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小说秦岭书写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8511 论文编号:sb2024101019084352794 日期:2024-10-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纵观王蓬的小说创作,对于陕南秦岭的原生态书写以及浪漫化表现值得肯定,这种地域特色势必会让王蓬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与创作风格。但小说局限于对故土生活、民情风俗、人物环境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也遮蔽了他的创作视野,限制了他的小说创作。
第一章王蓬小说中的秦岭景观书写
第一节王蓬小说中的秦岭自然景观
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作家亦然,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常常会影响作家的创作。法国19世纪文学史家丹纳认为,文学创作取决于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三大因素,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作家创作的重要影响。而要谈地理环境,首先就要从自然入手。自然环境的独特优美,是由在自然原始的物理状态下,地表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如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形成的景观,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在广袤的自然界中,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德国地理学家萨帕格认为,自然景观实际上是地形、气候、植物、水系、地质、土壤等单元构成的地域。简单地说,“自然景观就是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以及天气景观等”①。王蓬在秦岭生活,与山林为伴。他熟知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树木,他汲取灵感,创作着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作品。在他的小说中,有许多处对秦岭山区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具体可分为地形地貌景观、动植物景观、江河溪泉等景观以及风雨云雾星辰等景观,下面分别加以论析。
一、地形地貌景观
汉中地区处于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山地占全区面积的94%,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的秦巴气候区。由于纬度位置偏南以及秦岭对寒潮的阻挡作用,汉中四季分明,无酷暑严寒,雨水充沛。路遥也曾感叹:“汉中是没有冬天的地方!”②受地形结构的影响,自然景观和生物、气候等,都在南北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分布差异。受海拔的影响,秦岭山区的低山、中山、亚高山呈北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带谱结构。如此复杂的自然地理结构,为汉中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王蓬的创作提供了众多素材。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王蓬小说中的秦岭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并见之于形态、色彩以及其他整体结构组合之中,长期以来,地表上的人类文化印迹,即人文景观……主要着眼于对人类文化区域活动的复杂体系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研究。”①在社会演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客观实体,具有一定的规模,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这种景观综合地表现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生活的发展状态。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利用,以及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它更多的是一种融合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现状。
对于秦岭山区的重视与认识,更应该看到在大自然的背后,有着沿袭已久的人文要素。这些人文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历史沿革、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以及语言乡音等方面。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②陕南汉中地区有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一些习俗是当地的传统文化,也是当地人们的精神家园所在。在王蓬的小说中,民风民俗的场景仿佛交织着岁月的印记,每一个细节都是时光的镜头,从中可以感受到陕南地区的独特风情,感受到秦岭的岁月沉淀和历史的沧桑。这不仅是一篇篇文字的堆砌,更是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品味,是对生活、历史、人情的深刻体验。王蓬的小说对人文景观用了大量笔墨来叙述,这些景观大致可分为婚嫁丧葬习俗景观、饮食居住文化景观、生产生活方式景观、精神信仰与其他习俗景观以及方言、民歌等语言景观五个方面。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地方文化的展示传承和弘扬。
........................
第二章王蓬小说中的秦岭人物
第一节王蓬小说中秦岭人物的类型
学者指出:“由于每一个人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民俗也千差万别。但正是这种千差万别的民俗塑造了每一个具有不同文化个性的人。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文化是从本质上塑造人的话,那么,民俗就是从个性上塑造人。”②正因如此,陕南的山水才养育出这里独具风情的山里人,男人像大山一样坚毅、稳重、质朴,女人也有山泉一样的清爽、纯真,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他们的性情恬淡自足,充满着原始本真的人性之美。
王蓬在他的小说中,用鲜活的笔触描绘了秦岭山里人的真实面貌。他赞美他们勇敢、淳朴、善良,也不回避山里人的另一面,揭示了他们的愚钝、麻木和丑恶,让我们看到秦岭山区最真实的生活。他对山里人抱有热爱,但又不掩饰他们的缺点,他的作品中没有虚伪,只有真实。他不仅表达了他对山里人的热爱,更体现出他写实的文学风格。
一、男性形象:像大山一样稳重
王蓬对陕南汉中这片土地充满了迷恋,对那些勤勤恳恳生活着的人物充满了热爱,其小说中的人物是陕南乡土的最好代表。透过对其小说中人物的解读,可见作者乡土情结之所在。王蓬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典型人物,就男性形象来说,带有平民性的英雄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尤为引人瞩目。他们有着乐于助人、坚毅勇敢的美好特征,但在特定时代政治潮流中,又凸显出他们的无知与狠毒。
...........................
第二节王蓬小说中秦岭与人物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人与环境一直以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层面上,还包括精神和文化层面。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自然环境也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同样,人并不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创造力来改变和塑造环境。
小说中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一文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③秦岭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元素,它不仅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是一片对人物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地方。在王蓬的小说中,秦岭经常出现,构成其文学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了小说人物性格的形成。小说中,秦岭所呈现的山水风貌常常与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承载着他们的情感、抉择和命运转折。另外,王蓬小说中的人物也改变着自己周围的环境,创造着自己的命运。
一、秦岭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
将小说人物置于特定自然环境中,其性格多少会受到这一环境的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人物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环境的状况密切相关。环境对于小说人物的命运往往有着特殊作用。成功的小说,往往能够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出典型人物,小说人物与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王蓬的小说中,秦岭的山山水水、风俗民情,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都给予其中人物以重要的影响。
............................
第三章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方法....................................55
第一节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写实手法............................................55
一、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55
二、生动多样的场景描写..................................58
第四章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个性与缘由....................................67
第一节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个性特色...............................67
一、秦岭书写的演变与个性特色......................................71
二、秦岭书写的比较与个性特色....................................71
结语.....................................83
第四章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个性与缘由

第一节王蓬小说秦岭书写的个性特色
贾平凹认为:“陕西为三块地形组成,北是陕北黄土高原,中是关中八百里秦川,南是陕南群山众岭。大凡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形成,虽是时代、社会的产物,其风格、流源又受地理环境所影响。……于是,势必产生了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陈忠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②王蓬作为陕南作家的代表,深受陕南地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创作特色。正如陈忠实所说:“一个社会属性纯粹是农民的王蓬,其作品的整体风貌却丝毫不沾我们习惯印象里的‘农民作家’作品特定的那种东西”③,有着属于自己的探索。王蓬在丰富的陕南地域文化的熏染下,在秦岭山区绿水青山的滋养下,形成了柔情似水、热情似火的性格,进而也形成了优美又细腻的写作风格。这使他成为一名独具特色的作家,与陕西其他作家区分开来。
一、秦岭书写的演变与个性特色
作家在社会中往往扮演着一个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展现和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家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等都会影响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王蓬在秦岭多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秦岭有着无限的热爱,这种热爱贯穿在他的小说中,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赋予其小说独特的个性特色。但王蓬在自身生活遭遇变迁的影响下,特别是北京近五年的求学时光,让他的前后期小说创作呈现出了鲜明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既体现在取材上,也体现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上。当然,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这正是他创作的个性所在。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
结语
秦岭作为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被誉为“中华脊梁”,它不仅有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秦岭的壮丽山川、瑰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了古今许多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秦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孕育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王蓬以秦岭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以陕南乡土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他深入挖掘了秦岭的历史文化,表现了山民的真实心声,以其充满诗意的文字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秦岭作为地理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秦岭的山水景物、文化习俗以及人民的精神风貌,用文字给秦岭山区这片土地赋予灵魂,每一个山峦、每一处村落都仿佛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秦岭不再只是一座山脉,而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一部生动的风俗长卷。他的创作与秦岭紧密相连,描写山区的山与水,书写地域的历史和文化,让承载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内涵的秦岭这一地理形象更加宏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正如有人对王蓬文学价值的总结:“王蓬成为可以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一张与众不同的名片;王蓬乃陕南世纪之交文学艺术界一面当之无愧的旗帜。”
纵观王蓬的小说创作,对于陕南秦岭的原生态书写以及浪漫化表现值得肯定,这种地域特色势必会让王蓬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与创作风格。但小说局限于对故土生活、民情风俗、人物环境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也遮蔽了他的创作视野,限制了他的小说创作。正如莫言所说,应该“思维空间更加拓展”,“用想象扩展‘故乡’”②,要“从自我中跳出来,从狭隘的故乡观念中跳出来,去尽量地理解广大的世界,用更崭新的思想去洞察生活,把更丰富的生活写进自己的作品……”③作家要把自己对故土的爱恨交织的感性认识转变成客观理性的审视,由以往的表现个人苦难变成敢于担当全人类的苦难,发现苦难的普遍意义;从狭隘的地域和自我的局限和约束中挣脱出来,站在世界的高度和人类的立场上,将故乡的生活体验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来展现,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审视整个世界的复杂性,思索人类的共同命运。莫言曾提出要“超越故乡”,王蓬也应该超越故乡、超越秦岭山地。如此,他的创作才会走向一个大的境界。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梅娘三四十年代小说的创伤书写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文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