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教育同样应该与社会同进步,不单单是在思想上的进步,还要在实践和行为举止上的进步,然而这些都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和尝试的。现如今,在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两大发展背景下,对材料进行改革,特别是将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满足新形势下对体育新课标的不同需求,对体育课的内容,教学教法进行了整顿。最近几年对于体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其中对于体育的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尤其明显。体育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体育教学的内容选定上、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后,可将“启发式”引入,为其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时间的前进,对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运动技能来说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大学生的需求了,学生对体育项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力求于能够对一些难度比较大和套路比较复杂的动作进行学习,可以掌握动作技能的原理、知识结构和发展性的规律。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繁琐的课堂教学讲解感到反感和抗拒。学生更喜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启发式”的作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帮助学生培养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最近几年里体育学类的相关学者将教育教学理论以转移的形式,应用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去,是一种新型教学领域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是运用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在学生初步对技能进行尝试性练习的基础上,设置情景提出各种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勇敢的尝试和主动的分析讨论,使得学生在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上,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新的运动技术以及技能。“启发式”与“传统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启发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了解该运动技能,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就现在而言,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里“启发式”进入到体育的教学模式中来,以前许多未知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得到了答案,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构造正在向统一的发展。就体育教学实践而言,很多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体育老师对“启发式”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还很模糊,很多内容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理解的,这样对于以后的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汇有很大的影响和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根据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与健美操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的实验特点指出,“启发式”应用在普通高校的健美操课堂中,提高了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健美操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有了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健美操课堂上享受健美操给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带来的愉悦感。并对健美操中运用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否适合、使用对象是否合理、操作程序是否完善。为其选用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1.2.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尝试性的将“启发式”教学运用到普通高等学校健美操选修课中并对其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实施过程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实验分析。“启发式”教学模式和“传统式”教学模式在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中相比较,探索研究对学生学习兴趣、人际交往和自信程度的影响,能够促使学生对健美操课中教师教导的教学任务更有效的完成。
........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文期刊的全文数据库、国内外有关健美操教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浏览和学术期刊检索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为撰写本篇论文进行了大量的参考和有利依据的供给。并通过学术期刊、报刊、体育教学专著等途径,广泛查阅了关于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学术文献,收集、整理与本论文有关的论点,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以供参考。
........
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辽宁科技学院校内 2013 级本科生健美操公共选修课的学生在教学实验过程的前和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调查问卷。运用了《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个人评价问卷》(附录 A),张力为主编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附录 B),郑华辉、张勇编著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附录 C)三种量表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几位从事多年健美操运动项目的专家和学者针对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中获取对本文研究具有意义的建议。这些对如何更好的完成本篇论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信度的检验则是以问卷的是否可靠、多次发放问卷的结果是否一致和问卷的稳定程度来判断的。 采用重复测量信度法对研究中有效的调查问卷的可信程度进行检验。将同一问卷对同一学生进行两次相同问卷的发放,分析两次问卷检测的相关性。在开始实验的第二周向两班学生发放问卷。对测量的结果采用折半测量的方法,公式为:R=2R/(1+R)进行计算( R=0.90), 得出结果证明:结果已达到统计学的标准。
............
3.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对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实验设计 ........... 10
3.1 实验的对象、地点、时间 ........... 10
3.2 实验内容 ......... 10
3.3 实验方法 ......... 10
3.3.1 实验前测 .... 10
3.3.2 实验后测 .... 10
3.3.3 实验的控制 .......... 10
3.4 实验的整体构思 ........... 11
3.2 指导思想 ...... 11
3.2 教学内容 ...... 11
3.2 组织教法 ...... 11
3.5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 11
3.5.1 考核内容 .... 12
3.5.2 考核要求 .... 12
3.5.3 考核方法 .... 12
3.5.4 考核标准 .... 12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4
4.1 实验前检测结果分析 ....... 14
4.1.1 实验前对身体素质的结果分析 .......... 14
4.1.2 实验前对基本技能的结果分析 .......... 14
4.1.3 实验前对心理方面的结果分析 .......... 15
4.2 实验后检测结果分析 ....... 15
4.3 实验前后对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 18
5 结论与建议 ..... 24
5.1 结论 ..... 24
5.2 建议 ..... 24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结果分析
实验前对进行实验的两班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健美操的技术技能和心理方面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验证两班学生是否具有差异性。 通过对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下肢爆发力、支撑型等方面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进行身体素质检测。表 2 是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实验前的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证明学生检测过程中的 P>0.05,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明显性差异,可以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表 3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对健美操基本技能的检测中可以看出两班检测的 P 值>0.05,表明两班学生对健美操的基本技能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


............
结论
5.1.1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重视和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主导地位,以强身健体为功效,以身体素质和心里健康为指标。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启发式”比“传统式”对学生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
5.1.2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二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种教学模式对两班学生的健美操技能均有明显效果,但是经过比较发现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更优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5.1.3 “启发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如何提高自信程度、自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同样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情况下随之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使学生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5.1.4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和相互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