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122 论文编号:sb2024010510470351720 日期:2024-01-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设城市地理距离、经济距离矩阵和地理经济距离矩阵,检验了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效应分解。最后将成渝城市群分为中心区域、边缘区域,分区域进行异质性分析,从而挖掘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差距之处及原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成渝城市群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大力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从而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成渝城市群相较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然而,成渝城市群的建设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也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拓带来了强大的支持,同时也为新兴城市化的形成带来了有力的保障。2020年1月3日,中央中央财经区委第6次大会做出了加快成渝经济圈构建,形成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极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会议提出把成都和重庆当作核心,带动成渝城市群快速发展,促进相关行业板块高速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等。党的二十大也进一步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区域协调经济发展、实行资源优势相互融合、提升区域经济质量,是我们达成重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获得了巨大的飞跃,然而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行业关联性极高,优势互补极其强,协作潜能极大,市区县的互相关系并非是独立无关的,而是通过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流动形成密切联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成渝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性,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同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情况。这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成渝城市群区域内部各城市的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促进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经济论文怎么写
经济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经济溢出的影响因素
Lucas(1988)通过研究创立了新增长理论,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和“干中学”外部性模型,他认为技术发展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受人力资本提高的溢出效应作用,强调经济增长显著受到人力资本因素影响。Ying(2003)分析了1978-1998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本、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得出中国的核心区域对周围区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肖志勇(2010)通过对中国各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认为人力资本在我国省域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而且还能够显著提升经济产出,从而对省域经济产生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潘文卿(2012)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该地区的市场潜能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市场潜能被视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Carlino(2013)深入分析了技术和知识的空间聚集效应,研究发现地区内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累积对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溢出效应作用。Marco(2016)通过对中国地区三十省份1995年至2013年期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该因素的外溢效应会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聚集效应。
李祯琪(201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越高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而使得该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吸附效应越显著。李延军,李海月,史笑迎(2016)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金融聚集因素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显著的溢出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出金融规模和效率是其主要影响路径。段欢(2017)通过实证研究各种因素对四川省市州县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劳动力、产业结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因素对周边其它城市呈现十分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另外的两个因素呈现显著正向溢出作用。胡宗义和郭晓芳(2019)分析了2010年至2015年湖南省区域经济运行的空间关联性及溢出效应,结论认为,产业结构、财政收支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经济溢出,人力资本、劳动人口数则有负向的经济溢出。李一凡(2019)通过对多种空间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人民生活品质和工业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显著负相关。李姣(2020)通过对成渝高铁沿线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充分就业既具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负面的影响。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
戈特曼首次关注到城市群这一概念,而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始关注这一独特的城市系统,并对其概念作出了多种解释。随着都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群这一概念逐渐清晰。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城市群的概念,但他们对它的基本理解大致相同:城市群区域是一个由许多都市构成的密集区域,它们相互之间交通便利、经济功能优势互补、社区联络密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城市网络。根据已有研究,城市群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社会活动组织形式,它由一个或多个超大、特大城市构成,这些大中城市相互之间利用稠密的交通网络开展经济社会交往,构成一个有着高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一体化趋向的都市集体。
二、空间关联
空间关联使区域经济联系更紧密,它体现了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从而使得区域间经济增长变得更紧密。研究这种关联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可以更好地预测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地域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关联效应不仅体现在各种相互作用上,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也会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地区间的空间关联会因为地理距离、经济水平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程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统经济发展学说中,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由其内部资源禀赋和劳力分配功能所决定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由于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以此来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集聚现象。企业在选择生产基地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这些条件的差异所带来的相对优势,这些因素将会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消费者和生产者聚集的重要原因。
“索罗—斯旺模型”指出,在新传统国民经济增长理论中,增长率将会趋向稳定,并且在外部技术进展的推动下,持续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上进率保持一致。索洛增长模型表明,某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会受到当地区域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水平的短期影响,但伴随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这种影响会逐步减小,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趋于稳定。
Romer(1986)的知识外溢和Lucas(1988)认为人力资本会产生经济溢出效应,罗默提出知识是公共产品,并且它具有对其它事物正向的外部性,可以把它叫做“外溢作用”。如果假设知识生产的私人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而新认识的社会收益率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Stoch(1988)的研究表明,知识拥有正外部性,因此,干中学模式中加入了新商品引入因素,即旧商品的持续抛弃,新商品的持续引入,还有干中学各商品间的溢出效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干中学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Young(1993)进一步探讨了知识技术的外部性,他将世界分为发达、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指出发达在产业分工方面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而次发达则更快地步入新兴行业,而我国则停滞在进步较慢的传统行业。
.........................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19
第一节 成渝城市群经济概况分析 ............................. 19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21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37
第一节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7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 37
二、变量选取 .................................. 37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52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52
第二节 建议 ............................................... 53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第一节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所有数据都来自于2011年至2021年的《四川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及万得等常用数据公开网站。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平稳性,均进行了对数处理。
二、变量选取 
本章所选取的变量包括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劳动人口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及市场潜能。选取原因及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当前,许多指标都可以用来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但大多数都是以人均GDP为基准。因此本文也选择人均GDP来反映地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还能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例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有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测量这一指标;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劳动力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力的跨区域集聚、流动能够推动当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流转,从而产生溢出效果。为了衡量这一现象,本文以当地年末从业人口数来作为指标来测量这一指标;一般用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衡量人力资本,由于部分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无法准确测量,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了普通中学在校人数来测量这一指标;通过理论部分分析得知,金融大规模发展可以有效地调节资金分配,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借鉴张超,张亚男(2021)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年末存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来测量这一指标;用二三产业与GDP的比值来测量产业结构;Krugman的市场经济潜力研究指出,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增长程度较高时,它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也会显著提升,这将会导致其产品需求量大幅增加,从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论文参考
经济论文参考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通过对成渝城市群36 个城市 2011至 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成渝城市群城市群的空间相关性和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和聚集效应,具体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聚集,但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两个核心城周边。从空间动态变化来看,成都市的核心区域集聚效应值虽处于较高水平,但区域范围并未扩大,反而有所减小,重庆市的核心区域也不仅处于较高水平,地域还有所扩大,拉动周边地区的集聚效应值进一步提高;但从整体来看,成渝城市群经济整体尚未形成紧密的有机联系。
第二,通过熵权法对要素投入进行评价发现,核心城市的要素投入量远高于普通城市,这一现象也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聚集程度的差异。
第三,成渝城市群区域的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但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成渝城市群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属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存在存量博弈,使得发达区域可以利用其优良的环境保护、完善的基础建设、丰富的就业和宽广的发展前景等优点,吸纳相应欠发达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本,从而形成“虹吸”,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城市内经济的差距。形成了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外围区模式,受益于外溢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推动,使得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其他区域的发展则相对落后,整体协同发展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