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已有的S市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情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融合教育背景下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总体较好,给S市融合教育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促进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机构,强化机构职能;
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出台了随班就读政策。2017年版《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提出要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同时要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优先采取普通教育的方式安置残疾学生[1]。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加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持普特融合、提升质量,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2]。2021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3]。根据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45所,比上年增加31所,增长1.34%。全国共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5.5万人,比上年增加8720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1.2万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34.12万人,占比37.42%;在其他学校就读在校生57.08万人,占比62.58%[4]。而S市,2023年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1所,义务教育阶段有特殊学生5694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2143人,占比37.64%,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有3114人,占比54.69%。可见,S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占比与全国基本一致,S市大多数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问题
国家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政策的出台,全面推行随班就读模式,使得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规模持续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尽管融合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融合教育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针对随班就读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仍有欠缺,尤其是在落后地区的学校,硬件设施和资源配置上亟待改进;普通任课教师以及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亟需提升。
基于此,在融合教育政策背景下,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融合教育背景下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境?
2.融合教育背景下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困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融合教育背景下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改进策略有哪些?(二)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对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研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研究进行文献综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的现状进行数据收集,结合访谈法进一步分析政策执行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且利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为指导,研究提出S市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的改进策略。
..........................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根据特殊学生的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让他们到最少受限制的环境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主张让大多数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或普通班级中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普特融为一体[71]。
(二)特殊学生
朴永馨在其编撰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指出特殊儿童在广义上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在《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中分为天才、智力落后、身体与感官有缺陷(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残疾及其他健康损害、言语障碍、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等类型[72]。根据此概念,本研究论文中的特殊学生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包括那些在各个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的学生群体,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智力发展、感觉器官功能、情绪调控、身体机能、行为特征或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如智力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学生、视力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言语障碍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等。
(三)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教育政策,是强调给特殊学生提供普通化的教育环境,即把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是我国本土化实践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73]。顾明远在其编撰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随班就读是在普通学校招收能够随班学习的残疾学生,使残疾人拥有同等受教育权利的一种方式[74]。
.........................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史密斯政策模型的内容
1973年史密斯在其发表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提出政策执行模型,简称史密斯模型。史密斯认为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决定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概括:首先,政策本身的理想化设计及其可行性;其次,执行政策的机构效能与执行力;再者,政策指向的目标群体的特性与反应;最后,政策实施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外部条件因素[81(]见图2.1)。
(1)理想的政策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首先需要拥有一个合理且切实可行、可操作的政策框架。这包涵了政策的形式构造、类别划分、起草依据、适用范围等多个维度,同时,社会公众对政策内容的理解与接纳程度也不容忽视。
(2)执行机构作为政策实施的主体,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策能够按照要求顺利执行。任何政策的执行都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或组织负责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工作,并且这个团队应具备充足且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且对政策充分的了解和熟悉,才能保障政策执行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和标准要求。
(3)目标群体,即政策所直接指向和服务的对象,体现了政策的受益者特性,重点在于探究政策对于特定主体的适用程度和匹配性。
(4)环境因素,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政策效力产生影响的各类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等多个层面,这些都是评估和考量政策执行效果时不可忽略的内容范畴。
..........................
第三章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现状及困境......................17
一、S市随班就读政策梳理及文本分析...........................17
(一)S市随班就读政策梳理...................................17
(二)S市随班就读政策文本分析..............................20
第四章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分析.............................52
一、政策本身......................52
(一)政策文本部分内容不够具体明确,操作性不强....................52
(二)政策文本内容滞后现实需求...........................53
第五章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改进策略.......................58
一、完善随班就读政策顶层设计...........................58
(一)出台随班就读专项政策............................58
(二)健全随班就读配套制度...........................59
第五章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改进策略
一、完善随班就读政策顶层设计
(一)出台随班就读专项政策
1.S市政府应加快出台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省出台的随班就读政策主要由地市级政府贯彻落实,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非常重要。在2023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首次提出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目标,并在八大重点行动中提出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强化优质融合发展。目前S市随班就读政策内容主要是存在于各类综合性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政策文件中,唯一的一个独立政策文件是2016年印发的《S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该政策文件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下随班就读工作的要求和实际。根据国家、省政府最新相关政策文件要求,S市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或者完善本市的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办法,并在政策制定中将国家、省的政策要求结合S市的实际情况制定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使各区制定随班就读实施细则时有上位政策依据和支持。
2.S市各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根据S市的实际情况,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随班就读工作属于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快制定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其中S市宝安区教育局2022年6月印发了《宝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将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并且成立了区级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整体规划全区的随班就读工作。宝安区教育局还依托宝安区星光学校(特殊学校)成立了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通过1个随班就读政策制度、3个支持服务机构(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3级资源中心(区-学区-学校)管理体系、3步资源教师(精准配置、普及配置、编制回归普校)管理策略、3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融合目标创新推行宝安区随班就读工作。
教育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语
本研究前期通过对S市相关的随班就读政策进行梳理,并在分析已有的随班就读政策内容上发现目前S市的随班就读政策内容普遍嵌于综合性的特殊教育政策文件中,唯一一个单独的随班就读文件是2016年的《S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已有的S市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情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融合教育背景下S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总体较好,给S市融合教育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促进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机构,强化机构职能;促进了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建立完善了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随班就读政策执行切实保障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权利,并且提升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随班就读政策执行也确实存在一些困境。在政策本身维度上,《S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是2016年的出台,里面的一些内容,针对目前的融合教育背景已经不适用了。另外在S市综合性特殊教育政策文件中,也缺乏明确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在政策执行主体维度上,随班就读的政策执行需要各个不同执行主体的支持和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牵头部门难以统筹其他职能部门,影响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效果。另外,普通学校作为随班就读政策实施的主阵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政策执行态度、政策执行组织以及执行能力都至关重要,特殊学生的随班就读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普通学校的政策执行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在目标群体维度上,随班就读政策的直接目标群体是特殊学生,特殊学生家长是影响随班就读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特殊学生的家长调查发现特殊学生家长对随班就读的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支持与参与意识不强,限制了随班就读政策执行。另外,普通学生也是随班就读的另一个目标群体,与特殊学生的关系不可分割。普通学生家长的观念认知、接纳程度也是影响随班就读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普通学生家长对随班就读政策、特殊学生并不了解,对特殊学生的接纳程度也需要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