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循环经济效率影响的统计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94
论文字数:36200 论文编号:sb2014071209505910091 日期:2015-04-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与方针,是一项能够实现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的有效措施,是促进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且是建设出有效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循环型社会”,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公众及政府对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实践循环经济的步伐,使得我国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应进一步的显现出来。“十五”时期,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并根据这一报告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政策措施,为发展循环经济规划了明确的道路。2006年,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我国继德国与日本之后,成为了第三个颁布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国家,挤入世界发展循环经济的前列位置,这表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己经上升到法制管理的阶段。在“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产出率由2005年的1万元純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1.24万元/吨标准煤,提高了 24%;水资源产出率由“十一五”初期的41.9元/立方米上升到“十一五”末期的66.7元/立方米,增幅为59%;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由2005年的30%增加到2010年的35%,上升了 5个百分点;"一五”末年的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为69%,相比于“十五”时期末年的55.8%增加了 13.2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为1.49亿吨,相对于2005年的0.84亿吨增加了 77.4%。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2年年末举行,该会议经过商榷,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及相应的重要任务,并且提出了四个要求,对应了我国三大产业以及对幵展循环经济的行为这四个方面:要将我国现有的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务的体系转变为循环型的模式,并且对于开展循环经济的行为釆取示范行动的方式。
………


第二节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上,美国经济学家Hymer(1960)运用了厂商垄断竞争的相关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出现在文献中。随后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文献也大量产生。有些研究人员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henery和Srout (1966)通过提出“两缺口模型”来说明发展中的国家势必需要利用外资满足国内对于资金大量的需求M. Abramovitz (1986)指出要想从外商直接投资获得收益,引入外资的国家必须具有社会能力的最低限度这一前提条件?。Demello(1996)通过深入的研究相关的理论,指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得到新的产品,从而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增长。随着全世界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国外学者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持不同的意见,R.Vemon在《产品周期论》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发达国家转移给发展中国家的是相对过时的技术。Water和Ugelow在1979年首次阐述了 “污染避难假说”的定义,也就是在国家间的FDr流动规模日益加大的同时,拥有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经济增长以及政治方面的考虑,而忽略掉环境方面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发展中国家不断的聚集了由引进外资而带来的污染密集型的产业。Daly (1993)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自由化条件下,为了吸引更多FDI会降低本国环境规制标准,最后必然会导致全球的环境恶化。Frankel (2003)对于FDI的环境影响则持与上述学者相反的态度,认为FDI有利于将“绿色技术”引入东道国,东道国通过“绿色技术”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


第二章外商直接投资与循环经济相关概念及理论演进


第一节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理论的演进
国际投资由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国际间接投资共同组成的。国际间接投资指的是国外贷款以及国际证券投资的投资形式,而国际直接投资指的是“一国的投资者利用其所拥有的资本或是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别国的一种对外投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拥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控制,并且从中获得相关利益或是稀缺的生产要素。”有些学者也把国际直接投资叫作外国直接投资。虽然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于19世纪时期,但在20世纪60年代才真正引起西方的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逐步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被定义为:一国或一地区的居民实体在其本国或地区之外的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中建立长期关系,并能掌握一定的控制权和享有持久的利益的投资气国内学者将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缩写为FDI)称作外商直接投资,我国是FDI流入地的主要地区,在资本输入这一角度上,FDI通常被翻译成外商直接投资气国内学者将FDI翻译成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由于我国所引进的FDI绝大部分是来自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有别于大陆地区的经济制度,使得其相对于我国内地之间的投资体系是独立的,而非国家之间的投资关系。因此,我国文献中所提到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是涵盖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和外国四个方面的投资者。


………


第二节循环经济概念及其基本准则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Closing Materials Cycle)>资源循环经济(Resources Circulate)的简称,是将已有的生态学规律引入到经济的发展中,使整合过后的物质重复利用,循环于经济体系的内部,然后控制资源输入以及污染输出,来促进经济发展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相比于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型有着显著的差异: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釆用的是一种单行道流动的模式,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一低两高”,即低利用、高开釆以及高排放;相反的,循环经济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发展,使得二者能够和谐、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资源一产品一再生的资源”反馈式的发展模式,其特点为“一高两低”,也就是高利用、低开釆以及低排放。在持续发展的经济循环中,所有的物质以及资源能够长久的得以重复利用,这样才能降低自然环境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三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22
第一节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区域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差异分析........ 27
第四章我国循环经济效率测度 ........30
第一节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 30
第二节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三、数据的来源 ........35
第三节全国循环经济效率测度........ 35
一、测度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35
二、我国循环经济效率测度........ 35
第四节各省份循环经济效率测度........ 37
一、测度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37
二、我国各省历年循环经济效率........ 38
三、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效率差异分析........ 40
第五章外商直接投资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 49
第一节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循环经济效率的协整分析........ 49
第二节FDI与循环经济效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7
第三节FDI与循环经济效率的VAR模型 ........59


第五章外商直接投资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


在上一章中,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 1993-2011年我国整体以及29个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通过全国循环经济效率测算可知,我国循环经济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通过区域循环经济效率测算可知,我国各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普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地区间循环经济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东部的循环经济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大地区。通过上文分析知道,循环经济效率情况较好的东部地区多为经济发达且外商直接投资额较大的沿海省份,而循环经济效率不佳的省份多地处经济较为落后且外商直接投资额较低的地区。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循环经济效率之间有着怎么样的联系,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循环经济效率是本章研究的重点。本部分我们将引入计量经济学中动态均衡关系的研究模型一协整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循环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


结论


我国在循环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要以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为核心目标,并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利用外资总量不断的增长。任何事物的变革都会有原因的,发展模式也不例外,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革,行为模式亦是如此。发展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变化需要在内在动力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共同产生作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我们必须要创造出良好的市场与制度环境,从而有效的利用以及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本文将环境污染排放物当做非期望产出放入全要素框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整体以及29个省区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我国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照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考察了四大经济区域内部和外部的循环经济效率差异情况。最后,在效率测算的基础上,釆用VAR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审计投入影响因素实例概述
下一篇:公募公益基金会捐赠者意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