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发展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555 论文编号:sb2024091916560252749 日期:2024-09-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档案部门改革的逐步深入,档案馆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极大的重视与进步。档案部门如何利用好体制改革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提升档案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促进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完善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我国档案部门的管理体制在这次改革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局和档案馆从以前的“局馆合一”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局馆分立”模式。档案局和档案馆成为了两个独立的机构,大部分地方的档案行政职能划归党委办公厅,党委办公厅加挂档案局的牌子,由档案局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而档案馆承担档案收管存用职能,成为党委或党委办公厅下属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机构,做好档案的收管存用工作,以保存社会记忆,满足公民和社会的需求。由此可得,档案部门经历机构改革变为“局馆分立”模式之后,要做的并不只是把档案局和档案馆分开设立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在管理体制、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和革新上下功夫。“局馆分立”模式,不仅能够合理的解决“局馆合一”模式下职能划分不清晰、工作流程不清晰等工作上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能帮助综合档案馆跳出政府大院的高墙,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为社会更好的提供档案服务工作。
机构改革之后的档案馆既然被定位为文化事业机构,就应该努力消除自身行政化的作风,转变管理模式和思想理念,肩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责任,抓住机构改革这个机遇期,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使得档案部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有朝一日,综合档案馆能成为真正的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文化事业机构。因此,关于机构改革后省级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从学术价值视角来说,在党和国家进行事业机构改革建设的同时,档案馆服务模式的完善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它不仅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建立一个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意义,还能够帮助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从现实价值视角来说,根据目前我国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总体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对于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模式还不够了解,接受度也不高。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以“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档案服务模式”“档案馆模式”为检索词,并以“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档案+服务模式”等相结合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了中国知网资源总库(CNKI)下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如下表1.1所示: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通过阅读文献内容,梳理研究结果,笔者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改革后档案馆的定位。国内学者认为只有找准了档案馆的定位,才能使得综合档案馆走得更远。庞科发(2019)①认为,机构改革之后,档案馆的定位未变,各级综合档案馆仍履行档案“收、管、用”等职能。重点要发挥好“五位一体”功能。张超(2019)②认为“局馆分立”模式强化了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档案馆要对改后的的角色进行精准定位,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使得档案事业向更精、更优的方向发展。
二是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馆的发展。机构改革后,综合档案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成为了国内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祁勇(2019)③认为,综合图书馆的设立要将回应人民群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根据时代背景和结合自身实际确立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有助于综合档案馆社会地位的提升、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优势。郭丽娜(2019)④认为,公共档案馆想向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就要让档案利用变得大众化和社会化,让公众可以在档案馆内探求知识、追寻历史、得到休闲才是公共档案馆的正确发展方向。
..............................
第2章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基本认知
2.1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基本定义
2.1.1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概念
在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中,综合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作为服务模式的提供者,依赖档案用户的需求生存,而档案用户作为服务资源和服务方式的接受者,依赖档案馆提供的各种档案服务。同时,档案馆提供的服务能影响档案用户的满意度,而档案用户的满意度反过来也能影响档案馆的口碑,由此可见,档案馆和档案用户存在着双向影响,两者相互依赖也相互制约。综合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作为档案馆的“仓库”,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馆提供多种服务方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为档案馆提供多种档案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方式是在不同的服务环境下,为了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各种档案需求,以高效实现信息传递为目标,采取的各种手段和途径。高质量的馆藏资源能够帮助服务方式更好的实行,合适的服务方式则能够帮助档案资源提高利用率。由此可见,服务资源和服务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
本论文可以对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模式是指综合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运用多种服务方式向不同需求的档案用户提供各种档案资源服务的一个综合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社会形式的发展和档案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升级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资源,改善服务流程和规范服务体系。
......................
2.2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本论文将从要素分析的角度,对构成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资源和服务方式这四大要素进行分析,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整体。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具有可变性,拥有多种表现形式,然而不管任何新模式的提出都是以这四大要素为基础,各要素之间关联程度的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力度的差异是不同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
2.2.1服务主体
在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模式中,服务主体是指各级综合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他们不仅是档案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策略的构建者和服务模式的主导者,贯穿于整个服务模式之中。随着档案服务的不断进步,综合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模式中的地位也由最初的主导者转变为了服务者。作为档案服务模式的主体,分析档案用户的不同需求、及时更新档案馆藏资源、制定合适的服务策略等档案工作流程,都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并对关键决策进行定夺。由此可见,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着档案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综合档案馆要对人员配备和管理制度等影响服务模式开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尽最大可能地满足档案用户的服务需求。
....................................
第3章综合档案馆的主要服务模式......................14
3.1线下服务模式...........................................14
3.1.1线下服务模式概念............................14
3.1.2线下服务模式实现途径...................................15
第4章省级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现状分析................................20
4.1国内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建设的现状调研................................20
4.1.1湖南省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建设的现状...........................20
4.1.2浙江省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建设的现状........................22
第5章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32
5.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机制建设...................................32
5.1.1明确改革目标,坚持“为民服务”理念................................32
5.1.2重视顶层设计,构建智能化管理体制..................................33
第5章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
5.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机制建设
5.1.1明确改革目标,坚持“为民服务”理念
档案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管理全部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方式与组织制度,包括各级各类档案行政、业务机构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职权的定位和组织管理等。①2018年以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在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各地方档案机构也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此次改革后,档案部门的管理体制由“局馆合一”转换为了“局馆分立”,档案馆成为了党委或党委办公厅下属的事业机构,改革后的档案馆有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在逐渐淡化其行政职能,强调其“亲民性”和“服务性”,促使综合档案馆摆脱陈旧的服务思想,以满足档案用户需求为工作导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思想,明确把提高档案用户满意度作为档案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服务模式的核心目标。
综合档案馆开展完善服务模的式工作要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加综合档案馆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档案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提高档案部门对接社会的实践能力,把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落实到档案馆服务模式完善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综合档案馆完善服务模式的工作想要顺利开展,首先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服务理念,挣脱闭塞的服务思想,树立一个顺应社会发展思路的正确服务理念,改变以前被动的服务思维,创造一个“主动服务,微笑服务,高效服务”的良好服务环境。把提高档案服务质量作为档案馆服务模式完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指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目标的设想和工作完成情况的审核。将档案服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模式的变革,重塑档案价值,增强档案事业的发展新动力。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总结与展望
2018年机构改革前,我国综合档案馆在进行服务模式建设工作时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下的档案馆行政色彩浓厚,不利于档案馆的服务性建设。机构改革后的综合档案馆开始实施“局馆分离”的管理体制,作为一个文化事业机构,综合档案馆的服务理念开始由“以档为本”过渡到“以人为本”,服务对象由“党政机关”转变为“社会公众”,服务形式由“提供档案”向“利用档案”不断拓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改革时间较短,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模式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因此,为了档案事业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我们在对成绩进行肯定的同时,也要关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服务意识上,综合档案馆的服务意识大多还停留在被动服务模式上,对服务的主动性认识还不够明确;服务方式上,综合档案馆提供的档案服务大多还停留在最基本的保管利用阶段,服务的功能性较弱,服务范围有限;馆藏资源服务上,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普遍不够高,无法支撑大数据环境下档案馆的多项功能应用,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综合档案馆完善服务模式建设任重而道远,想要克服多种困难使档案馆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更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政府角度来看,需要从顶层设计下手,不断完善我国文化服务体制,建立综合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激励综合档案馆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制定能支撑综合档案馆开展多种服务项目的财政政策和相关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档案馆在开展服务项目时不再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向档案馆进行捐赠。从档案馆自身角度来看,档案馆要树立正确的为民服务意识和档案开放意识;从多个渠道丰富档案馆藏资源,不断完善馆藏资源结构,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脚步,提升档案利用率;创新人才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利用资金,改善服务环境以及硬件设施,挖掘特色服务项目,开发优质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行政管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