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研究从小镇建设成果投入与产出入手,根据DEA-CCR模型确定了一个维度共4个二极指标的投入变量,以及经济、生态、人居3个维度共15个二极指标的产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党在十八大提出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后,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长足进展,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超50%。一批具有强辐射带动性的城市带不仅明显提升了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还吸纳了大量转移劳动力就业。但同时,城镇发展质量降低的问题逐渐严重。随着中国发展到达新常态,城镇化建设要求向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环境友好方向转变,因此需要改进之前的发展方式。此时,特色小镇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的必然产物,成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特色小镇的这一概念于2014年被第一次提出,同时实践发现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完美契合乡村振兴计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的要求,此后特色小镇作为重要的城乡协同发展与融合平台,成为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特色小镇建设在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拉动投资、加快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成效,但在规范发展、建设质量、可持续运营等方面存有隐患。2016年三部委联合计划于2020年建设1000个特色小镇的计划,要求小镇需向产业特点突出、环境美丽宜居、基础设施完备方向发展。22016年2月,国务院强调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进程3。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指导意见4,要求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意见,提出应该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优势互补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特别为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提供了空间5。
......................
1.2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平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优先建设发展农村、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而特色小镇建设先天符合这些发展要求,因此在推广、规范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富裕理论要求通过全体人们的艰辛劳动消除两级分化最终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同样是对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的要求,特色小镇建设不仅需要承担城镇化的建设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使命。当前,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研究多是从传统金融角度出发,但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识别不同发展阶段导致的不同问题,因此得出的结论缺乏微观实践性。本文从结构化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视角出发,研究小镇建设发展路径,丰富了金融支持小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完善了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体系,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当前关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缺少结构化金融角度的研究。本文尝试构建结构化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特色小镇建设效率评估的理论研究,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第二,实践意义。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其一,当前小镇建设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难以满足小镇发展需要,需要寻求更有效率的支持方式。因此本文选择从结构化金融入手,结构化金融准入门槛较传统金融支持模式更低、方式更灵活,在融资上更容易实现,因此能够在解决小镇建设资金问题的同时减缓政府压力。其二,当前传统金融支持小镇发展逐渐面临发展瓶颈,存在建设效率低下、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结构化金融的优势正在于提升金融支持效率以及扩宽融资渠道,因此研究结构化金融支持的作用能为特色而小镇的实际建设提供合理、可行的发展意见参考。其三,本文构建的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效率评价指体系中增加了结构化金融的影响作用,因此能够对未来特色小镇相关的发展研究中提供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的评估金融支持对特色小镇的建设作用。同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个别特色小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在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的同时对这些特色小镇的发展做出评价。
........................
2.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特色小镇
2.1.1.1特色小镇基本概念
特色小镇这一概念于2014年第一次被提出,并于2015年被浙江政府正式定义为一类“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建设基础、地区特色文化内涵、社区功能完备的发展空间平台”。但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特色小镇的定义和内涵也在不断发展。逐字解读特色小镇的话,“特”指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的产业,“色”一字可以指代景色优美,也可以进一步指代人居舒适,“小”一字,代表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规模较小,“镇”字则明确了特色小镇是在城市周边形成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独立的发展平台。因此,可以将特色小镇简单归纳为一类具有明确产业支撑,环境优美、人居舒适,依托小城镇存在的一类创新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与普通小城镇可以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两方面区分开。从发展理念来看,特色小镇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进行科学规划,深入挖掘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特色地区文化以及特色资源禀赋。特色小镇是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除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以及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普通小城镇不同,特色小镇不仅重视产业的前期开发,更关注产业的后续发展和运营,可以说,特色小镇的核心就是产业。在支柱产业选择上,特色小镇要求做到有特色,符合当地发展定位定位。在产业发展上,积极建设新产业,改进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而传统的建制镇则没有对产业发展的硬性要求,更多是作为小规模人群聚集地存在的,镇内存在的一切产业都是为了满足镇内居民需求而存在的。
..........................
2.2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由金融支持发展与特色小镇发展两个方面组成,其中前者主要包含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等,后者由产城融合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预计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本文的具体理论基础构架如图2.2所示。
2.2.1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相关理论
2.2.1.1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最早诞生于Gayle与Edward(1994)的专著中,此后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继续推进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强,也就是说,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因素。
此后诞生的金融抑制理论、金融结构理论以及金融深化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该理论的发展。Ronald·I·McKinnon认为,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流通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又会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关于金融深化理论,E.S.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国民收入间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据此,本文认为,通过深化金融支持对特色小镇的支持作用能够推动特色小镇的全面发展。
......................
3传统金融和结构化金融助推特色小镇发展的机制分析...........................24
3.1传统金融支持工具的特征与支持机制分析................................24
3.1.1政府财政支持.................................24
3.1.2银行贷款.......................................24
4.特色小镇发展的金融供需分析.........................31
4.1特色小镇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31
4.1.1初建期的金融需求分析........................31
4.1.2运营期金融需求分析.................................32
5.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效率评价指标构建........................39
5.1金融支持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基本原则............................39
5.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39
5.1.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9
6.结构化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案例分析
6.1北京市小汤山镇案例分析
6.1.2小镇资源禀赋优势
小汤山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河流资源,自然风景优美,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3%,同时地热资源在镇区内广泛分布,通过结合发展,小汤山镇形成了特色温泉农旅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小汤山镇受益于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在建设品牌农业、会展农业方面拥有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夫人利润水平,这些构成了小汤山镇独特的先天资源与后天资源禀赋。
1.小汤山镇资源分析
小汤山镇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适宜。镇内拥有京承高速绿化带、温榆河绿化带等林木资源。人均公园面积超35平方米。同时温榆河水系主要八条河流流经小汤山镇,水资源丰富,达到园林式小镇要求。小汤山镇内拥有9处露天温泉,其中最高水温达到52摄氏度,随着泉水消失发展方式逐渐变为钻井开采,热井内水温最高达70余摄氏度,根据北京市地址勘探院报告,小汤山镇是北京平原地区地热资源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2.小汤山镇区位分析
小汤山镇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部,距离昌平区政府24公里,距离北京市中心32公里。镇区内交通十分便利,紧邻国道S321以及国道S213,距离顺义西站距离仅为9.2公里,同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距离小汤山镇26公里。因此对于小汤山镇的目标客户群体来说,小汤山镇良好的交通情况,有利于小镇的未来发展。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
7.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分析
7.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
第一,关于金融支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认为金融支持可以细分为结构化金融支持以及传统金融支持,通过指标量化后能够说明小镇发展中哪一种指标可以更好的支持小镇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小镇建设成果投入与产出入手,根据DEA-CCR模型确定了一个维度共4个二极指标的投入变量,以及经济、生态、人居3个维度共15个二极指标的产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我国金融支持小镇建设效率逐年降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政策性金融支持效率不高、商业性金融进入意愿较低、开发性金融落地困难以及合作性金融利用不足的问题。其中政策性金融虽然供给较多,但只能在小镇发展初建期,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小镇发展中后期促进效果不佳。商业性金融相关金融产品供给量低,且种类少,无法满足小镇差异化发展需求。开发性金融过于宏观,而特色小镇建设又是小而微,因此很难直接匹配。合作性金融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当前市场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第三,结构化金融有助于提高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提高特色小镇投融资可持续性。本研究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小汤山镇金融支持效率进行了测算,根据数据结果,结构化金融支持效率要高于传统金融支持效率。这是因为结构化金融工具能够深入参与小镇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与阶段,在小镇初建期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在小镇的运营期提供产业发展指导以及人才培养,在小镇维护期以及分化期为小镇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以用于小镇的不断创新升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