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思考

论文价格:50元/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7852 论文编号:sb2024081910205252666 日期:2024-08-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本文结果表明,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科技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还需要再提高;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科技金融没有显著影响。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在提供生产资料与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制造业发展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高通常以其技术进步为基础。而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此时,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则会对制造业的研发投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Canepa&Stoneman,2008;Chowd⁃hury&Min,2012)。科技金融由此应运而生。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能够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与实现金融业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而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同时,科技金融的应用范围与水平也需要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高来推动。只有当制造业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制造业企业才会产生较大的技术研发需求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进而带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制造业的发展质量越高,其对于技术更新的需求越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也就越强,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科技金融的发展规模与服务水平。总而言之,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部分学者认为,科技金融是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背景下科技研发与金融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周伯乐、王小腾,2023;方磊、张雪薇,2023;杨媛棋等,2023)。较多学者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积极影响。其中,龙海明等(2021)发现,科技金融能够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与培育要素市场,促进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阳灿等(2022)认为,科技金融能够缓解工业企业的融资压力,提高其创新能力。邓宇(2022)发现,科技金融虽然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但是在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不够明显。张晓莉等(2022)发现,科技金融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张兵等(2023)认为,科技金融可以通过助力智能制造,进而实现技术绿色创新。林永生、曹增栋(2023)探讨了科技金融在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中的作用,认为科技金融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有学者研究了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认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叶亚飞,2023),以及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张腾、蒋伏心,2023),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
一、理论分析
(一)科技金融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从狭义视角看,科技金融特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广义视角看,科技金融泛指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科技金融的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其他单位等,而客体主要指科技创新的载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业团队等。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互动的产物(惠献波,2023),两者的结合既促进了科技创新,也促进了金融创新。
科技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85年。198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展科技信贷的联合通知》,拉开了中国科技金融实践的帷幕。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的科技金融工具不断丰富,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和机制也正在逐渐完善。在科技金融工具方面,中国出现了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信贷业务和机构;资本市场上成立了中关村股权代办交易系统、创业板市场、科创板市场等融资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担保公司、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机构和平台相继建立,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投融资支持。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在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智能化与绿色化、制造业企业综合效益持续改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等方面。其主要内涵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构建以高质量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就国家整体发展而言,制造业各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接国际标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带动国内产业链整体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各地方还应以自身的优势产业为基础,进行产业链延伸,在产业链节点中选取与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实行以集群式与链长制为特征的发展路线。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建立“链长制”发展框架已经成为各区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各地根据自身定位与资源要素优势筛选打造若干个产业链,设置“链长”“链主”,以推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制造业“链长制”发展框架。在此基础上,各地围绕产业链加强要素集聚,不同地区的产业链实现了差异化发展,以此形成了不同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了制造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
(三)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
1.科技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科技金融的发展对于满足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创新要素使用效率与促进技术研发与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耿宇宁等,2020;李大伟等,2021;康艳玲等,2023),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首先,科技金融的发展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其不断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引导生产要素从科技水平低的部门流向科技水平高的部门,进而实现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邹建国,2023)。中国高度重视银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原中国银保监会提出要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银行向科技企业发放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的中长期技术研发类贷款。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给予企业研发活动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科技开发专项贷款”“科技助保贷”,以及其他助力企业创新研发的产品,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各类信贷产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创新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金融的影响分析。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应用也需要制造业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来推动。其发展水平与应用范围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制造业相关部门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需求与能力的影响。当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生产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其制造业企业有能力推动自身朝着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从而会增加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资金投入。另外,随着制造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而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也促使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因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会影响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
二、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
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科技金融(周柯和郭凤茹,2019;赵鸿程等,2020;徐宇明,2020;范文晓和沈丽,2023)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傅为忠和储刘平,2020;曲立等,2021)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科技金融投入水平可以用各类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来表示;科技金融产出水平则可以用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市场化收益来表示。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从制造业能源消耗和产出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制造业能源消耗可以用水、电等能源的消耗强度,以及制造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废物规模来衡量。能源消耗水平越低,说明制造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越低,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就越高,其质量也就越高。制造业产出能力可以从其新产品销售水平、利润水平,以及收入与成本的对比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价。

职称论文参考
职称论文参考

(二)模型建立
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需要经过若干个时期才能够显现。当期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通常会对之后一段时期内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某一期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将会推动之后若干期制造业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进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制造业的当期发展水平通常也受到之前若干期科技金融供给水平的影响。同样,当期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也会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科技金融的供给规模与服务水平。某一期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将会决定今后若干期科技金融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及融资机制等,从而影响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而科技金融的当期供给规模与发展水平通常也受到之前若干期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一)科技金融与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本文首先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指标性质,本文运用公式(2)对万元GDP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ZZY11)、万元GDP用电量(ZZY12)和万元GDP用水量(ZZY13)三个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公式(1)对其他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2005—2021年间,中国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持续提高。其中,在2018年之前,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状态,2018—2019年有所下降,之后再次上升。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也处于上升态势。表明,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对高精尖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发展质量日益改善,支撑其发展的科技金融水平也随之逐渐上升。
(二)回归结果
表2是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相差较大。且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标准差明显大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标准差。说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程度相对更大一些,这与图1所呈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在进行向量自回归之前,本文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平稳的变化趋势。根据检验结果(见表3),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

职称论文怎么写
职称论文怎么写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阐述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科技金融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构建VAR模型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发展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其相互影响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科技金融对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研究结果,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应用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还比较低。一方面,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时间较短,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充分。另外,我国科技金融创新能力还相对不足,技术低资本化与金融资本低能化的“双低”现象比较突出,抑制了金融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的发挥,进而不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科技金融运营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无法充分发挥其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第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对于科技金融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存在一定的波动,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较大,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关键零部件生产与“卡脖子”技术攻关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其对于科技信贷的需求较低,从而对科技金融的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推动不足。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传统制造业比重较高,制造业发展模式依然较为粗放,不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导致其难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降低了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很多地区由于传统制造业比重偏高,导致其生产要素大量滞留在传统部门,从而限制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提高科技金融产品服务能力,扩大其覆盖范围。首先,要健全科技金融运营体制机制,打通政府、企业、科研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地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瞄准企业技术研发融资需求,针对制造业不同部门与企业的研发融资需要,集中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金融产品开发,增加特色科技金融产品供给,提高其市场化应用水平。其次,我国应提高科技金融服务园区建设水平,对园区给予土地使用、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步完善其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服务园区,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合作,提高技术资本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改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的同时,增强其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积极作用。再次,我国要在提高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扩大其覆盖范围,重点加强我国内陆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夯实其科技金融发展基础,改善其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加大其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从而增强科技金融对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二,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提高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一方面,我国各地区在根据自身要素禀赋选择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应鼓励更多企业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推动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同时,要通过政策优惠与平台搭建等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引导制造业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从而加大对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带动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制造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建设,建立适应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金融市场结构,满足制造业技术研发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职称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