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核心精华与特征
(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秀思想都可以用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体来说,“民惟邦本”的政治理念以及“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等等,就反映了古代质朴的公正与平等观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诚者,天之道也”是为人之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承、文脉相连。
近年来,我国的众多学者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各自的定义,总体概括而言,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众多优秀文化的总和,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反映华夏民族风貌和历史传统的汇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所独有,这是由我国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所决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广泛,所涵盖之思想亦很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实践工作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当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有重要借鉴价值。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促进群众自觉维护群众良好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可以加以引导,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利因素。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建设国家软实力以及文化强国战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核心。古人崇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也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源。
爱国主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之一。爱国主义在我国拥有优秀的传统基础,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到宋朝的文天祥再到近代的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贤们,爱国主义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成长土壤,爱国主义是很多国人心中早已有之的精神遗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脉络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从不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古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九个字道出了国人对创新的渴望。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国家层面讲,如何激发潜在的创新动能,已是关乎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精神层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的精神、勇气、智慧。
...........................
二、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一) 高校辅导员工作业已取得的成绩
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学生抓起,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巩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全员育人之强大合力。现今大学对于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绝大部分高校均配有专职辅导员从事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大学的学生日常工作得以有序开展。随着“人本”教育思想的推广和落实,高等院校对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高校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未来的继承人,大学有责任做好学生工作,解决高校生所面临困难,为他们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良好环境。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伴着 IT 技术、因特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部分高校业已利用因特网等新科技开发学生管理工具,增强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升快速反应水平,为学生提供即时高效的服务工作,取到了良好成效。
常抓不懈党务工作。党务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另一个分支,国内很多高校专职辅导员一般都身兼多职,党务、学工一肩挑。党务工作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学生工作相比,党务工作更为严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党务”、日常辅导员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党务工作做好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在开展中也能事半功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在常抓不懈党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辅导员在其中贡献良多,同时,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铺平了道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辅导员积极树立优秀积极分子,为其他党员和全体学生树立一个榜样,鼓励学生们向其学习,增强本领。高校管理层对于辅导员工作中的党务工作也较为重视,认识到了党团工作的重要性,做到以“党务”促管理,以“党务”正风气,积极利用党务工作的正面效应,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摆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意识。
............................
(二)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来自高校外部的问题与挑战
(1) 西方文化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蚀加大学生心理引导难度
当前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来自高校外部的问题较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来自西方文化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唯利是图、后现代主义及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冲击着学生尚未建立牢靠的价值观体系,尤其是校园内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较为普遍,加上学生的好奇和逆反心理,极容易造成学生受西方文化侵蚀,最后开始认同西方式普世观念,对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阻碍全社会的平稳发展。西方文化腐朽、落后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由来已久,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了数倍,网络中的假信息、谣言更是有增无减,而高校学生对于谣言的辨别能力有限,对于充斥于网络中的“黑中崇洋”的很多观点模棱两可,甚至加入到“黑中”行列中,受西方文化的统御。
随着国家对于互联网自媒体的加强管理,网络上很多美化西方文化,丑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遭到屏蔽清理,国家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然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文化腐朽、落后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的侵蚀仍在持续进行。高校学生沉迷于西方电影、电视剧以及有关书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欧美国家的社会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是西方文化侵蚀的不良后果。西方文化的侵蚀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没有了生存空间,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在高校中盛行,学生的攀比风、享乐主义风气在校园中渐成气候,高校学生重物质轻精神生活的问题较为严重,不得不说,这些都与西方文化侵蚀有较大关系。
..........................
三、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辅导员工作..................20
(一) 模式及方法创新..................20
1. 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自律与个人修为教育.......................20
2. 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1
四、 案例:河北省某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班会分析与启示.......................28
(一) 案例分析....................28
1. 课程设计.....................28
2. 考核机制及定期问卷反馈.............30
四、 案例:河北省某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班会分析与启示
(一) 案例分析
该高校每个学期有 20 周的课程,笔者设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班会”为期 16 周,每周一次班会,从第二周到第十七周,每周日晚上进行,班会时间控制在1 小时,班会重在引导而不是灌输,学生一般需要在课下业余时间多花功夫,研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践行之。主题班会的形式比较多样,辅导员是班会主持人,主讲者是邀请的人文学院的专职教师以及其他院校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主题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既做到大力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服务于辅导员本职管理工作。
1. 课程设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班会课程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创新相联系,主要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核心思想来设计课程,16次主题班会,8 个分主题,每两周完成一个分主题的学习任务。每个分主题作为一个子系统,由两次主题班会完成,其中,第一次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老师就分主题做概述讲解并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相关参考读物,同时布置下次主题班会的演讲内容,演讲任务分解在小组中,同时学生们可以在 8 个分主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向辅导员提交一篇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想文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主题班会实行正向考核机制,以小组为评选对象,取前三名的小组为奖励对象,授予证书和相应物质奖励。考核依据主要是小组成员的论文加权得分和每期分主题的演讲内容的综合的得分。通过这一考核机制,促进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一次分主题开始前让参会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在第四次分主题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在第八次分主题完成时进行最后一次问卷反馈,以考察学生在经过本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后自身在对其认识理解以及自身修养上的进步。
...........................
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辅导员工作创新问题。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来自高校内部、高校外部的挑战越来越多,高校学生的礼仪缺失问题、诚信问题以及自律管理等问题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解决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具有独特的功效,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