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内民主制度的含义及其内容
(一)党内民主的含义
1、民主的含义
据有关资料考证,我们现在所普遍使用的“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demo一eraey,它是由“demos”(“人民”和“地区”的意思)和“kratos”(“权力”和“统治”的意思)两个字组成的。它最早见于被人们称之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虽然民主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度与主体是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换而有所不同,但“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始终是民主的基本含义。在现代,“人民主权”、“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等观念几乎成为“民主’,的代名词。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首先,民主是以特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并服务于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列宁指出:“任何民主,和一般的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上层建筑在阶级消灭之前,在无阶级的社会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①其次,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行使暴力。与此同时,这种国家形态,还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②据此,所谓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一方面,它作为上层建筑是为该社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但另一方面,它意味着统治阶级成员,即公民具有一律平等自由地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同等权利。
2、党内民主的含义
党内民主与一般民主不同:而且,不同政党的民主,由于政党的性质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不应该是对一般民主的否定。因为党内民主作为一种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是由国家民主派生出来的,是国家民主的“合理内核”(“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在政党内部的运用和发展,是民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党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管理中的反映。什么是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组织本身完全是民主的”。③列宁曾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
......................
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程与意义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程
1、幼年时期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从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之前)
从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这段时期,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党的不成熟,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集中在对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制度的认识上,主要体现在党章对这一根本制度的确立及所蕴涵的基本原则的尹概括。
由于党刚创立,处于幼年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并没有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一》中首次提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1927年6月l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标志着民主集中制原则已为全党所共识,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加以确立和保障。在此基础上,1928年6月通过的六大党章,首次概括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原则所蕴涵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党的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各级党部对选举自己的党员作定期报告,下级党部执行上级党部的决议和共产国际的决议。这些规定,对幼年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他进一步提出了“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将这一“民主生活”具体运用到建党和建军的实践中。创建了士兵委员会,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强调官兵一致,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这些具体制度的规定,反映了我们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最初成果。但是,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严酷的战争环境,使党内民主的一面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党内集中的一面却受到了过分的强调.再加上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家长制作风严重,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神圣“旗号”,在党内大搞“一言堂”,压制毛泽东等一些同志的正确意见,导致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出现,致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了严重失败。....................
......................
目录
一、党内民主制度的含义及其内容.............(l)
(一)党内民主的含义.......................................(1)
(二)党的制度的含义.......................................(4)
(三)党内民主制度的含义................................(5)
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程与意义................(9)
(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程................................(9)
(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16)
三、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18)
(一)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19)
(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21)
(三)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24)
(四)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26)
【参考文献】...................................................................(29)
结语
党内民主选举实践证明,没有竞争的选举,不是真正的民主选举。在等额选举条件下,候选人和应选人数额相等,这样候选人就会缺乏竞争力,党员也就容易对选举产生冷漠心理,认为选举是走过场。因而在选举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以至消极参加党务活动,无视自己的民主权利。要形成党内的竞选机制,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选举方法,逐步推行差额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可以激发党员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但是在差额选举中,如果缺乏科学的制度规范,会使选举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导致形式化的差额选举现象产生。因此,必须制定严格有序的竞选规则,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改进差额选举方法。由预选差额选举逐步进入到正式差额选举:由委员、常委差额选举逐步进入到书记、副书一记差额选举:由中央委员差额预选逐步进入到正式差额选举;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所有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都由差额选举产生,保障党员真正自由选举的实现。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是党员行使自己管理党内事务权利的最主要的渠道,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长水叶悟西梁妍慧:《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与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王长江:《时代的声音》,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
【3】吴扣中主编:《20世纪共产党扣欧的经验教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的年版。
【4】《十六大党章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5】薛建中王建攻切匕出历史周期率一一执肉绷幸于民主法;台》,编其出版社,20似荆瓦
【6】林尚立:((k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卿,公翻妈纷样院出版社,2002弃神丸
【7】卢先福端木徒:《中国刁欧党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陈登才等主编:《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9】《十六灯民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蔡长水主编:《拟以史党建设概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11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