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533 论文编号:sb2024010223033551671 日期:2024-01-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笔者认为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未来的农业一定会是对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的农业,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定会对其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是要保证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连续二十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把“三农”问题持续性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农业布局结构能得到更合理的规划,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区,全省面积的87%都是山地,也是全国唯独没有平原的省份,农业基础也是很薄弱的,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农业生产条件也比较差,要想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把贵州省的山地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的资源压力。虽然贵州省的农业资源总量很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而且在不断加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资源压力更加突出,有限的农业资源与农产品刚性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城镇化发展和非农用地的扩张,造成耕地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结构受到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产生一些新的变化。研究2002年以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可以为贵州省未来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

经济论文怎么写
经济论文怎么写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以农业产业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贵州省不同层面的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方法上,采用对比分析与空间分析,并借助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指数等方法,系统地研究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可以使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更加明晰,有助于及时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和产业发展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提供优化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制度与政策等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业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因此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贵州省迫切需要一定的理论去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的理论意义如下:
(1)本文从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出发,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贵州省各市(州)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进行总结,丰富了“三农”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为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农业产业结构在总体层面、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不同的演变特点,有助于对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典型事实的判别,找寻问题的本源,丰富了学术界对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认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它在体现产业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同时也反映了各产业之间的联系。起初人们对产业结构的认识主要表现在:1.1966年Joe S.Bain认为产业结构是存在于产业内部的一种企业关系。2.我国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主要是指产业间的经济和技术联系以及各种联系方式”。3.还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产业内各部门的产业比重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理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又产生了广义的产业结构和狭义的产业结构。狭义产业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义产业结构除了狭义产业结构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产业之间在数量比例上的关系‚在空间上分布结构等。广义的产业结构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的方面来讲,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以及它们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且在量这一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在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燃气、电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第二,主要是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的构成,比如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主要是农业的内部结构等。第三,主要是从三次产业内部行业构成,也就是说产品的构成。二是从质上来分析,它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质量的分布状态,其中包括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分布状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国际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上来考察;第二,是从产品的加工深度、资本集约度、产品附加值的高低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总产值的比例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因此,产业结构处于经济结构的核心地位,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第一产业,所以在综合以上定义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农业产业的的内部结构这一概念。
....................
二、理论基础
(一)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不仅指各类产业不同的比例关系,而且还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主要被用于解释各类产业结构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它们该向哪个方向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之所以能发生变化,是由于政府和市场都对其产生了影响。其中,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竞争机制和供需关系来实现的;而政府则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影响产业结构。市场和政府通过制约和补充来对产业结构产生作用。其中,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和配第—克拉克定律产生的影响最大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是劳动力的变化规律;库兹涅茨法则揭示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这种变化具有怎样的规律;霍夫曼定理揭示的则是霍夫曼系数在工业化中是如何变化的。
研究产业结构必须也要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可以依据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来判断区域产业发展处于哪一阶段,还可以为区域产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用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二)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农业在不同的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梅勒、韦茨、速水佑次郎等学者对农业发展阶段及特征进行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并形成了农业发展阶段理论。梅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技术的性质,他将农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所占的比重最大,由于人口的快速膨胀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大,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人们将减少对劳动节约型农业的使用,由于人口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稀缺的,农业发展的重心应该转移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方面,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将表现为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第二阶段的资本技术含量较低,在这一阶段,农业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农业所占比重很小,充足的资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能力,主要有以下特征: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减少;第三阶段为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其特征是技术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其后,韦茨将美国农业发展作为案例把农业发展阶段分为: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生存农业阶段、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和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商品农业阶段。速水佑次郎将日本农业的发展作为案例把农业发展阶段分为: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和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主要强调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并采取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第二个阶段中,农业发展更注重的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时空演变 ...................... 14
一、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时间演变 ............................ 14
(一)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演变 .......................... 14
(二)农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 .............................. 21
第四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8
一、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 .............................. 28
(一)农业资源条件 ........................................... 28
(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29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39
一、主要结论 .................................................. 39
二、对策建议 ......................................... 39
第四章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
学术界关于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其中魏学武(1999)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有种养传统、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83]。薛亮(2000)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科技投入、经营方式、政府引导等方面[84]。任柏强等(2001)认为我国农业结构的演变取决于生产模式、市场需求、经营体制等[85]。曹树生、黄心诚(2006)认为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农产品需求和农业技术条件等七个方面[86]。李二玲等(2018)认为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受到市场需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87]。由此可见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农业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促成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本章主要从理论与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农业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农业作为特殊产业,受自然、地理等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土地资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m左右。境内92.5%是山地丘陵,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5.24。根据2022年最新官方数据,贵州省耕地、林地、牧草地总量2021年分别达到了:耕地339.33万公顷(5089.99万亩)。其中,水田86.89万公顷(1303.45万亩),占25.61%;水浇地0.48万公顷(7.19万亩),占0.14%;旱地251.96万公顷(3779.35万亩),占74.25%。种植园用地61.45万公顷(921.71万亩)。其中,果园38.39万公顷(575.86万亩),占62.48%;茶园11.94万公顷(179.11万亩),占19.43%;其他园地11.12万公顷(166.74万亩),占18.09%。林地1122.85万公顷(16842.79万亩)。其中,乔木林地733.30万公顷(10999.44万亩),占65.31%;竹林地17.47万公顷(262.04万亩),占1.56%;灌木林地328.26万公顷(4924.03万亩),占29.23%;其他林地43.82万公顷(657.28万亩),占3.90%。草地18.51万公顷(277.70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17万公顷(17.54万亩),占6.31%;人工牧草地0.12万公顷(1.79万亩),占0.65%;其他草地17.22万公顷(258.37万亩),占93.04%。

经济论文参考
经济论文参考

........................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首先,在第三章中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后发现,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几十年之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发生了变化,大幅度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从整体上来看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呈现上升状态,畜牧业产值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依次经历了“曲折变化”、“平稳变化”、“明显变化”、“缓慢发展”等四个阶段。
其次,从贵州省1978年至今的农业产业结构演变中可以看到,其农业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产值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农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粮食作物的产量不断减少,经济作物的产量却在不断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的满足于“吃饱”,更看重的是“吃好”,还讲究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最后,在第四章中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对农业产业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技术、劳动力、资本投入、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基于以上的分析发现贵州省的农业发展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下文将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