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优化思考——以江西省万安县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633 论文编号:sb2025010117124252992 日期:2025-01-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影响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更具体和可操作的改善方案。此外,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万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下,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融入了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模式,基于乡村的自然美景、农业成果及地方文化,通过吸引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到农村地区,对于促进各行业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多元化经营,并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共中央连续多年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饱览祖国秀美山河、感受灿烂文化魅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旅游作为当下蓬勃发展的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有鉴于此,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功能与价值。中央一号文件于2024年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促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此举旨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灵活掌控城乡互动释放的新需求,以跨界融合、转型变革、突破创新为发力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在经历了持续的探索与成长之后,已在某些区域实现了显著的进步。作为一个多样化的服务行业,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政府机构的引领和策划。政府在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增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乡村旅游在一些成熟地区已经取得了成效,但许多地区的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还面临着对乡村旅游本质理解不深、过度建设和开发、不完善的管理制度、过于重复的项目以及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欧洲贵族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开始将乡村作为娱乐和休闲的去处,这标志着国外乡村旅游的起源。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活动逐渐演变并成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据资料显示,国际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及政府在该领域的职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们探讨了乡村旅游概念、发展路径以及政府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相关职能内容等方面,为该领域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根据Luís Silva(2015)的观点,乡村旅游发生在农场、牧场以及其他传统的乡村环境中,由当地农民或居民运营,他们不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还让游客有机会体验农业活动、自然景观观赏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一形式使得参与者有机会亲身了解农业活动和当地特色文化,并且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理解①。Streifeneder T(2016)的研究重新定义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强调它不必直接与农业生产联系,作者提出,可通过考量农民的劳动、收入来源以及与游客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界定乡村旅游现象②。根据Petroman等(2018)的研究,结合教育和娱乐的乡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乡村游客的一种新兴需求。乡村研学旅游不仅促进了对农业的正面认识,还使游客得以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此外,参观农作物及其他植物、进行品酒体验以及参与作物采摘等活动都有望成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③。Martínez等(2019年)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途径,基于行业特征和特征,他们指出,相较于沿海地区和都市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地区在季节性方面更为平稳,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这表明乡村旅游有可能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一种方法。鉴于此,可以考虑组织实施针对性更强的营销活动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④。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农业产业以及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出了一种涵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以及研学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形式。近年来,在“两山”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朝着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迈进。根据对全国乡村旅游情况进行经典统计所得,我国的乡村旅游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体验型、生态型、文化型、户外活动型以及红色旅游等类型。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壮大,它积极推动了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融合,并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这种模式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塑造美丽乡村格局不可或缺的一环。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强调游客体验农村生活、文化和自然环境,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乡土风情,同时也给农村地区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乡村旅游的特点包括自然环境优美、农耕文化体验、乡村生活方式体验以及文化传承等。
...........................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1989年,美国行政学家David Rosenbloom 和 Patricia Ingraham 首次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他们认为,新公共服务代表了新的公共管理革命。为了确保行政国家中心——公共服务——得到真正合宪和合法的地位,他们认为,巩固和整合权利、代表性、参与和分权等因素是未来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尽管如此,这个概念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也没有在学术界广泛讨论或传播。直到登哈特夫妇于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才正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2002年,中国学者刘俊生翻译了这篇文章。引进新公共服务理论至国内触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辩论。2003年,登哈特夫妇发布了《新公共服务:服务为先》一书,这是一部在公共行政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书中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标志着这一理论框架的确立。
新公共服务理论分为以下几点:(1)将服务对象确定为公民而非客户,强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应建立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以实现公民共同利益,而非个人私利。(2)强调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并指出该利益源是当地居民经过政治谈判明确定义的集体需求,成为政府服务的核心。(3)强调在社会管理中注重并维护公民的权利,认真听取并回应民众的看法,并促进公众在公共政策制订过程中的广泛参与。(4)支持政府的战略思维和民主实践。可通过教育激发和培养市民责任感和尊严感,促进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决策过程,实施真正的民主治理。(5)认识到政府承担着多方面责任包括专业、法律、政治以及对于公众的责任。这些责任相互交织,在处理时需要审慎对待。(6)强调服务合作而非独断专行。政府需整合各方资源使得市民和社区都能参与到管理进程中来。(7)着眼于人本身而非仅仅是生产力问题,鼓励采取适当行动,鼓励人们展示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决策、生产和供应领域,以实现共同目标。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呼应我国提出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在指导更高效的公共服务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
3  江西省万安县乡村旅游与政府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 16
3.1  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16
3.1.1  万安县概况 ································· 16
3.1.2  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16
4  江西省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
4.1  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履行情况调查分析 ···························· 23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
4.1.2  样本概况 ····································· 23
5  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 42
5.1  健全乡村旅游综合管理体系 ···························· 42
5.2  改革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体制 ················· 43
5  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乡村旅游综合管理体系
乡村旅游业呈现多样化的业态,覆盖范围广泛。发挥地方政府职能,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首要之处在于树立一种相互融合、共同推进的理念。所有涉及旅游相关工作的管理机构应当深入贯彻旅游理念,将其视作自身工作宗旨。这意味着所有管理部门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机构都必须被塑造成旅游服务的窗口,以此来展示对外界友好且专业迎客态度。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善交通、住宿条件、卫生设施等措施,不仅可以增加游客体验满意度,同时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地方政府应当成立一个专门部门,负责研究和规划旅游工作流程,旨在推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各司其职、高效运行,该机制应考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点工作。此外,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可以在各级政府中成立,以监督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并鼓励旅游管理机构向产业化转型。在县区层面,可以设立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并在乡镇、街道及度假区之间构建一个分级的四级管理架构。需要整合其资源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建立一个全县旅游发展框架。这可以通过改进领导和管理制度以及引入新机制来实现。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江西省万安县的乡村旅游目前只是初始阶段。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并产生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积极影响,政府必须积极履行职责并发挥领导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决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开发,而在万安县范围内,乡村旅游的推动基于保护原则。这意味着必须合理开发本地乡村旅游资源,获取相应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品质,并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在研究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万安县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资金扶持、制度规范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履行,为万安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然而,本县的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乡村人居环境需要改善,产业与乡村文化融合程度需要加强并且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并且缺乏多元主体参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制定了以下策略:
首先应当完善万安乡村旅游的综合管理机制,以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这包括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建立职责分工体系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措施。其次,需要改革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万安县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的规划和组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游客的需求。重塑乡村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建立有序规范的市场竞争格局是至关重要的。县级政府需要加强对各市场参与者的监督,以防止不当竞争以及任何形式的市场混乱,从而确保市场秩序良性运转、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还需要建设和完善万安县旅游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外部不经济性。县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升法治意识,规范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另外,应努力提高万安县乡村旅游业本地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提高本县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最后,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强化“点-轴”支撑。在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时,要注重整体规划和布局,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核心景点,形成明确的“点-轴”支撑体系,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旅游品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行政管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