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增强学习动力的初中英语作业反馈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3666 论文编号:sb2024092715080152760 日期:2024-10-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研究发现,目前学生作业反馈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反馈主体单一;第二、反馈时长较长,频率较低;第三、反馈形式单一,分布不均;第四、反馈内容模糊,不易理解。根据问卷、访谈结果,满足学生期望的作业反馈应有以下特征:第一、反馈时间短,反馈频率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当前作业反馈的问题
作业是教与学的交叉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作业反馈在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研究以及笔者自身实习经历,目前作业反馈中尚且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反馈方式单一。作业反馈的形式多样,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最主要的作业反馈方式是评判对错,以勾、叉或者圈出错误的形式结合等第评价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对于不需要评价对错的作业批注日期。这种批改方式比较简单,但缺乏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第二,反馈主体单一。作业反馈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家长在作业反馈中所占比例非常少。部分需要家长监督完成的作业,例如默写单词等,在完成后需要家长签名,其他作业中家长很少参与。作业中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鉴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本身学业任务重,在实际作业反馈中,学生自身参与较少。因此,作业反馈主要由教师来完成。由于教师需要完成备课、上课、教研工作、学校的活动组织等,工作任务多,作业批改任务量大,即便教师对多样化的反馈方式有明确的认知,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很难对学生作业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反馈,这是当前作业反馈的一大困境。
(二)作业反馈的重要性
作业反馈作为作业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反馈是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估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形成比较清晰的认知,因此在后续学习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环节的安排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作业反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作业反馈中得到肯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作业反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作业中不断得到肯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从而随之上涨。

教学论文怎么写
教学论文怎么写

.....................
二、研究意义及核心概念
(一)研究意义
1 . 理论意义
作业反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作业情况的评价,其结果可以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教学提供依据。1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尽快地了解学生是否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其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信息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评价学生的作业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学生作业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也值得教师关注。通过作业评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误解,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作业评价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指导和帮助。总的来说,作业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重视作业评价,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旨在以初中英语作业反馈为研究对象,从认识学生作业反馈实施现状,分析总结现存的问题入手,结合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结果,着重研究作业反馈的各种因素,如反馈时间、反馈主体、反馈方式等对学生学习动力,如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的影响,并从学生发展、教学效果、教师负担等方面挖掘作业反馈的价值,从简单的甄别对错,批注日期等反馈方式向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反馈方式变革。理论上,虽然作业一直是教育中热度非常大的话题,但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根据反馈理论、信息输出理论、注意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等,结合初中学生和英语学科学习规律,通过调查,研究作业反馈与学生学习动力的关系,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丰富英语作业反馈的学术成果,促进作业反馈理论研究的发展。
.............................
第二章  理论阐释
一、理论基础
(一)注意理论
注意理论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积极的态度和最佳的学习环境将提供学习所需的语言数据......但是没有‘兴趣’、‘注意’、‘努力’参与到学习中,学习者将无法成功习得语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什么是“注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首先,学习者应该注意语言材料;其次,大脑“注册新材料”;最后,不需要理解,只要注意到一条新信息即可。也就是说,学习者注意到的越多,他们学到的就越多。但只有注意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自动习得语言; 相反,该假设指出,注意是习得的重要起点。注意理论最早由施密特(Schmidt)提出。施密特(Schmidt)基于对葡萄牙语的学习日记的研究,阐释了意识的定义以及理论。他认为:“注意是理解输入知识的必要充分条件。”换言之,学习者对于二语知识的理解必须基于他们充分注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在论文《意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中他提到“潜意识的语言学习是不可能的”。1也就是说,有意注意对于学习者将输入的语言知识理解吸收非常必要。学习者通过有意学习,完成了从被动接受者到积极参与者的身份转换,同时发展学习主动性。虽然强调任务需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内容上,施密特(Schmidt)并不否认没有注意的偶然学习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因此,注意对于语言学习十分重要的,教师针对性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作业的关注,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进一步加深,从而使得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进步。家庭作业就是一项旨在巩固学生正在学习的目标语言的任务。成功的语言学习得益于教师反馈和家庭作业的合力作用,教师提供的家庭作业反馈应该对学生注意到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优点和缺点具有重要意义。
.........................
二、学习动力的结构与功能
根据陈平学者的研究,学习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学习需求、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等要素构成。其中,目标发挥动力的源泉和核心的作用,自信心发挥动力的支撑、调节作用,情绪情感发挥动力的激励、促进作用。
需要是人类行为动力的起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比如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好感或者物质奖励等。当个体意识到外部活动中所需满足的目标或诱因,并采取相应行动时,潜在的行为动力就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同理,学习活动因为能够满足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个性等多种需要。因此,作为学生主要目标的需求类型被分为直接学习需求和间接学习需求,分别对应于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学习需求是指以学习行为为直接目标的需求,如认知需求;而间接学习需求则指其他目标,如互动需求。直接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包括探究欲望、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掌握、影响和控制学习任务的需求,成功进步的需求等认知需求和效果需求。例如,学生可能会因为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而持续不断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间接学习的影响对学习活动而言是相当复杂的。有些影响可以促进学习行为,例如通过表扬来激励学生取得好成绩,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而另一些影响则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比如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社交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个人安全感。间接动机过程可能会减弱直接动机过程的影响,例如当撤去原有的外部奖励时会削弱学生的直接动机,间接需要也会阻碍直接需要的发挥,例如出于自尊需要,学生可能会放弃较难的任务;间接需求是外部需求和直接学习需求之间的桥梁。 在学生缺乏直接需求的情况下,学习行为就会受到间接需求的激励,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会因为任务有趣而产生。
...........................
第三章  现状分析 ............................... 36
一、现状调查设计思路 .......................... 36
二、问卷调查 ............................ 37
第四章  改进策略 ............................. 67
一、明确科学合理的反馈目标 ...................... 67
(一)此策略的理论依据 ...................................... 67
(二)此策略的实施要点 ......................... 67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86
一、研究结论 ......................................... 86
(一)关于作业反馈现存问题的结论 .................................. 86
(二)关于作业反馈对学习动力的影响的结论 ........................... 86
第四章  改进策略
一、明确科学合理的反馈目标
(一)此策略的理论依据
反馈目标影响反馈的内容、形式以及反馈最终的效果。如果没有设定明确的反馈目标,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反馈习惯、经验进行作业反馈。传统的作业反馈以鉴定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目标,所以在反馈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教学知识层面,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兴趣、情感的变化。以知识为唯一取向的反馈目标不足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的作业反馈与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关度极高。因此,教师在给予作业反馈之前,应该明确多样化的反馈目标。作业反馈不仅要肯定或纠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原有认识,还要起到巩固和强化知识点的作用。此外,作业反馈还应发挥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内在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   (二)此策略的实施要点
1.  教育专家及管理单位开展教师培训
教育专家、上层教育管理单位以及学校开展培训,及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知识。教师培训这一途径可以快速地让教师了解到最新教育知识,但由于教师备课、上课、各类教研活动、学校会议等,工作任务繁重,频繁的培训会加大教师工作负担,激起教师对此类活动的厌倦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的成效。

教学论文参考
教学论文参考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业反馈对作业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结合上课情况,了解学生整体学习状态,有必要时及时做出引导。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一)关于作业反馈现存问题的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反馈现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反馈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批改为主;反馈时长较长,频率较低,存在部分学生作业长期没有批改或者批改频率低下的情况;反馈形式单一、分布不均,主要以判断对错的符号,结合日期、等第的形式;反馈内容模糊、不易理解,存在教师字迹潦草,表意笼统的情况。根据调查,学生认为能够提升自身学习动力的作业反馈应是即时的、多主体参与、反馈形式多样、反馈效果积极的。
(二)关于作业反馈对学习动力的影响的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结果显示,所有被访谈教师均十分认可教师对学生作业反馈的作用,认为其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也对学生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影响。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作业反馈对其英语学习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影响。根据学生访谈结果,除降低英语错误率,提高英语成绩外,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教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