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研究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龙舟活动、民族艺术和饮食图像进行了分析。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提出了以下设计策略:一是提升视觉吸引力,通过视觉艺术个性化处理龙舟节图像元素,突出元素符号、色彩搭配和协调,增强设计方案的人文效果,提升观赏者的交互体验。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镇远龙舟节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市场潜力。贵州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贵州省文化与旅游厅印发的《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文化旅游新场景[1]。随着镇远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文化节庆的视觉形象提升和文化传播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时代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镇远龙舟节面临着文化差异性低、本土设计平庸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论文旨在从视觉形象提升和文化传播创新的角度,探索镇远龙舟节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视觉创新设计、文创产品开发、交互性体验打造和数字媒体传播,促进镇远龙舟节的文化辨识度提升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艺术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龙舟节的研究。国内关于龙舟节的研究相较于国外呈现出非常活跃的状态,涵盖了历史、文化、民俗、体育和旅游等多个领域,主要对龙舟节的起源、发展历程、文化建设、体育建设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
学者们在历史研究方面对龙舟节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龙舟节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军事活动之间的联系。王亚莉的论文《中国龙舟节历史文化研究》对龙舟节的起源、发展演变、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分析龙舟节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2]。张明的论文《龙舟节与中国古代祭祀文化》探讨了龙舟节与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密切关系,分析了龙舟竞渡活动、祭祀仪式、祈福习俗等与古代祭祀文化的关联。
在文化研究方面,学者们对龙舟节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了龙舟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刘娜的论文《龙舟节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分析了龙舟节的文化内涵,包括龙舟、竞渡、粽子等元素的象征意义,探讨了龙舟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陈曦的论文《龙舟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龙舟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龙舟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包括传承文化、凝聚民族、促进交流等方面。龙舟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与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民间信仰、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关注。
.....................
第2章镇远龙舟节概述
2.1镇远龙舟节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是镇远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盛大节庆。明代的《镇远府志》描述了“河上结彩,观者如堵”的场景,展现了当地扎实的群众基础。自20世纪以来,该地在传承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活动范畴,吸引了外界的关注。镇远龙舟节的历史根源于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活动内容方面,无论是必要的祭龙仪式、陆上和江上的巡游展演,还是龙舟赛的比赛方式和龙首雕刻,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江上巡游中展现的故事如“屈原问天”“单刀赴会”“白蛇传”“济公醉酒”“观音坐莲”等,以及节日习俗如放河灯、抢鸭子、包三角粽、喝雄黄酒、挂艾叶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端午节的特色。因此,镇远龙舟节不同于黔东南苗族龙舟节,也不完全复制汉族的龙舟节,而是在中国传统端午节的基础上,融合了特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如陆上游行时多民族表演,这既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凸显出镇远地域特色的独特龙舟节形式。
2.1.1镇远龙舟节的起源
镇远龙舟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民间说法,一是从沅江带来的纪念屈原说。《续齐谐记校笺》记载:“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亡,楚人悲悼,每逢此日,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祀[12]。”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陷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驾舟竞渡前往打捞,沿水招魂,并投掷粽子入江,以防鱼虾侵蚀屈原遗体。由此产生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用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镇远曾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军事要道,因军事而建,因军事而兴盛,人口流动频繁。因此,沅江一带的古湘楚文化(包括习俗、服饰、建筑、饮食、节庆活动等)与镇远当地的苗、侗等土著文化交融,对镇远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苗乡之地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龙舟节文化,为当代镇远龙舟节奠定了文化根基。
............................
2.2镇远龙舟节的内容与传承保护
据镇远非遗馆介绍:“镇远端午龙舟节基本活动流程为:祭龙仪式、陆上游行文艺表演、龙舟彩船水上游江、开幕式、龙舟竞渡、闭幕式、抢鸭子、放河灯及文艺晚会。重头戏赛龙舟大体包括祭龙祈福、抬舟行街、游江献艺、鸣炮庆典、龙舟竞渡、水上抢鸭子等系列活动。端午节里,家家户户挂艾叶、吃粽子、喝雄黄酒、看龙舟,数万民众尽享节日欢愉,享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除镇远当地开展龙舟节活动外,还在体育项目上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自镇远男子、女子龙舟队代表贵州省参赛以来,在国家级龙舟体育竞赛上获奖累计13次。
2.2.1镇远龙舟节的内容
在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分析基础上,从龙舟活动、民族艺术展现、饮食活动三个方面研究镇远龙舟节的内容,并从中研究镇远龙舟节与中国传统龙舟节的共性和自身的个性,分析镇远龙舟节开展的益处和当下存在的问题,便于后期的创新设计实践。
(1)龙舟活动
祭龙仪式。在走访四方井巷时了解到,祭龙仪式一般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初旭,青龙洞(镇远古镇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门前进行。由八人组成的护龙队伍穿着盛装在当天早上六点前将龙头抬放至祭龙台上,道教法师开始恭请龙神,先是化符、再是击鼓九次到了吉时敲锣鼓和放鞭炮,正式开始祭龙仪式。法师朗诵“龙王咒”,为龙头开光和点睛后礼炮响起使祭龙仪式到达了高潮。儒释道三家人员敬上龙头酒、三鞠躬拜龙头后依次请“龙”饮水并诵《祭龙词》祈福,以求消除疾病和灾害。最后向龙头泼水,恭送龙头,为的是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民富齐强。镇远龙舟节的祭龙仪式每年都必须举行,据走访了解到“不论当年举不举行龙舟竞赛,开不开展龙舟节,都一定要举行祭龙仪式,这是对龙的尊重,也是为来年争得好彩头”由此看来,该活动属于宗教活动,表现出民间对龙的崇拜和敬仰。
....................................
第3章数字媒体与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31
3.1数字媒体语境及其特征...............................31
3.1.1数字媒体语境................................................31
3.1.2数字媒体语境的特征....................................31
第4章数字媒体语境下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创新分析.........................37
4.1镇远龙舟节的实践现状调研和图像视觉创新设计的可行性分析......................37
4.1.1实践现状调研...................................37
4.1.2图像视觉创新设计的可行性分析.......................38
第5章数字媒体语境下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创新实践.................43
5.1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创新实践.............................43
5.1.1设计定位................................................43
5.1.2图像视觉元素提取和主视觉形象设计..........................43
第5章数字媒体语境下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创新实践
5.1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创新实践
5.1.1设计理念与定位
镇远龙舟节的文化旅游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同时当地旅游业已成为推动镇远古镇发展的重要引擎。“表舞水人文,展传统底蕴”是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创新设计的创作理念,舞水人文,舞阳河是镇远的生命河,它既养育了镇远古镇独特人文魅力,也成为了镇远龙舟节发展与传承的必要条件。传统底蕴,龙舟节是镇远的多民族特色文化,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也是镇远龙舟节的灵魂。在创新实践时,需围绕镇远龙舟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进行设计才能实现创新的目的。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提升镇远古镇和龙舟节的旅游知名度,进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因此,在定位设计时致力于为镇远古镇和龙舟节的旅游推广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关注文化创意视觉和衍生纪念品的受众群体。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纪念品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以依据镇远龙舟节所具备的祈福保平安、求吉祥等含义,设计出旅游者能够获得令人惊喜、带来快乐、维护健康以及具有学习文化功能等纪念品。
艺术论文参考
..............................
第6章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镇远龙舟节乃至镇远文旅的宣传应顺应时代潮流,紧密结合数字媒体。视觉设计需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创新思维,合理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实现视觉信息跨界创新,推动视觉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龙舟图像视觉作品。
基于对镇远龙舟节的历史溯源、文化内涵和主要内容的系统梳理,本研究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龙舟活动、民族艺术和饮食图像进行了分析。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提出了以下设计策略:一是提升视觉吸引力,通过视觉艺术个性化处理龙舟节图像元素,突出元素符号、色彩搭配和协调,增强设计方案的人文效果,提升观赏者的交互体验。二是遵循设计原则,遵循民间创新、地域文化特征、视觉张力和情感共鸣的原则进行设计。三是采用设计思路,对龙舟节图像进行分类和筛选,提取典型元素建立图像元素库;从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提取主题内涵,在图形元素和色彩元素上进行造型与色彩表现;通过数字媒体传播方式,实现图像元素和文化内涵的可视化、动态化,增加视听互动性。
论文从实践角度开展了镇远龙舟节图像视觉设计应用。首先,基于设计调研和分析,以节日文化旅游传播为导向,提取龙舟节图像元素并进行设计转化,建立龙舟节视觉基调。随后,将设计应用于平面视觉设计中,如文化海报、道旗、宣传折页和活动时间规划展板。在传播上,采用受众与数字媒介和受众与物品媒介的互动交替并行方式,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受众在龙舟节活动中的体验感。最后,利用旅游文创产品的商品属性,从文化创意角度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