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硕士论文怎么写[经验分享]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写作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56 论文编号:sb2022010814102842448 日期:2025-07-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预防医学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预防医学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预防医学论文怎么写
预防医学论文怎么写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参考一: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膳食质量变迁及其对中心性肥胖影响的多水平纵向研究
了解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食物及营养素摄入的长期变化趋势;建立老年人膳食指南指数,评价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膳食质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老年人总体膳食质量与中心性肥胖的关联性。方法:研究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开展的长期纵向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CHNS)项目数据。CHNS 自 1989 年启动,并于 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和2015年进行了追踪随访。CHNS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各个调查省抽取调查家庭,家庭全部成员均参加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以及生化检测收集居民的膳食、经济、身体活动、健康指标等相关数据,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称重记账法。截至2015年CHNS共包括15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研究选择1991-2015年辽宁、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黑龙江等9省(自治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老年人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状况及趋势进行统计学检验;基于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关键食物推荐建立中国老年膳食指南指数2018(China Dietary Guideline Index(2018)-Elderly,CDGI(2018)-E),用于评价老年人总体膳食质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分析社会因素对其影响;考虑到社区一个体—多轮调查的嵌套式数据结构,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随机截距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膳食质量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结果:1.2015年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谷薯类、蔬菜类的摄入量分别为363.3 g/d和249.1g/d,与199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5.4g/d和17.6g/d。肉类、蛋类、食用油摄入量分别为56.7g/d、19.2g/d和27.5g/d,与1991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5g/d、19.2g/d和2.5g/d。2015年老年人蔬菜、水果、大豆、奶及奶制品等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高于60%;油、盐摄入量高于推荐量的人群比例接近50%。2015年老年人能量摄入为1706.8kcal/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2.2g/d、61.4g/d 和219.3g/d,其供能比分别为12.3%、33.3%、53.0%。与1991年相比,脂肪供能比上升了 9.0个百分点,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下降了 8.7个百分点。1991-2015年谷类食物一直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有下降趋势;食用油一直为脂肪的主要来源。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平均摄入水平分别为344.9μ gRAE/d(视黄醇活性当量,Retinol Activity Equivalents)、0.7 mg/d、0.6 mg/d、57.7 mg/d和23.0 mg/d。1991-2015年间,硫胺素摄入量不断减少。钙、磷、钠、钾、镁、锌、铜的平均摄入水平分别为291.9mg/d、781.5tmg/d、3569.2mg/d、1295.8 mg/d、228.7mg/d、8.5mg/d、1.4mg/d。磷、镁、锌、铜的摄入量逐年下降。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及f钙摄入量小于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EAR)的老年人比例均超过50%,硫胺素、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老年人比例呈上升趋势,钙摄入不足的老年人比例一直在95%左右。2.CDGI(2018)-E总分范围为0-110分,包含三个大类13个评价指标,分别为“足量”摄入类:组分一(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其他谷物及杂豆)、组分二(蔬菜总量、深色蔬菜占比、水果、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适量”摄入类:水产品、畜禽肉、蛋类。“限量”摄入类:油、盐、酒。2015年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CDGI(2018)-E评分的中位数为48.8(40.8,57.1),其中组分一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其他组分评分均呈现增长趋势。女性CDGI(2018)-E评分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P<0.05),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评分逐渐增高。与较低评分的老年人相比,较高CDGI(2018)-E评分的老年人膳食蛋白质、膳食纤维、视黄醇、维生素C、钾、钙、磷、镁、锌、铜及硒摄入量较高(P<0.05),而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摄入量较低(P<0.05)。3.CDGI(2018)-E得分第六分位相较第一分位与女性中心性肥胖呈负相关,调整人口、收入等混杂因素后OR=0.61(95%CI,0.41-0.91),在调整个人生活习惯(吸烟和身体活动)后其OR=0.60(95%CI,0.40-0.89),进一步调整基线腰围值后,OR为0.62(95%CI,0.41-0.92)。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线性趋势(P-trend=0.155);而在男性中CDGI(2018)-E得分与中心性肥胖不相关OR=0.93(95%CI,0.58-1.49)。结论:1.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食物结构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谷薯类、蔬菜、肉类摄入不均衡,且谷薯类、蔬菜类逐年下降,肉类摄入逐年上升;二是,水产类、蛋类、奶及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摄入量虽呈增长趋势,但仍较低;三是,油、盐摄入仍过量,其中盐的摄入有所减少。营养素方面:老年人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降低脂肪摄入,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及钙的缺乏较为严重,除视黄醇、核黄素、维生素E、钙、硒外,其他微量营养素均呈下降趋势。2.老年人的膳食质量整体偏低,但呈现增长趋势,“足量”和“适量”摄入类食物有待改善,其中的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的摄入状况亟待提高;在CDGI(2018)-E高分值的老年人群中蛋白质、维生素C、钾、钙、锌、硒等营养素摄入量较高,而脂肪、钠等营养素摄入量则较低;经济条件是限制老年人膳食质量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营养教育和干预工作的主要针对对象应在农村、低收入的老年人中。3.较高CDGI(2018)-E评分的老年女性中心性肥胖率较低。基于CDGI(2018)-E的膳食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总体膳食质量的评估和检验膳食质量与疾病的关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数据来源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
四、质量控制和伦理审查
五、研究对象
六、研究指标
七、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一、老年人膳食摄入的长期变化趋势
二、基于CDGI(2018)-E评分对老年人膳食质量的评价及变化趋势
三、CDGI (2018)-E评分与老年人中心性肥胖
讨论
一、老年人膳食摄入存在的问题
二、老年人膳食质量评价及CDGI(2018)-E评分的优劣分析
三、CDGI(2018)-E评分与老年人中心性肥胖
结论
研究的优点
研究的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我国中老年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宋孟娜,程潇,孔静霞,王红妹.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8)
[2]2013-2015年北京市部分社区中老年人膳食质量状况及其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J]. 林彤,董晟祺,甄杰,黄晓晨,苑林宏. 卫生研究. 2018(03)
[3]中国健康膳食指数建立与应用[J]. 何宇纳,房玥晖,杨晓光,丁钢强. 营养学报. 2017(05)
[4]2010—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食盐摄入状况分析[J]. 宋鹏坤,李裕倩,贾珊珊,满青青,张坚. 卫生研究. 2016(05)
[5]2002—2012年中国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 于冬梅,何宇纳,郭齐雅,房红芸,许晓丽,房玥晖,李婕,赵丽云. 卫生研究. 2016(04)
[6]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J]. 赵丽云,房玥晖,何宇纳,于冬梅,郭齐雅,于文涛,房红芸,王寻,赵文华. 卫生研究. 2016(04)
[7]《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6(06)
[8]合肥市45~60岁中年人群膳食平衡指数和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J]. 程凯,李李,阮亮,沈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04)
[9]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上海市杨浦区居民膳食质量的研究[J]. 周蔚,夏蒨. 现代预防医学. 2016(08)
[10]膳食平衡指数法评价南京市秦淮区居民膳食质量[J]. 王冶立,莫宝庆.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04) 
预防医学论文模板范例二:工效学负荷与肌肉疲劳及其标志物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室模拟重复性搬举作业,分析疲劳进程中的自感疲劳、生理、血生化指标与工效学负荷间的量效关系;探索局部肌肉疲劳的评定方法;筛选疲劳过程中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分析敏感标志物间的关联。为肌肉骨骼损伤早期预防与诊断提供数据依据,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名男性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重复性手工搬举作业。搬举任务规划为4个时段(T1~T4),每个时段搬举活动持续12 min,再暂停休息3 min进行采样。通过搬举过程中做功总量反映作业外负荷;以搬举过程中局部肌肉的主观疲劳感受及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反映内负荷;采用主观疲劳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评分作为局部肌肉疲劳的主观评定方法,采用幅频联合分析法(Joint analysis of sEMG spectrum and amplitude,JASA)作为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综合主客观方法的结果作为本研究的疲劳评定方法,来反映机体整体疲劳状况。搬举过程中每6 min(除暂停时间)对局部肌肉进行1次疲劳等级评分,并全程监测受试者心率(Heart rate,HR)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变化。搬举全程采集受试者前臂肽梭肌(Brachioradialis,BR)、上臂胧二头肌(Biceps brachii,BB)、肩部三角肌(Deltoid muscle,DM)、腰部左右竖脊肌(Erector spinae,ES)及腿部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VL)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肌电信号中的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ean frequency,MF)。实验前及每个搬举时段暂停期间采集肘静脉血5 mL,共计5次,采用ELISA法和光学、电化学法(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4类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包括:代谢性标志物氨(Ammonia,AMM)、乳酸(Lactic acid,LAC)、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Ⅱ 型胶原质 C 末端端肽(C-telopeptide of collagen,CTX-Ⅱ)、Ⅰ型胶原质 C末端端肽(C-telopeptide of collagen I,CTX-Ⅰ)、钙离子(Calcium ion,Ca2+);氧化应激标志物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疼痛标志物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共计14项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各部位RPE随累积做功量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P<0.01),以腰部最为明显。心率、呼吸频率随累积做功量增加均呈线性升高趋势(P<0.01)。2.各部位局部肌肉的RMS值随累积做功量的变化略有差异,以静态为主的静动混合作业肌肉肱桡肌、肱二头肌及左右竖脊肌呈先升后降趋势;以动态作业的肌肉三角肌RMS呈先降后升趋势,股外侧肌呈持续上升变化。多数肌肉(如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及左右竖脊肌)的MF值随累积做功量呈下降趋势,仅有股外侧肌随负荷逐渐增加。肌肉疲劳时表现为振幅增大(RMS增大)和频谱左移(MF降低),则这些结果表明以静态为主的静动混合作业动作(肱桡肌、肱二头肌、竖脊肌)较动态作业动作(三角肌、股外侧肌)更容易出现疲劳。3.血生化指标变化:AMM、CK、LDH、COMP、Ca2+、NPY随累积做功量呈线性升高趋势(P<0.01);CTX-Ⅱ、CTX-Ⅰ呈二项式变化趋势(P<0.05);LAC呈三项式变化趋势(P<0.01);PG-E2随累积做功量的变化有差异(P<0.05),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CRP、GSH随累积做功量的变化无差异(P>0.05)。IL-6、TNF-α未检出变化,结果为阴性。大部分标志物与外负荷呈低度正相关,其中AMM、CK、COMP、Ca2+代谢性指标与外负荷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并可进一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上述结果表明部分血生化标志物与外负荷间有一定量效关系,血生化标志物的变化可反映外负荷的作用,为疲劳的分析奠定基础。4.各标志物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代谢性标志物:AMM 与 LAC、LDH;LAC 与 CTX-Ⅰ、Ca2+;CK与 LDH、CTX-Ⅰ、Ca2+为中度正相关。AMM与COMP;LAC与LDH、COMP、CTX-Ⅱ;LDH与COMP、Ca2+;CTX-Ⅰ与Ca2+为低度正相关。代谢性标志物LDH与炎性标志物PG-E2、疼痛标志物NPY分别为低度和中度正相关。炎性标志物PG-E2与疼痛标志物NPY为高度正相关。这些结果体现了各类标志物之间和标志物内部在疲劳进程过程中的联动性。5.疲劳评定:主观疲劳(RPE量表评定)出现时段为搬举作业第2个任务段(13~24min);客观疲劳(JASA评定)出现时段为搬举作业第2个任务段(13~24 min),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6.疲劳前后多数标志物存在明显变化,AMM、LAC、CK、LDH、COMP、CTX-Ⅱ、Ca2+、NPY疲劳后比疲劳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CTX-Ⅱ和PG-E2、GSH、CRP疲劳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劳进程中AMM、LAC对疲劳最敏感,CTX-Ⅱ、COMP、CK、LDH、NPY为较敏感,Ca2+为一般敏感。结论作业活动中主观疲劳感受、生理、血生化指标与外负荷具有量效关系,不同指标的量效关系有所差异。代谢性标志物(血AMM、LAC、CK、LDH、COMP、CTX-Ⅱ、Ca2+)及疼痛标志物(血NPY)对疲劳反映敏感,能客观、有效地反映肌肉疲劳,在重复性作业活动中可作为评价疲劳的敏感指标。代谢性标志物之间、代谢性与疼痛标志物间、炎性与疼痛标志物间有较好相关性,可联合反映作业过程中的肌肉疲劳。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部分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外负荷与各指标间的量效关系
3.2 疲劳评定分析
3.3 标志物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创新点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疲劳与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钟思武,曲颖,王忠旭. 职业与健康. 2018(21)
[2]大负荷运动及针刺干预对大鼠骨骼肌内质网应激钙信号的影响[J]. 丁海丽,孙竹昕,王海牛,任在方,李俊平,王瑞元.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11)
[3]汽车装配工人工效学负荷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贾宁,凌瑞杰,王伟,王忠旭.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10)
[4]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曲颖,王忠旭.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09)
[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脂联素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关节功能的关系[J]. 黄帮君,顾玉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4)
[6]民航手工搬举作业人员下背痛现状与预防[J]. 唐历华,吕海峰,王忠旭,曹扬,张蔚.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7(02)
[7]CRP、RF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J]. 黄舜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05)
[8]汽车制造男性作业工人多部位肌肉骨骼损伤的横断面研究[J]. 王忠旭,王伟,贾宁,李玉珍,凌瑞杰,王未来.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01)
[9]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 王忠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6(04)
[10]天津市某区体检老年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肌肉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关系的研究[J]. 顾叶青,吴红梅,楚佳琪,鲍雪,牛凯军.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6 (04)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模板三:偏远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开展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研究
评估手机APP开展村级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实施效果及用户满意度,探讨利用手机APP开展村级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推广模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实施村级接种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地区选取贵州省金沙县和黎平县、云南省腾冲市、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和特克斯县等共6个县(市,下同)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客户端的备份文件,描述性分析研究实施期间村级手机APP的应用情况,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和常规免疫接种率,并将结果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对手机APP用户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手机APP报告接种个案率为62.98%,5-10月份分别为53.10%、46.61%、66.55%、68.20%、70.75%、78.05%;手机APP报告接种剂次率为63.85%,5-10月份分别为 54.09%、48.88%、67.65%、68.97%、71.04%、77.54%。使用手机APP报告接种个案率和报告接种剂次率呈上升趋势。2.村级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及时率为84.76%,较基线提高23.85个百分点;接种信息报告完整率、批号录入率、生产企业录入率、接种部位录入率分别为97.84%、99.02%、98.81%、98.26%,较基线分别提高34.19、27.07、26.39、27.01个百分点;接种信息报告准确性中儿童一致率、剂次一致率分别为78.15%、93.66%,较基线分别提高36.67、4.07个百分点。3.脊髓灰质炎疫苗第1~4剂(Poliomyelitis Vaccine,PV1~4)、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DT)、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enA)第1~2剂(MenA1~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en-AC)第2剂(MenAC2)、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L)第 1~2剂(JE-L1~2)接种率均有提高,提高幅度为0.44~38.81个百分点。4.手机APP用户的满意度为85%,其中省份、村级接种单位服务周期、WIFI覆盖情况、村医年龄、用户类型是影响手机APP用户满意度的因素。西藏用户的满意度低于贵州(西藏:OR=0.02,95%CI:0.00-0.75);服务周期越长,用户的满意度越高(周/旬接种:OR=241.39,95%CI:7.03-1000.00;月及以上接种:OR=912.81,95%CI:I11.70-1000.00);村医所在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无WIFI覆盖,可降低APP用户的满意度(OR=0.02,95%CI:0.00-0.17);40岁以上的用户满意度高于≤40岁者(OR=8.42,95%CI:1.53-46.43);同时使用APP与客户端者满意度高于仅使用APP的用户(OR=3.00,95%CI:1.14-7.86)。结论:1.应用手机APP可有效提高村级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2.手机APP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研究地区的常规免疫接种率。3.村医对手机APP的满意度较高,地区、村医年龄、服务周期、用户类型和WIFI覆盖是影响APP用户满意度的因素。4.手机APP适用于交通不便且未安装客户端的村级接种单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内容与方法
1 相关定义
2 研究设计及现场确定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评价指标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
8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手机APP使用情况
2 儿童建卡情况
3 儿童基本信息录入情况
4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
4.1 及时性
4.2 完整性
4.3 准确性
5 接种率
5.1 不同地区NIP疫苗接种率
5.2 不同剂次的NIP疫苗接种率
5.3 各省份10剂次NIP疫苗的接种率
5.4 10剂次NIP疫苗的接种率
6 手机APP用户满意度
6.1 手机APP用户基本情况
6.2 手机APP用户满意度
6.3 单因素分析
6.4 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应用手机APP显著提高了村级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
2 应用手机APP推动了免疫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和常规免疫工作质量的提高
3 应用手机APP有助于提高研究地区NIP疫苗接种率
4 村医对手机APP的满意度较高
问题与挑战
1 基层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技术支持薄弱
2 手机APP升级周期长,过度依赖客户端
3 部分地区尚不具备手机APP推广应用的条件
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创新性和局限性
1 创新性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1]中国4个省份村级免疫服务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基线调查[J]. 刘怡,曹玲生,肖奇友,余文周,曹雷,郑景山,崔健,段梦娟.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9(02)
[2]云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吴友维,唐婷婷,曾云鹤,周倩,陈玉娟,李琼芬.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8(06)
[3]顺庆区“小豆苗”APP“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实施情况及应用体会[J]. 杨培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29)
[4]中国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现况分析[J]. 刘怡,曹玲生,肖奇友,曹雷,郑景山,崔健,段梦娟.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8(05)
[5]探究微信群平台管理对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J]. 张凤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8(06)
[6]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对婴儿免疫计划实施的影响[J]. 林玉嫦,黄晋,罗合荣.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8(01)
[7]成都市锦江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手机APP使用现状调查研究[J]. 刘皑雪,熊伟,李晓静,杨春霞.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8(01)
[8]移动应用程序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J]. 涂正波,熊庆红,张志红.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7(06)
[9]2016年蚌埠市儿童预防接种质量调查分析[J]. 龚李敏.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6)
[10]移动应用程序对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J]. 熊平,涂正波,万刚凤,罗威.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7(05) 
以上是预防医学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硕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