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整理国内外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法、医疗费用控制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方面的文献成果,以S市中医医院为例,对其在基于国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下的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探究医疗费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中医药有助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健康,在基层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中医方面的诊疗能力,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诊疗中的积极作用,加快中医药诊疗中心建设进度。“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要加强对合理诊疗行为的引导,鼓励推广基层首诊,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优势,逐步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付费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基层公立中医医院是医疗卫生的供给主体,是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走出“看病贵”的困境是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复合型的医保付费模式,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医疗费用的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费用控制效果。
把费用控制效果置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举措。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2020年起全面开展二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2020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关于印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通知》,制定了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一级指标。费用控制指标作为运营效率指标的重点部分,由医疗收入增幅、次均费用增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三个指标构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和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二级公立医院已全部纳入国家绩效考核范围,要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实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于医疗费用控制方面的激励约束效果。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相关研究
(1)关于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的研究
卫生健康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层面,如何提高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的焦点,绩效考核成为反映医疗机构服务效率的关键之处,各国学者对于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课题探索。
Oliver,Groene,Jutta等(2008)提出随着购买者、提供者、临床医生和公众的需求日益增长,评估卫生保健质量在卫生保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当时衡量医院质量的10个国家指标项目的评估过程中,发现了各国医院绩效评估项目的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相关指标的使用和范围,医院绩效评估已在全球范围内普及[1]。Chung E.Y.,Seo Y.J.,Lee H.J.(2015)对2006-2010年韩国公立市立医院进行研究,阐述了韩国公立市立医院在绩效考核领域的速率性、收益性和公共性,提出为了提高韩国公立市立医院的绩效,必须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效率、财政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工作,以及社区居民的持续参与[2]。Setiawannie Y.和Rahmania T.(2019)提出通过SWOT分析和平衡记分卡衡量医院绩效考核的有效性,从而全方位地反映医院绩效现状,并提高未来的绩效考核水平,建议基于政府法规和医院认证的绩效标准来增加绩效衡量指标,并对医院绩效指标进行风险分析[3]。Carini E.,Gabutti I.,Frisicale E.M.等(2020)提出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期望要求对医院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估,一些国际机构已经定义了性能指标集,但没有一致的分类,强调了绩效评估以患者为中心、有效性、效率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评估临床路径的整体质量是确保绩效评估真正有效和高效的关键[4]。Mcgrath B.M.,Takamine L.,Hogan C.K.等(2022)提出绩效评估是监测医院护理质量和激励绩效改进的重要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中绩效评估的广度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医院特定模板匹配作为评估医院绩效的更公平、更透明的方法,在全国医疗系统中用于医院绩效评估是可行的[5]。
...................................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二级公立中医医院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经过相关部门核准,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体系,等级评定为二级的公立中医医院。医院级别仅次于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计划,并在其功能定位、发展规模、诊疗形式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中医药特色,其建设规模应与其所在的地域的医疗需求相适应,其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置应与其承担的功能、任务和服务能力相匹配。
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表明,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数量近几年持续上升,到2021年共有1948所。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保障了基层群众的健康,推动了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1.2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是对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性、全方位的考核,旨在以绩效考核指标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发挥“指挥棒”引导作用,积极巩固并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成效,指导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实现自身的职能定位,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能力,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构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某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公共性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需要政府介入或干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职责和作用,主要论述了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权范围及划分标准,关注的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负责对公共产品提供供给,因为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这些产品,政府可以采取税收、政府采购、发放补贴的手段来提供公共产品,并确保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产品被定义为由国家以其名义向社会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医疗资源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健康和谐的有效方式。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目的是让最低收入阶层也可以得到普惠的卫生健康保障,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当前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是首先由国家进行兜底,然后由个人或家庭负担多余部分。医疗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混合属性,其良好的盈利前景和较强的竞争力,私营部门能够在对医疗资源的投资管理过程中收回成本,并获取一定的收益。所以,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私营部门的效率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应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如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的职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保障性的医疗服务,提升这类产品的可获得性和公益属性。同时在政府的有效监督下,引入私营部门参与,实现对居民和家庭医疗服务的合理分配,保证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
第3章 基于绩效考核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现状 ........ 16
3.1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医疗费用控制政策 ................ 16
3.1.1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概况 ..................... 16
3.1.2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的费用控制指标 .................. 18
第4章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费用控制效果分析—以S市中医医院为例 ............................ 22
4.1 S市中医医院费用控制措施 .......................... 22
4.1.1 S市中医医院概况 ........................... 22
4.1.2 S市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 23
第5章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6
5.1 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6
5.1.1 医疗费用控制的持续性较差 ........................... 46
5.1.2 医疗费用控制的差异性较大 ................................ 47
第6章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提升对策
6.1开展精细化管理
6.1.1成立费用精细化控制小组
要确保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费用精细化控制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设置专门负责的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选择具备医疗费用管理经验和医疗、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背景的专业人员组成小组。确保小组成员具备多样化的知识和经验,以便能够全面地分析和管理医疗费用。费用控制小组负责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有关的各项工作,对各岗位的责任进行梳理,对涉及费用核算分析的工作进行协调,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建立符合医院费用控制工作要求的绩效奖惩办法,提高医疗费用控制的有效性。根据医院当前情况,确定费用控制的范围、时间、方法,小组成员定期收集和分析医院的费用数据,并将其报告给管理层。通过费用数据分析和报告,管理层能够更加深入掌握医院现状,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各个临床科室都要根据本科室情况设立费用控制人员,负责本科室费用核算、报送工作,及时记录费用数据,依据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小组的费用核算目标,上报本科室相关的医疗费用数据信息,实现自医院管理层到临床科室的多层次管理。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实施以来,利用费用控制考核指标来评估医院在费用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深刻影响着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医疗费用控制工作,对于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医疗费用控制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整理国内外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法、医疗费用控制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方面的文献成果,以S市中医医院为例,对其在基于国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下的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探究医疗费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如下:
(1)以S市中医医院为例,在基于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考核下,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的问题表现在:医疗费用控制工作缺乏持续性,当取得一定的费用控制效果或是达到指标考核要求之后,放松了持续性的控制力度;医疗费用控制效果存在差异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简单设定“一刀切”的控制医疗费用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费效果;医疗费用控制措施单一,缺乏系统性,虽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普遍都已经制定了对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然而医院普遍存在仅运用单一费用控制手段的现状,未充分发挥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未遵循考核指标导向,持续有效地推进医疗费用控制工作。
(2)在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已成为医疗机构坚持公益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医疗费用控制效果在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运营管理中已达成共识,各医院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不断进行相关领域的探索。提高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改进二级公立医院在医疗费用控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发挥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健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制定长期的费用控制目标。强化现代医院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费用精细化管理团队,加强信息化支撑水平,从而提升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同时要尽快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形势,抓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契机,通过病种优化,降低不合理费用的支出,实现医疗费用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