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从营商环境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省域营商环境的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所产生的影响。在梳理了两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营商环境如何作用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积极涌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仍是以加工贸易为主,这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始终处于相对中下游。这种局面若持续下去将会加剧我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削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阻碍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我国高质量贸易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提升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对于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高科技行业的压制,在这一背景下,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我们更应当注重自主研发,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科技,从而进一步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因此,如何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已成为一国日益紧迫的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实现贸易更高质量的发展。
营商环境,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核心指标,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工作,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我国首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营商环境的定义,即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性要素和条件。国家“十四五”规划纲领明确提出了“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营商环境对省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达到以下目标:(1)系统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的发展,详细探讨营商环境影响省域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机理。(2)细致分析我国各省域营商环境的实际状况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现状,并运用科学且较为创新的方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域营商环境具体水平,从而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3)通过门槛回归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创新在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中的关键作用,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1)理论意义
首先,尽管国内外已有众多关于营商环境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但多数局限于单一层面,对两者的关系和具体机制探讨尚显不足。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营商环境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机制,这不仅为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深化了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其次,本文在深入研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营商环境指标构建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全面涵盖了市场、法律和政务三个核心维度,还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相关内容创新性地纳入了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这两个重要维度。这种综合指标构建方式,在营商环境的量化评估方面展现了创新价值,为提升我国营商环境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了较有力的数据支撑。
最后,考虑到解释变量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利用门槛回归分析验证了随着创新水平的提高,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出增强的态势,为在营商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营商环境相关研究综述
2.1.1 营商环境的概念界定与作用
“营商环境”一词自2002年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的《营商环境报告》项目启动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营商环境涵盖了企业从开办到运营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条件和因素,包括企业开办、施工许可办理、税收管理以及破产处理等多个环节。而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营商环境被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探讨持续深入,普遍认为其构成要素丰富,涉及领域广泛。Hamplová and Provazníková(2014)、郑国楠和刘诚(2021)、李志军等(2021)学者指出,营商环境不仅包含制度性因素,还涉及社会和经济等多个维度,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营商环境的经济效应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一定成果。从影响维度来看,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Stobaugh(1969)将营商环境进行了细分,划分成了许多方面,例如融资便利度、政治稳定性、贸易自由化程度等。Asaftei et al.(2008)则强调政府职能在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指出腐败、税收制度、监管限制等因素对营商环境具有显著影响。在国内学者如董志强等(2012)研究看来,营商环境即为制度软环境,该学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探究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张国勇和娄成武(2018)则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出发,对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剖析。而Civelek et al.(2016)、杨仁发和魏琴琴(2021)等学者则分别从宏微观角度对营商环境进行了界定和探讨。众学者在诠释营商环境时侧重点有所不同。
尽管对营商环境的理解存在多种角度,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个理想的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学界的深入研究,夏后学等(2019)指出,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是打破行政垄断、激发企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关键策略,更是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多位学者如Messaoud and Teheni(2014)、王雨飞等(2020)、贺大兴和王静(2020)均认为营商环境优化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张会清(2017)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建设的滞后会阻碍企业的出口贸易。这些研究共同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出口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
.............................
2.2 出口技术复杂度相关研究综述
2.2.1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与测算
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概念,源自于国外学者的深入探究,它旨在通过剖析一个地区的出口结构与劳动生产率,进而对该地区的整体技术内涵进行量化评估。但是国际学术界对其的解读仍存在分歧,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由Hausmann(2003)首次提及,他强调这一指标能够衡量一个地区贸易产品所蕴含的技术层次,涵盖了出口技术的附加值、含量以及经济的复杂程度等多个维度。Hausmann(2007)在进一步指出,出口技术复杂度是以产品质量价值为核心,体现了一国出口产品所蕴含的技术价值。除此之外,Rodrick(2003)提出了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他认为产业出口所使用的技术存在越高的复杂度,就意味着该经济体的优势越能在生产和出口高价值、高技术产品方面显著体现,从而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更具有胜出的可能性。许斌(2008)则从产品层面提出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他认为一种产品如果蕴含更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具备更高的品质,那么其出口技术复杂度也就显著更高。陈晓华和黄先海(2010)的研究则指出,某一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能够直观反映该行业的生产力水平。通常来说,如果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更高,则其生产力就更高端。因此,出口技术复杂度是个综合概念,不仅可以反映产业的生产能力,也能表示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对于寻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而言,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
在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方面,Hausmann(2003)首次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测度方法,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Rodrik(2006)则实际应用了这一方法得出了我国早期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发现其远超同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这被称为“Rodrik悖论”, 即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非呈现正向相关关系。邱斌等(2012)利用全球范围内贸易数据,更深层次地测算了我国工业产品细分领域的出口技术复杂度。Tacchella et al.(2013)基于用普遍性确定出口产品的复杂度的视角,使用迭代法,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展开研究,得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对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ausmann估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精确性。此外,毛其淋等(2018)提出了测算微观企业层面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的方法,细化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为企业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评估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工具。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解,也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出口竞争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第三章 营商环境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理论分析 ............................. 13
3.1 理论基础 ..................................... 13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13
3.1.2 新生产要素理论 ..................................... 13
第四章 营商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分析 .......................... 17
4.1 营商环境测算与分析 ...................................... 17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17
4.1.2 营商环境测算方法以及结果分析 .............................. 17
第五章 营商环境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分析 ........................ 25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25
5.2 变量定义与选择 ....................................... 25
5.3 模型的构建 ................................ 26
第五章 营商环境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基于前文的分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被解释变量和营商环境这一解释变量。关于这两组数据,本文在第四章已经进行了全面且详尽的描述,为避免内容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数据来源是国研网和WTO数据库,营商环境构成指标的数据来源在第四章已经详细说明。门槛变量为创新水平,由省份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GDP计算所得,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控制变量参考学者以及考虑模型的外生性,本文选取以下四个变量为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研网。
贸易开放度。贸易开放度是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各省域进出口总额/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同样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深远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可能通过价格竞争或技术提升来保持竞争优势。而且,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可能导致企业技术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市场规模通过选取各省级域人口的对数来衡量。
人力资本是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各省域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在总人口中的份额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新生产要素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以我国除缺失数据严重的西藏外的30个省份2009-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综合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维度的营商环境指标,研究了省域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
(1)营商环境的优化可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进行营商环境变量替换、缩尾处理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操作以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证实了假说H1。
(2)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实证发现东部地区提升营商环境会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而中部和西部却没有显著影响,且均通过了费舍尔检验,证实了假说H2。
(3)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将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发现随着创新水平的提高,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在增强,证实了假说H3。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