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Q彝绣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等情况的分析,利用商业模式九画布工具,从价值主张、重要合作、核心资源、关键业务、渠道通路、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成本结构等九大模块对企业目前商业模式进行了描述和评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统一”的有效力量,承担着优化经济结构、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功能,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体现出创新性强、融合性强、可塑性强的优势,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呈平稳增长态势,文化企业发展欣欣向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潮文化和品牌获得消费者青睐,成为消费时尚,文化IP周边产品、汉服、老字号等国货品牌持续热销,情怀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兴起,这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彝绣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以创意巧妙、配色大胆、设计精美闻名,被誉为“绣在衣上的神话,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手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2009年,楚雄彝族刺绣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9年,楚雄彝族刺绣被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楚雄彝绣艺术的独特价值,也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随后,在2014年,楚雄彝族传统服饰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了楚雄彝族服饰的知名度。为彝族刺绣和服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一)通过应用商业模式画布模型和PEST分析工具对Q彝绣企业的商业模式过程、现状及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数据,再基于SWOT分析框架评估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发现Q彝绣企业的商业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共享价值创造理论和资源拼凑理论分析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创造机理,剖析商业模式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具有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性的商业模式改进策略和实施保障措施。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介绍,在楚雄彝绣产业发展背景下以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作为研究切入点,说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并从关于传统手工业的研究、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关于传统手工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本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整理和对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明确了楚雄彝绣、彝绣企业等相关概念,搭建了基础理论框架。
第三章,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现状与宏观环境分析。本部分阐述了Q彝绣企业概况,使用了PEST分析法对Q彝绣企业所处环境进行分析,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四个维度依次分析了企业商业模式现状。
第四章,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评估与存在问题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访谈设计与实施展开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的分析框架对Q彝绣企业现有商业模式进行评估,并对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彝绣
(一)彝族刺绣
彝绣作为一种手工技艺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在特定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发展而来,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先民对自然环境、图腾崇拜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彝族人民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在以男耕女织作为传统社会角色分工的背景下,刺绣是彝族女性自幼便需掌握的一门基础手艺。刺绣最初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并基于审美与实用的需求而诞生,后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彝族女性创收的手段和彝族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
彝族刺绣艺术色彩鲜明,图案丰富,具有极高辨识度。在色彩运用上,红色、黄色和黑色构成了主色调,这些色彩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心理,还与其对图腾的崇拜有着密切联系。而刺绣的图案设计则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涵盖了动物、植物、人文、几何图形和天文现象等多个领域。在这些大类之下,又细分出众多的变化和组合,这些图案直观地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风情。常见的纹样包括茶花、马缨花、龙、凤、蝴蝶、鸟类、羊、火焰、太阳以及各种几何图案,如十字纹、八角纹、回形纹和人形舞蹈纹等。彝族刺绣的技法多样,且制作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从使用火草、麻等天然材料,到采用棉麻混纺、手工捻线和线梭等精细技术,再到现代机械化工艺的不断创新,彝绣的针法不断丰富发展。目前,彝绣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石林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等地。
..........................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商业模式理论
(一)商业模式九画布理论
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模型是由学者Alexander Osterwalder和Yves Pignuer提出的一种简单且易于实现结构化思维分析的模型,这个模型以传统商业模式研究作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
商业模式画布主要由四个方面、九大要素组成,四个方面即:价值主张、资源能力、客户价值、盈利方式;九个子模块分别为(见图2.1):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收入来源、成本结构。
管理论文怎么写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连,它清晰地界定了企业为其目标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的价值类型;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是根据客户的属性、消费习惯和产品需求等特征,将客户群体进行细致的分类的过程;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指的是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提供产品、实施售后服务等互动活动所建立的一种关系;渠道通路(Channels)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客户建立连接的方式;核心资源(Key Resources)涵盖了企业在运营中必需的关键资源,如资金、技术和人才;关键业务(Key Activities)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必须进行的核心活动,它们直接满足客户需求并为企业带来收益;重要合作(Key Partners)包括所有能够参与企业运营并提供支持的合作伙伴,如政府、企业、高校、人员等;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是指企业获取收入和利润的途径,即企业通过何种产品、内容和服务实现盈利;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保证各项活动正常运行所必需支出的成本及其成本构成要素。
..........................
第三章 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现状与行业环境分析 ............................ 21
第一节 Q彝绣公司概况 ..................................... 21
一、 公司创办与发展历程 ....................... 21
二、 人员结构 ......................... 22
第四章 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 45
第一节 访谈研究设计与实施 ............................... 45
一、 访谈研究设计 ..................................... 45
二、 数据收集 ....................................... 45
第五章 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策略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 57
第一节 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策略........................... 57
一、 阐释品牌文化内涵创造共享价值 ........................... 57
二、 审视资源价值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 58
第五章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策略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策略
一、阐释品牌文化内涵创造共享价值
(一)讲好品牌故事阐释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它包含了品牌的价值观、信念体系、行为模式和独特个性,对于塑造品牌形象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文化通过传递其核心价值,能够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激发情感共鸣,从而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
彝绣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要表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Q彝绣企业主打的纯手工彝绣产品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发掘其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在现阶段,Q彝绣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故事的讲述完成文化符号的构建,增强消费者的文化共鸣与认同感,将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美学特征与产品本身紧密结合,吸引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同时,还可以通过体验式活动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非遗文化主题的展览、体验区、教育活动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文化体验,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
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总结
彝绣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生动的载体之一,在时代浪潮中,从传统家庭作坊不断发展成为现代企业是彝绣经营主体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管理者持续整合资源,不断调整的商业模式来应对内外部挑战。本文通过对Q彝绣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等情况的分析,利用商业模式九画布工具,从价值主张、重要合作、核心资源、关键业务、渠道通路、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成本结构等九大模块对企业目前商业模式进行了描述和评估,通过对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目前,Q彝绣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在价值主张方面,企业价值感知不足,未形成品牌价值;在价值创造方面,企业的过度依赖外部帮扶,产品附加值低;在价值传递方面,企业价值传递渠道较窄,客户获取难粘度低;在价值获取方面,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较高,收入来源主要依赖政府与高校订单收益。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发现这些问题是由品牌内涵挖掘不足、价值定位不清晰、整体资源能力低弱、客户价值认知度低、刺绣人力资本不足、盈利模式单一等原因引起的。
基于企业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了Q彝绣企业商业模式改进的策略,在价值主张层面,可以通过阐释品牌文化内涵,创造共享价值来为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在价值创造层面,可以通过审视资源价值,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来整合现有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差异化品牌;在价值传递层面,可以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场景来精准传递价值,赋能发展;在价值获取层面,可以通过培育绣娘发展,优化盈利模式。通过这些策略可以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改进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不仅为Q彝绣企业自身提供了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其他正处于初创或成长阶段的彝绣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