研究对象。
2.1.2 对外直接投资
资本的国际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从投资人实际控制投资项目的程度这一角度来看,国际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中投资人对投入的资金有着较大的控制权。在本文研究中,以母国的资本流出作为研究对象。 资本流出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OFDI。一般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常采用合资、独资或合作开发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持 10%以上股权视为直接投资,我国也遵循 10%这一标准。
...........................

2.2 银行业 OFDI 理论基础
2.2.1 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理论发展
本小节首先回顾了传统的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理论的发展。简要阐述了国际投资理论的基本框架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了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该理论是国际投资研究中最早也是影响最为有力的理论。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假定,该理论的学者认为国际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由于各国政府会采取一定的经济政策干预其经济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具有垄断优势,尤其是具备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企业将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以克服外部市场失灵带来的风险。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在于难以解释日益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此外,该理论也难以合理指出产品贸易、技术转让与 FDI 的适用条件。
(2)产品周期理论
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指出产品可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三阶段。不同的阶段的产品优势不同,企业由此产生不同的国际经营行为。创新阶段,产品尚未成熟,研发成本高,生产规模小,一般企业选择国内生产销售。成熟阶段,产品需求急增,企业追求产品异质性的同时开始注重节约生产成本。标准化生产阶段,企业批量化生产。基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较为丰富,生产开始向欠发达国家转移。但是,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难以为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投资提供依据。
(3)内部化理论
为弥补垄断优势理论的缺陷,Buckley 和 Casson (1985), Rugman (1981)等学者 在探讨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考虑了科斯的交易成本学说。该理论的观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环境下,企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将本应是企业外部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为企业间进行。内部化的可行性在于内部化的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其只能解释少数 FDI 现象,且仅指出企业 FDI 的原因,不能说明企业FDI 的区位方向。
........................
第 3 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16
3.1 银行自身影响因素 .......................... 16
3.1.1 银行规模 ...................... 16
3.1.2 银行生产率 ........................... 16
第 4 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0
4.1 银行因素对我国银行 OFDI 影响的实证分析 ...................... 20
4.1.1  理论模型构建 ......................... 20
4.1.2  样本数据说明 ........................ 20
第 5 章  对策建议 ....................... 34
5.1 发展银行自身优势 ....................... 35
5.2 把握母国经济优势 ............... 35

第 4 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银行因素对我国银行 OFDI 影响的实证分析
4.1.1  理论模型构建
针对银行自身因素对其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本文研究使用的为面板数据。面板数据包含了截面和时间两个特征。因此又可以称之为时间序列与截面混合数据。面板数据模型通常分为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
由于混合回归假设模型中无论对任何个体和截面,回归系数都不随个体以及时点变化。因此混合模型现实应用中较为少用,实际中常用的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本小节中将采用 Hausman 检验,以确定银行所有权优势对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适用的实证模型。
.......................

第 5 章  对策建议

5.1 发展银行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