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对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代写职称论文 点击次数:113
论文字数:30000 论文编号:sb201208032029011712 日期:2012-08-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导读:通过对文化、白族文化、道德教育、德育文化和白族文化内容进行概述入手,分析了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由毕业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缘由
本论文以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为题,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党和国家对文化和德育的重视
党在十六大提出先进文化的理念后,又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和谐文化的理念。比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起到了一种正风气的作用,社会伦理德有所改善,社会风气趋于好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纲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文化属于人民,二是强调文化重在建设,第三个特点是强调文化的改革创新。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1年9月党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等文件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德育的重视和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思考》、《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报告》等大量资料。
(二)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而文化与德育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白族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民族,白族在与外界的不断交往过程中,以自身的文化为主,融合了众多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最终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白族文化。白族文化不仅是白族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而优秀的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所以本文将从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来写。但随着“全球化”、社会经济的转型,白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在这种冲突下,德育也面临着多重选择,如何继承和发展白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可以从中汲取德育资源是这篇文章的意义。
1、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承接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让我们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民族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价值,从而认识学校德育的新任务。①
2、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己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白族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民族,她在与外界的不断交往过程中,以自身的文化为主,融合了众多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最终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白族文化。白族文化不仅是白族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而优秀的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所以本文将从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来写。但随着“全球化”、社会经济的转型,白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德育也面临着多重选择,如何继承和发展白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可以从中汲取德育资源是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
〔2』《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6日第6版
【3〕公民道德实施纲要[s]郑志宏德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007年8月
[’4王仁民.德育文化论〔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杨亮才、赵寅松.和谐的社会【N〕.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陈华山.大理文化〔J〕.大理文化杂志社.2008.1
【7〕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地理志.沿革论【M]
[8]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91大理学院殷群大理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初探云南政协报周刊报砂01鲁迅.准风月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ll]环境因素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控制中教网
[l2〕冯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头3n,267
[l3]黄莺.云南省最大规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是家长【J〕云南省教育报刊社。2009年第1、2期(合刊)
114]黄莺.云南省最大规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是家长〔J〕云南省教育报刊社。2009年第1、2期(合刊)
[l51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16〕张劲梅.大理喜州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报告【R〕.重庆: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摘要 3-4
ABSTRACT 4
引言 7-8
第一章 绪论 8-16
    一、选题缘由 8-10
    二、文化与德育的文献综述 10-14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4-16
第二章 白族文化、道德教育概述 16-26
    一、德育及文化的概念 16-17
        (一) 德育的概念 16-17
        (三) 德育文化的概念 17
    二、白族文化的内容 17-24
        (一) 白族在历法、天文、气象、医学、雕刻方面的辉煌文化 17-18
        (二) 白族在绘画和史学上的成就 18-19
        (三) 白族的音乐舞蹈 19-20
        (四) 宗教文化 20-23
        (五) 白族民居建筑中蕴涵的德育内容 23-24
    三、白族文化的特点 24-26
        (一) 白族民俗文化具有时代变迁性 24
        (二) 白族歌谣凸显民族特色 24
        (三) 白族语言的特色 24-26
第三章 白族文化与德育结合的现状、问题和原因 26-34
    一、白族文化与德育结合的现状及问题 26-30
        (一) 人为拔高德育的高度 26-27
        (二) 外部环境对德育的影响 27-29
        (三) 没有把白族文化与德育相结合 29-30
    二、白族文化与德育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30-34
        (一) 白族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30-32
        (二) 白族文化与德育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32-34
第四章 解决的对策 34-48
    一、重视家庭教育中白族文化的渗透 34-37
        (一) 净化家庭德育环境 34-37
        (二) 家庭德育要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 37
        (三) 白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37
    二、重视学校德育与白族文化相结合 37-44
        (一) 重视学校德育建设 38-39
        (二) 学校德育要有新的突破 39-44
        (三) 学校德育建设应注重与白族文化相结合 44
    三、重视社会道德教育的建设 44-48
        (一) 目前营造和优化学生社会德育环境的措施如下: 44-46
        (二) 深入实践从文化中挖掘德育 46-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

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


上一篇:教育硕士论文格式范文:论科尔伯格道德教育实践论青少年德育教育与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下一篇:论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联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