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示范区居民可持续生计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6522 论文编号:sb2023092515112351096 日期:2023-10-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结果,以西藏森布日为例,基于可持续分析框架,引进新的生计资本语言资本构建了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体系,提出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三者之间的路径假设,并采用调查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易地扶贫搬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主要是为了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特殊背景以及特定环境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脱贫方式。尤其是自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的新时期以来,面对“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能够较快改变贫困人口生活生产状况的扶贫方式而被广泛推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①。2015年,习近平提出要扎实推进“四个一批”扶贫攻坚工程,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在我国精准扶贫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同年 12月出台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进一步强调要用5年时间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力争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②。
2016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规划》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领,坚持搬迁与脱贫“两手抓”,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金来源、资金运作模式、保障措施等,是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行动纲领。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指出以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对象实施易地搬迁脱贫③。
.......................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并解释说明生计资本对西藏生态搬迁移民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路径,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其一,了解西藏生态搬迁移民的生计基本情况。其二,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改进研究模型以说明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过程,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检验相应假设。其三,对数据分析结果展开讨论,提出针对实现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示范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可能对策建议。
1.2.2关键问题
基于研究目标,本文需要对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做出分析讨论:1. 生计资本是否对移民的混合型生计策略即生计多样化有影响?2.生计资本是否对移民的生计结果产生影响?3. 现有生计策略和继续从事现有生计策略的意愿在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2.3研究内容
本文中整体的内容是,引入语言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计资本,改进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框架下结合文献综述提出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影响关系假设,并使用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验证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影响关系假设是否成立,并以此实证结果为基础对西藏自治区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极高海拔生态搬迁
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路径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极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人口搬迁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但是,由于研究对象范围的差异,使得“生态搬迁移民”这个概念很难形成一致定义。国际学术界对生态搬迁移民的概念研究,历经了从“环境难民”到“环境移民”再到“生态搬迁移民”的改变(冯英杰,2019)①。由此可见,生态搬迁移民作为移民的一种特殊类型,国际上学者对于生态搬迁移民概念的定义,侧重的是出于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因而实施的移民,因此,移民未搬迁之前的生产生活是否对迁出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生态搬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移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存在困难,移民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则不是实施生态搬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王永平、吴晓秋等,2014;孟向京,2016;郑艳,2013;包智明,2006)②③④⑤。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研究视角对生态搬迁移民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综合来看,国内对生态搬迁移民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态搬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搬迁,既可以是在生存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移民自愿决定的搬迁,也可以是为了修复恶化的生态环境,在政府的强制组织下进行的被动迁移。狭义的生态搬迁移民是指,上世纪末开始由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扶贫为目的的搬迁。作为一种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贫困问题的政府主导的人口迁移活动,先后被政府政策文件和学术界命名为“易地扶贫”和“异地扶贫”。而西藏搬迁工程中早期的多数异地搬迁实际上具备生态移民的特征,西藏自治区政府为了避免国际舆论的恶意宣传与引导,故而选择为之冠名“扶贫搬迁”( 达瓦次仁、次仁等人,2014)①。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搬迁移民的各种定义,结合西藏极高海拔地区的特殊情况,本文选取狭义的生态搬迁移民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定义为,移民自愿决定搬迁的,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以改善极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修复和保护极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将位于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恶劣、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农牧民人口搬迁到海拔较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地区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实践活动。
........................
2.2理论基础
2.2.1可持续生计理论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可追溯到阿玛蒂亚·森、Chambers、Conway 等人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贫困在根本上是能力的匮乏,即缺少选择和完成最基本的生计活动的能力与资产(冯英杰,2019)①。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指出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首要目标。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以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峰会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有关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越发关注到可持续生计在减贫中的作用,诸多机构建构了关于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例如: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2000)围绕减贫与发展的问题,构建了可持续生计框架。美国援外汇款合作组织(CARE)(2000)提出了农户生计安全框架,分析了导致农户的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1)提出了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自我发展的可持续生计路径。相比较而言,2000年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更加系统、成熟,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不仅从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农户生计面临的外部环境,还对影响农户生计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之间的关系(王海春,2017)②,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的路径。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对农户的生计问题、贫困问题进行探讨。
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如图2-1所示)包括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政策、机构和过程,生计策略以及生计结果五个部分①:1.脆弱性背景。脆弱性背景主要指农户面临外部冲击时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不足和脆弱性。外部环境的冲击包括自然灾害、金融风险等等,当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时,生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陷入贫困。2.生计资本。生计资本是农牧民家庭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计资本组合可以帮助农牧民家庭及个人选择合适的生计策略从而应对、抵抗潜在的外部环境的冲击和灾害。也可以帮助农牧民家庭,选择合适的生计策略,从而实现更好的生计结果目标,比如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等等。农户无法左右脆弱性背景的存在与否,但是当外部冲击到来时,农户可以运用其所拥有的能力抵御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这种能力就是农户的生计资本。
............................
第三章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设计 ................................ 31
3.1主要研究假设 .................................... 31
3.1.1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 ................................. 31
3.1.2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的影响 .............................. 37
第四章 西藏森布日移民可持续生计实证分析 ........................ 47
4.1样本基本情况 ..................................... 47
4.2问卷信效度检验 ........................... 48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2
5.1 研究结论 ...................................... 72
5.2 对策建议 .................................. 73
第四章  西藏森布日移民可持续生计实证分析
4.1样本基本情况
森布日一期搬迁安置群众共4058人,其中有劳动力2213人。为解决安置群众的就业生计问题,山南市协同那曲市,通过在原迁出地牧业生产合作社就业、迁入地就业、劳务转移就业、服务业就业等途径提供就业岗位。前期调研发现,其中1426人在迁出地牧业生产合作社就业,328人在森布日区域依托劳务派遣、绿化养护、物业保洁3家平台公司及九牧王服装加工厂、富安娜床上用品两家周边工厂实现就业,剩余人员因为需要照看家里老人及小孩无法外出就业。据调研发现,除了草补、生态岗位补贴等政策性补贴外,一期搬迁群众在搬迁前的2019年度其他就业收入约为1万元,搬迁入森布日安置社区后,分别增加到了2020年度的1.2万元和2021年度的1.3万元。
总体而言,搬迁群众多为牧民,就业技能较为缺乏,导致其就业收入较低,部分群众的生计来源对政府补贴依赖性极强。搬迁群众人数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财政有限,不可能一直承担搬迁移民的巨额财政补贴支出。因此,根据搬迁群众的自身素质能力,根据其不同的生计资本状况,提升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计结果,提高收入,让搬迁群众在迁入地可持续发展,安居乐业是目前森布日安置点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后续需解决的问题。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结果,以西藏森布日为例,基于可持续分析框架,引进新的生计资本语言资本构建了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体系,提出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三者之间的路径假设,并采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以牧业为主的生计策略而言,语言资本对混合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对混合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资本对混合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果显示语言资本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越好的移民,越多选择混合型生计策略。这可能是因为,森布日安置点刚建设不久,加之安置点离贡嘎县和山南市等城区较远,使得其周边可供移民全职就业的产业较少,进而促使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趋向混合型。人力资本对移民混合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越好的移民,越多选择了混合型生计策略。金融资本对移民选择混合型生计策略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当年收入越多、存款越多、获得政府补贴越多、借钱和贷款程度越容易的移民更多选择了混合型生计策略。
(2)语言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四大类生计资本对移民从事现有生计策略的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语言资本对移民从事现有生计策略的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越好的移民群众越倾向维持现有生计策略,在调查中,混合型生计策略的移民群众占比高达78.24%,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移民对选择多样化生计策略的意愿和渴望。人力资本对移民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的移民群众更倾向于选择维持现有生计策略。社会资本对移民意愿的影响显著,表明了社会信任程度、人际关系、社区活动参与越频繁的移民越倾向于选择维持现有生计策略。金融资本也对移民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今年收入越多、存款越多、获得政府补贴越多、借贷难易程度越容易的移民更倾向于维持现有生计策略。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