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9世纪,美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和政治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多不可不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给美国提出了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宗教教育理念占据主体地位的旧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早期美洲大陆奉行宗教化的教育模式,以严格的纪律和惩罚方式以及问与答的形式,通过《圣经》进行教育,这种通过填鸭式的灌输方法让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之中,是死板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而不是通过思辨和练习等途径让教育者获取知识的。它忽略掉了受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和自由发展空间,导致受教育者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锻炼,从而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传统的、旧的道德教育方式,杜威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用一生的不懈研究,对美国旧时的传统道德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做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杜威结合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经验,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主张,他认为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决定因素,良好的道德教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的实质就是作为实现民主生活的一种工具。
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能够给我国提供参考价值,与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来看,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效,人民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道德水平有了提高,但是,与改革开放相伴随的是,公民的道德受到了负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责任心弱化,诚信缺失,为人处世注重实效等。
对于涌现出的这些新问题,我认为,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从时代背景的特点出发,契合实际,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和解决。同时,用包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先进有益的经验进行吸收和借鉴,以此态度和方法来丰富我们的教育,从而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步伐更快,足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
1.2研究意义
1.2研究意义
针对这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问题,对优秀思想理论进行考察和研究,能够将教育学说的完善建立在具有坚实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既可以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也可以开阔思路,丰富道德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学一致的观点认为,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受教育者能最全面接受教育的场所,社会是比学校更生动全面的课堂,能教会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手段,唯有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运用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丰富的理论基础来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发挥出道德教育的整体效能,从而促进我国在教育方法及体制上的改革,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首先,杜威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观表示了不满和批评,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思路。通过反思和回顾我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我们能够发现,我们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现如今,思想道德文化和价值都是多元的。我国道德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明是非、辨善恶,能用各种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具有爱国、敬业的思想品格,能参与社会生活并且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
杜威的见解有利于我们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我们正确的树立道德教育理念,认识实际情况,推进道德教育韵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其次,杜威坚信,一切社会改革的基本方面都要依赖于教育。现阶段中国的道德教育正处于非全面发展阶段,正在进行的改革。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学习与思考,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最后,研究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有利于深刻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改革,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
第二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基于19世纪美国移民涌入、北美独立、南北统一和西部开发的历史状况,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美国产生了诸多变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函待解决。在这个历史时期,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从而对思想和理论的工具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确立人生价值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批卓越的思想理论应运而生,无论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还是康德的人本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抑或是皮尔士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思想,都提供了适合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催生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本文第一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1时代背景
2.1.1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19世纪的美国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美国。1861-1865年,由奴隶制度引发的南北战争结束了奴隶制时代,美国进入了工业化进程,这个时期的美国进入了大规模的扩张,工业资本取得了飞速发展。1869年一1899年3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了近3倍,制造业价值增长了6倍,农业生产增长了2倍,这些显著变化的指数无一不向我们表明了美国已经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工业国。
移民不仅仅带来了人口的大幅增长,还为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但大量涌入的移民普遍未曾接受教育或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怎样使移民及其子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尽快的“美国化”,成为美国需要面对的新课题。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悬殊,城乡差距、经济发展与社会分配不平衡、地区差距等现象日益突出,这使得社会转型过程中原先的社会价值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原先的社会道德价值观信仰失去了地位,怎样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也成为美国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任何道德教育模式的变革都是与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相关联的,道德教育思想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
第五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杜威教育思想与................ 20-28
3.1 杜威教育思想的....................... 20-23
3.1.1 教育即生长................ 20-21
3.1.2 教育即生活...................... 21-22
3.1.3 教育即经验................ 22-23
3.2 杜威的道德教......................... 23-28
3.2.1 道德教育的......................... 23-24
3.2.2 道德教育的..........................24-26
3.2.3 道德教育...................... 26-28
第四章 杜威道德教育思..............28-35
4.1 杜威道德教育思...................... 28-31
4.1.1 实践性 ..................28-29
4.1.2 科学性 ...............29-30
4.1.3 工具性................... 30
4.1.4 人本性................. 30-31
4.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31-35
4.2.1 杜威道德教育......................31-33
4.2.2 杜威道德教................. 33-35
第五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四章可以看出,研究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是要与时俱进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显而易见的是,道德教育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道德主体的差异性,让道德教育更好的使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因为道德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生活。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建议是,我们要凸显民主的目的,要让道德教育终身化,从儿童时代就抓起,不仅要重视学校道德教育,还要重视学校后的道德教育,让各阶段的教育衔接起来,在日常实践中注重公民道德习惯的养成,促进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唯有如此,才一能更好的将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作用发挥至最大,促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
5.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5.1.1道德教育要终身化
5.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5.1.1道德教育要终身化
杜威是“改善主义者”,他认为道德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他的道德改善论使人们始终坚信,只要通过不断努力,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流态势。然而,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突破底线的现象,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相比较而言,这些道德伦理问题本质上是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贫困时代的道德问题有着质的不同。
................................
结论
结论
本文以《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为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本文对19世纪前后的美国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杜威当时所在的美国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探明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梳理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产生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文章认为,杜威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思想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第二,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对他“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重要命题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其教育思想是同一的关系,道德教育与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三,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进行充分研究,主要表现在实践性、科学性、工具性、人本性等方面。并且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从杜威道德教育的贡献和局限性展开论述。文章认为,我们准确把握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其思想的局限性和不足,从正反两面认识和了解,才可以合理地借鉴和应用于我国实际。
第四,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价值。我们明确了道德教育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道德教育中要重视道德主体的差异性,从而使个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使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根据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提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建议,道德教育要以民主为目的,注重人们日常道德习惯的养成,关注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人性化。
总之,本文认为道德教育只有扎根于日常生活,将道德教育思想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从儿童时代就关注,并在全社会公民的道德教育中都具有合理的安排,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