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非运输企业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策略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566 论文编号:sb2025092911322453567 日期:2025-10-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选择S公司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非运输企业为对象,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VRIO分析法对其内部资源运用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形成优于同行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美国福特公司整合工艺流程,开创了世界第一条流水线,使一辆T型车装配速度从12.5小时缩短至1.5小时,年产量达1500万辆,价格仅当时汽车市场平均价格的1/6,开启现代工业制造的新篇章。华为公司通过全球化招聘与培训、末位淘汰与干部轮换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确保员工的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专利申请量榜首,并为华为电子终端、数据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华住集团建立“华住易购”平台整合酒店物资供应渠道,借助门店规模提高酒店经营物资采购的议价能力,有力推动酒店门店的快速扩张,2024年前三季度,华住集团在营酒店10845家,新开业酒店为1910家。内部资源整合不仅局限于工业制造领域,在科技领域、服务领域均有广泛运用。实践表明,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识别、协调和优化配置,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发展瓶颈,还有助于实现资源价值的转化,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并不均衡,部分企业在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协同能力差,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研究企业如何针对自己实际,通过不断对内部资源配置和资源组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1.2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资源整合研究的背景,结合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说明内部资源整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梳理企业资源整合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为后续S公司资源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再次,对S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和识别,结合PEST分析法、VRIO分析法、EVA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S公司资源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S公司当前存在资源较分散、协同性不强、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然后,结合资源整合相关理论制定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的目标和策略,并提出执行该策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确保内部资源整合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总结了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策略的研究结论,同时也提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并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策略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1。

MBA论文怎么写 
MBA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整合概念的界定
企业资源既包括自身拥有的有形资源如车辆、道路、土地等,无形资源如专利技术、品牌IP、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等,也包括从外部获取的资源,如供应渠道、市场地位、政策环境等。Peteraf(1993)认为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资源异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的经济利润。企业通过对已有的各种来源、结构、层次的资源进行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以获取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一动态过程就是企业资源整合。资源整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首先,Teece(1997)提出企业需在不同发展阶段构建差异化的资源整合能力,早期阶段应侧重资源识别与环境适应,扩张阶段需强化资源编排与流程固化,转型阶段可发展资源重构与生态系统整合能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资源整合策略。
其次,Alvarez和Busenitz(2001)认为尽管企业不具备外部资源的绝对控制权,但在利用外部资源时,可以结识更多外部资源的拥有者,从而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控制。Ciabuschi 等(2012)认为通过建立与社会关系网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和外部资源的所有者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助于达到企业资源整合效果的最大化。
再次,Sirmon (2007)等学者认为资源整合是企业对其所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提出资源整合是企业将其内部资源进行调配、重组、转化,并进行有效运用,形成独特能力的过程。
最后,Shepherd(2009)认为企业需要把内部和外部资源同步进行整合,随着合作关系的差异,促使企业不断采取新的策略是认为资源整合是对企业内外部资源同步开展整合,企业也可在这过程中不断优化经营策略。饶扬德(2006)和董保宝等(2011)认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形成新的资源优势。资源整合包括分为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整合,认为动态能力可在资源和竞争优势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扩充和深化资源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可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
2.2 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对人力、技术、财务、信息等资源进行系统性重组和优化配置,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能力的关键过程。随着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和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管理者的实践探索出发,梳理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和管理实践,为探索适用于铁路非运输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提供重要参考。
2.2.1 国外研究现状
Chamberlin和Robinson(1933)最早认识到企业资源的重要性,发展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如果拥有专属的异质性资源,即使在不完全竞争下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Wernerfelt(1984)首次提出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实物资源如土地、道路、矿产、设备,也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源、专利技术、市场地位等,企业拥有关键性资源和运用能力是企业保持长期持续竞争优势,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Peteraf(1993)提出资源异质性、不完全流动性、竞争限制及价值获取机制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四大基石。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运用其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从而更大化创造企业价值。
从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角度来看,企业是整合过程中的主体,其资源整合能力与资源整合策略的有效性、可行性密切相关。Penrose(1959)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集合体,当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资源,就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能量,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优势提供基础。Richardson(1972)首次提出企业能力概念,认为企业内部整合各种资源,以形成企业能力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能力反映了企业积累的经历、技能以及知识的水平,是企业活动的基础。DorothyLeonard(1992)提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但过度依赖这种能力,会导致核心僵化,阻碍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难以满足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要求。Amit和Schoemaker(1993)则认为,企业能力是运用组织流程实现目标,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能力。Sanchez(1995)提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涵盖企业对外部变化以及各种信息的收集能力,企业通过对外部信息和变化的感知,可有效识别和运用外部信息对企业经营策略进行调整改进,从而增加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第三章 S公司现状及资源分析 ···················· 13
3.1 案例选择背景 ······························· 13
3.2 S公司简介 ································ 13 
第四章 S公司内部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
4.1 协同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 35
4.1.1 存在业务壁垒 ···························· 35
4.1.2 缺乏产品外延 ······························· 36
第五章 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策略设计 ····················· 43
5.1 内部资源整合目标 ································ 43
5.1.1 提高内部协同效应 ································ 43
5.1.2 提升动态能力 ·························· 43
第六章 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策略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由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对原有业务模式、管理职责、资源分配等进行较大调整。需要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协调全体参与者朝着相同的目标推进。特别是涉及数字化变革的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做出大幅调整。因此,要推进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需要采取以下组织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门的S公司内部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或总经理直接管辖,负责明确和制定整合方向,统筹跨部门协作与激励考核,确保S公司内部资源调配的协调性、统一性。
(二)建立以提升S公司持续竞争优势为战略目标,保证所有经营决策、资金调配、人力资源等都朝着战略目标推进。
(三)建立资源整合沟通协调机制,明确S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子分公司间的权责关系,组织协调未尽事项的处置流程。调动子分公司配合开展内部资源整合,服从调度指挥,完善相应组织结构和人员岗位安排。确保上下一心,行动有序,权责分明,顺利实现整合目标。

MBA论文参考
MBA论文参考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在铁路企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选择S公司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非运输企业为对象,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VRIO分析法对其内部资源运用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政策、经济、社会因素整体对S公司业务发展有利,但S公司既有业务模式仍然存在价值链条不完善、数字化建设滞后等系列问题。其次运用EVA分析法对S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数据显示尽管S公司具有良好的利润表现,但也造成了利润陷阱,掩盖了S公司市场化业务与同行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并未达到相应投资回报。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对S公司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资源整合相关理论设计了一套适用于S公司的内部资源整合策略。经过分析,该策略有利于解决S公司当前面临的协同水平不高、动态能力较弱、运营成本高企的问题。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资源整合相关理论具有防范适用性
对于铁路非运输企业而言,铁路背景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优势,但受管理体制影响,铁路非运输企业普遍存在业务协同水平差、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以S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源整合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找出了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设计出适用于S公司的内部资源整合策略。经过测算,预期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内部资源整合策略,有利于铁路非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资源整合相关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对于多元化运营的企业而言,若业务间仅做简单加法,不能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不利于优势业务的规模化扩张。因此,企业应通过组织架构设计、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手段,提高各项业务间的协同效应,达到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收入、提升运营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A机床公司配套零部件的供应商选择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MBA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