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525 论文编号:sb2024121812343552962 日期:2024-12-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借助2012—2020年广西110个县域的各项经济面板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共同富裕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战略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积极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强调到2025年,浙江省将力争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确保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消费水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在与共同富裕有关的政策文件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被多次强调。由此可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
发展旅游业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旅游业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能够优化乡村居民的营收方式和调节收入再分配机制。发展旅游业也是符合国情所需。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助于缓解主要的社会矛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旅游业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
旅游试点城市的创建有助于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发展旅游经济。在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法规、规划,以引导旅游业发展。各级政府积极对部分城市开展旅游试点工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检验政策效果并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创建旅游试点城市,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能促进旅游行业的自律和规范行为。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第一,全面搜集并系统整理国内外关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权威文献,梳理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文献进行评述。然后对本文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提炼出本文的研究问题:(1)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是什么?(2)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该结论是否可靠?(3)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是什么?(4)在不同县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
第二,在研究问题的指导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旅游业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本文结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创建情况和2012—2020年广西110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该模型,实证分析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此外,本文讨论在不同县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异质性。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收入差距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反映了城镇和乡村的发展不均衡问题。目前城镇的发展方向正在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服务业生产效率高,能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同时,城镇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条件优越,如交通、医疗、教育,能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比之下,大多数乡村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村居民教育水平较低,人才缺口较大,这制约了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此外,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可分为绝对收入差距与相对收入差距两大类。绝对收入差距不利于不同城市间的比较。所以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使用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测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指标常用的有四种,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差、基尼系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泰尔指数。
本文在基准回归中使用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测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在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中,本文使用泰尔指数作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的替代变量。
..................
2.2 文献综述
2.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状态保持向好,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整体收入不平等所导致的。在探讨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关系上,Zhang和Kanbur(1999)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该研究运用了广义熵(GE)指数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一个关键观点:城乡收入差距的显著增加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一个核心因素,他们的研究强调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实现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1]。Sicular等(2007)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在持续扩大,而且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约占47%[2]。此外,罗楚亮等(2021)基于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的住户调查数据,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社会制度对居民收入差距造成了显著影响[3]。他们的研究发现表明,尽管有所改革,但城乡分割的社会制度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依旧是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解释因素。本部分内容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总结。
(1)生产要素
第一,劳动力要素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王德文和何宇鹏(2005)的研究表明,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动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4]。张小溪和刘同山(2020)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5]。杨俊和黄潇(2010)[6]、Rude和Miller(2018)[7]及Sumida和Kawata(2021)[8]的研究证实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城镇居民的初始人力资本普遍高于乡村居民,这种差异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王修华和邱兆祥(2011)指出,城市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远快于农村,导致乡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通常低于城市居民[9]。周绍东(2008)[10]和郭剑雄(2005)[11]的研究表明,农村地区高生育率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逆向关系将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而Autor(2014)的研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阻碍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加剧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形成恶性循环[12]。
.....................
第3章 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介绍及理论分析 ............................. 19
3.1 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介绍 ............................ 19
3.1.1 提出背景 ................................ 19
3.1.2 激励政策 ..................................... 21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 ............................... 32
4.1 研究设计 .................................................... 32
4.1.1 识别策略 ........................................... 32
4.1.2 变量选择 ......................................33
第5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56
5.1 研究结论 ................................. 56
5.2政策建议 .......................................... 57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识别策略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2015至2020年间,成功创建了6批,共3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各个县域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评定流程较为严格规范,这符合“准自然实验”的特征。
在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中,根据政策干预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单时点和多时点两种情况,分别采用单时点双重差分法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捕捉政策的效应。两种研究方法的使用的共同前提都是“平行趋势”假设,即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趋势是相似的。
相较于静态的双重差分估计方法,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能够更好捕捉政策干预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有助于理解政策干预随时间推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变化,并且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适用于政策逐年实施的情况。因此本文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识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截至2020年,本文研究的110个县域中,有32个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其余78个未获批准。所以这3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构成了本文的实验组,剩余的则为对照组。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
第5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5.1 研究结论
为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广西于2013年提出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截至2020年,成功创建了六批,共3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针对已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县域在政策、项目、旅游扶贫资金上给予优待。2020年,广西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解决了绝对贫困。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逐年缩小,2020年广西城乡收入差距为2.42,较2015年的2.79缩小了0.37。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是否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呢?如果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那么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鉴于广西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在不同县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为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剖析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借助2012—2020年广西110个县域的各项经济面板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不同县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
(1)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旅游业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明显,但正持续复苏中。然而,在旅游宣传、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旅游宣传推广方面,县域地区的宣传氛围尚显不足,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未能有效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旅游宣传推广。在旅游服务设施方面,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智慧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需加强。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综合游客满意度较低、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较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加额较少以及旅游人才较少等问题。
(2)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包括平行趋势检验、时间和个体安慰剂检验、PSM-DID等在内的多种稳健性检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能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以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机制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经济管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