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本文以患有轻度哮喘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式音乐治疗干预方法,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手段,对参与研究的轻度哮喘儿童开展持续6个月的音乐疗法干预,探究音乐疗法对轻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一、背景
儿科医学是一门全面研究人类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由于儿童脏器功能、心智发育与成人的水平相差甚远,导致儿科许多疾病诊疗也不同于成人,有着更为严格的诊疗限制和禁忌及较多的治疗困难,如治疗方法较少、儿科药物选择受限、药物依从性较差、治疗预后风险增加等1。因此,如何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患儿的治疗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始终是儿科医疗健康的重要任务。
由于音乐疗法无痛、安全性相对较高,使其在儿科医学实践中更易于接受。据研究,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音乐疗法在二战后的美欧国家针对精神创伤患儿诊疗活动中就开始被探索应用。随着其优势和疗效的显现,又被广泛应用于多类儿科的疾病诊疗、教育实践中2。
尽管音乐疗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儿科医学家、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但大部分关于音乐疗法在儿科的较为深入的应用研究,都来源于国外,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我国也并没有关于音乐疗法在哮喘儿童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的研究报道,以至于许多临床儿科医生、音乐治疗师虽然对该领域充满兴趣,但因缺乏深入了解,无从下手,也并不清楚音乐疗法到底如何应用于哮喘儿童?过程是什么?潜在机制是什么?他们甚至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应该播放什么音乐或进行什么音乐活动?”“治疗周期需要多长?”“如何利用有效的生物指标来客观评估音乐疗法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可行性方案,本文就国外音乐疗法在儿童哮喘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其为本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
二、方法
作者以“儿童哮喘、音乐治疗、补充疗法、音乐治疗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为关键词,在Medline/PubMed、Embase、SportDis-cus、Cochrane Library、Teacher Reference Center、Webof Science、Academic Search Complete、PsycARTICLES和Scopus等数据库中检索了1990-2021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包括系统性综述、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系统梳理与“音乐治疗对哮喘儿童生理症状、肺功能、药物治疗和情绪调节的作用”内容匹配相关的文献信息。
文献检索初步确定了458篇相关研究文献。在进一步排除重复引文和零散无效内容后,有125篇文献纳入第二轮筛选。在此基础上,所有文献根据“样本量小、未采用随机方法或结果缺乏说服力”的原则,进一步进行第三轮有效文献筛选。最终,7篇关于儿童哮喘和音乐疗法的研究文献被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纳入研究的文献在音乐疗法应用于儿童哮喘的方法与结果方面虽然存在差异,但涵盖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音乐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以下因素:
(1)已有的研究结果及局限性:目前相关研究对象仅在国外开展,国内暂无。(2)影响哮喘发作的复杂因素:针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临床医生会针对哮喘儿童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已有的国外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及非音乐疗法的干预并无严格界定和过多考虑、对明确音乐疗法的作用及机制存在一定干扰。(3)儿童的年龄、认知能力及听觉感受;针对儿童哮喘治疗的国际和国内的指南显示,对不同年龄段的哮喘儿童,其治疗原则均不相同;已有的国外研究覆盖1-18岁儿童及青少年,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受年龄、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
因此,基于以上内容,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设定了以下标准:
1.准入标准
(1)年龄为5-8岁的儿童。(2)根据2023年GINA1指南中对“轻度哮喘”的标准,被诊断为轻度哮喘且控制良好的患儿,只需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50-500mcg/d,6个月)和随访观察进行治疗,此过程中,无其他用药方案及治疗手段。(3)研究期间,无其他疾病感染。(4)无特殊病史(含家族病史,如精神病等)。(5)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6)听力正常,具有正常的模仿能力和执行能力。(7)家属及儿童能接受音乐及音乐疗法。(8)家长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充分理解研究的所有信息。
.........................
四、音乐干预方法
由于演奏乐器比歌唱及呼吸训练更为复杂。因此我们通过对哮喘儿童“是否接受过音乐训练、肢体协调性和对演奏乐器的接受度”等问题进行访谈及评估后,根据结果将参与者分为音乐I组和音乐II组。
1.音乐I组:开展主动式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手段,让哮喘儿童伴随音乐开展呼吸训练、发声训练以及歌唱。
2.音乐II组:开展主动式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手段,让哮喘儿童伴随音乐开展呼吸训练、发声训练以及歌唱。同时,加入乐器吹奏(儿童口风琴)1(详见图2-1)。音乐实施方法详见表3-1和图2-2所示。
音乐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8
一、 研究结果 .................................. 18
1. 基本信息 (基线) .............................. 19
2. 肺功能测试 .................................. 19
3. c-ACT评分 .......................................... 20
4. PAQLQ 和 PACQLQ 评分 ......................... 21
二、 讨论 ...................................... 22
全文总结 ...................................... 26
第三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本文以患有轻度哮喘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式音乐治疗干预方法,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手段,对参与研究的轻度哮喘儿童开展持续6个月的音乐疗法干预,探究音乐疗法对轻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开展期间,恰逢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国正处于封控阶段。许多患哮喘及呼吸性疾病的儿童不得不留守家中,此前赴医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模式不得已被迫中断。家长与患病儿童面对疾病症状反复,心情焦虑、状态不佳。因此,帮助患儿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发作、缓解症状及心理压力、稳定不良情绪,进一步增强内在信心,树立健康管理意识,也成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儿科疾病诊疗的首要任务。
音乐论文参考
.........................
全文总结
国家卫健委印发《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对儿童疾病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要着力提升儿童医疗救治服务的能力与效力,加强儿童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儿童重点疾病防控的执行力;
2.以肺炎、哮喘、腹泻、手足口病等儿童常见疾病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防治适宜技术,为儿科医疗诊疗赋能,降低儿童患病的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
3.关注儿童心理问题,通过联合治疗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这些内容不仅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要求,也是保障和守护儿童健康的重要任务。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的儿童哮喘得病率一直逐渐上升。确诊该疾病,不仅会影响儿童及家属的身体与心理健康,也会给哮喘家庭增加精神和经济压力。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汇集了音乐学、医学和心理学、精神医学、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引申而来的音乐疗法,更是具有受众面广、安全度高、疗效性佳等优点,近年来作为跨学科实践应用的代表,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也被证实是许多儿科疾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本研究利用音乐的社会功能(促进沟通交流)、审美功能(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生理功能(调控情绪及生理反应)及教育功能(认知构建及技能提升),通过主动式音乐治疗方法,为受试儿童开展以音乐为载体的呼吸训练、歌唱、吹奏口风琴,探索音乐疗法对轻度哮喘儿童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