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出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出了问题的成因,有助于英语教师进行反思。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阅读文献,深入初中英语词汇课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011年以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的核心目标。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发布,它将“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培育方向,并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程晓堂,2016)。2016年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也明确指出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各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英语学科同样如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22年版)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并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即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此外,新课标2022年版还强调了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英语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等。至此,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掀起了一轮高潮,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英语教育研究热点课题。
二 基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词汇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其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都影响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加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词汇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教师仅仅进行知识传授已不再符合学校的教育目标。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核心素养层面的教学策略和课堂设计已逐渐为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开拓了新局面,并提供了相关研究的新视角。然而,词汇教学仍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双基”教育,即通过词汇的机械训练进而强化学生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塑造和文化意识的养成。初中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积累和准备阶段,教师须在此阶段夯实词汇基础,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词汇教学,以助初中生尽早适应高中阶段的词汇要求,并达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学段目标。
教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的焦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目前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并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丰富初中英语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同时也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二 实践意义
第一,本研究可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化提供借鉴。本研究将探索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助于教师更新其教学理念,对词汇教学进行反思和优化,还能为学校组织教师教育培训提供一定的启示。
第二,为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参考。本研究通过观察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词汇教学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对于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积极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以及促进新课程改革方面提供一定实践参考。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英语词汇教学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微观角度来说,音、形、义是词汇教学最基础的知识,即词的发音、词形与词义。
Harmer(1991)对词汇教学进行了定义:词汇教学应包括词义、词用(成语和固定搭配等)以及相关信息,如词性、词缀等。国内学者王海华(2007)进一步指出,语音、拼写、词性、意义、搭配和交际使用是词汇教学的六个主要模块。此外,崔刚、孔宪遂(2009)也认为词汇教学存在六个部分,但与王海华略有不同,包括读音与拼写、语法、搭配、意义、得体性、结构。国外学者 Nation(2004)提出的词汇教学分类是目前比较权威的。他认为,词汇教学可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分类:第一,按照词汇教学中心进行分类,分为以意义为导向和以语言形式为导向的词汇教学、以语音、形态为导向的词汇教学等;第二,根据词汇的附带习得情况,可以分为直接性词汇教学和间接性词汇教学;第三,基于词汇教学过程,可分为输入性词汇教学和输出性词汇教学;第四,根据词汇使用频率,可将其分为高频次教学、低频次教学和学术教学等。
本研究认为,英语词汇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在特定语境中帮助学生习得词汇的过程,是以输入词汇的语音、形态、意义,用法等,进而顺利输出词汇的相关教学活动。具体而言,英语词汇教学注重在文本和上下文中理解词汇的深层内涵,以及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同时,它也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策略,使学生能够根据主题、情境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适当的词汇进行交流或表达。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语境理论
语境最初是指一个单词或是句子所处的上下文。随着语言的演变,这一概念现已由从最初的“上下文”扩展到“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的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Malinowski(1923),他清晰地阐述了语境的内涵,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思想的符号,话语需要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并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使语境有了最早的分类。Halliday(1976)将语境定义为字面意义的语言环境。在20世纪70年代,Halliday引入了新的术语“语域”,他将语境看作是话语之外的情境因素,将语境划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王德春(1983)提出语言情境学是由于时期、地方、场所、对象等客观条件,以及运用话语的人、身份、思想、个性、职业、教养、处境、情绪等客观性原因,而形成的运用话语的社会环境。胡壮麟(2002)则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语境: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分类。2018年出版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语境进行了诠释,将其定义为使用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于内部环境来说,语境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内,如上下文之间,而对于外部环境来说,语境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比如社会环境。
各学者虽对于语境的分类略有不同,但很早就将语境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比如何兆雄(1989)、陆巧玲(2001)、侯敏华(2009)等。学者们一致认为,语境知识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在语境中教授词汇已经逐步成为当今词汇教学的主要渠道。Kusumayati(2010)提出利用语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Frank(2019)认为在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中模拟语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模拟语境主要指的是通过营造学习情景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英语素养。2022年版新课标的教学提示中也明确指出,教师要注意创设真实的、与问题解决紧密关联的语境。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4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14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17
第一节 学生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17
一 信效度检验 ........................................ 17
二 数据分析 .......................................... 18
第五章 现状与成因分析 .......................... 35
第一节 现状 .......................................... 35
一 学生 .............................................. 35
二 教师 ................................................ 36
第六章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学习与反思
全人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作用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以及塑造完整、均衡的人格(江琰,2020)。这与核心素养的概念不谋而合,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全方位地增强自己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课程教学的方向。例如,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参加英语核心素养相关的在职培训或专题讲座,还可参加示范课和课例研究等,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和探索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方法。此外,还应根据新课标里的词汇教学提示和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段目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及人格塑造。同时,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教师应加强学习与更新词汇教学理念,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切实转变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已形成的词汇教学模式化和教学理念固定化。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定期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还可通过撰写教学日志、观摩听课和收集学生反馈等方式来总结自己教学的可取和不足之处,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论文参考
......................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与发现
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出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出了问题的成因,有助于英语教师进行反思。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阅读文献,深入初中英语词汇课堂。本论文分别从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层面以及从教师的词汇教学理念、词汇教学目标、词汇教学活动、词汇教学评价层面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整理归纳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研究发现初中生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词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语言技能发展不均;在文化意识方面,其文化意识淡薄、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在思维品质方面,其思维品质欠佳、批判创新思维不足;在学习能力方面,其学习策略不当、学习渠道狭窄等问题。其次,对于初中英语教师,他们都比较清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认为词汇教学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所展开。但在实际教学中,则存在词汇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其教学目标聚焦于语言能力,忽略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在词汇教学活动方面,其活动设置欠佳,较少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词汇教学方法方面,其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方法单一且脱离语境;词汇教学评价方面,其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