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绩效与演化思考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95252 论文编号:sb2023102720590151261 日期:2023-10-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本文探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并在静态分析基础上,从动态视角,探究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加深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这一特性的理解。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博士论文怎么写
博士论文怎么写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并实施创新战略,以抢占发展制高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发生了很大转变,即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与成熟企业常常陷入“尾大不掉”的困境相比,近年来一些新创企业,如蔚来汽车、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作为突破性创新的排头兵,在科学发明转化为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创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示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引发了众多学者对新创企业的创新创业进程的关注。
然而,与拥有充足资源的成熟企业相比,新创企业具有“新生弱性”。大多数新创企业在应对外部局势的不稳定因素时,早早地进入了衰老或死亡阶段,因此,往往会避免开展高风险的创新活动[1]。然而,新创企业凭借灵活的组织结构,能够抢占细分市场的利基客户,往往会获得强劲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创新积极性。尽管过往研究多将新创企业的创新过程描述为一个孤立企业的独立发展过程,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创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有助于提升其创新产出[2]。在此背景下,能够提供互补性资源和网络流动的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吸引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异质参与者的创新活动所构成的动态协调网络,通过系统内各利益相关者建立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共同创新,最终实现价值的分布式增值和创造[3,4]。现有研究意识到,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新创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如,陈衍泰等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能够为新创企业提供单个企业无法提供的发展环境和互补性资源[5]。Mei等认为中小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能够使其打破资源缺乏的困境,从而提升其创新绩效[6]。由此可见,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所伴随的价值链条交互过程[3],是新创企业减少资源搜寻时间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方式[7]。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对创新生态系统和新创企业的零星探索,到如今两者均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普遍议题,期间经历了学者们的不断探索。因此,本章将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和新创企业这两个概念进行文献梳理。
1.2.1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1935年,英国生态学学者Tansly首次指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其认为整个生系统中不仅仅包含复杂的有机体,还包含广义上的生境因素[17]。认为,系统中不仅仅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系统内主体,还包含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随后,1977年,学者Hannan和Freeman提出应该将组织单位与环境联系起来,以系统性探究组织集群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联系[18],进而推动了学者Moore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以从系统层面来研究企业的创新创业进程。
为了对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形成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围绕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文献进行了初步的计量分析。本文用于分析的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的SCI(E)和SSCI数据库,以及CNKI中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数据库。
本文采取主题检索的方式对Web of Science中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方式为选择主题为“innova*ecosystem*”,检索的时间范围是从2012年至2022年,共检索到662篇外文文献。随后分析高被引论文的相关情况。2012年至2022年间共有25篇高被引论文,其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Jacobides等人于2018年在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题为“Towards a theoryof ecosystem”的论文,共被引用551次。其后依次为学者Ander于2017年在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上发表的题为“Ecosystem as Structure:An ActionableConstruct for Strategy”的论文,和Gawer于2014年在期刊《Research Policy》上发表的题为“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Toward an integrativeframework”的论文,发表的文章,分别被引用544次和514次(排名前十的高被引论文详见表1-1)。
.........................
第2章理论基础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作为一个将资源视为企业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模型,最先由学者Wernerfelt所提出[117]。其认为企业资源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分别是有形和无形资源,并且资源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随后经过学者Prahalad和Hamel[118]以及Barney[119]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组织应该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来源,而不是从外部环境中寻找。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以新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来开发外部机会窗口,比为每个不同的机会获取新的技能要可行的多。因此,资源是企业实现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基础。此外,资源包含两种,即有形和无形资源。其中,企业占有和控制的有形的东西就是有形资源,包含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资金等。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源是指没有实体存在但仍由企业所拥有的其它一切资源,包含品牌声誉、商标、知识产权等。由于无形资源难以在市场上交易,由此,它们是企业构筑护城河及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围绕在资源基础观周围的研究普遍认同两个基本假设,即资源是异质性的以及非流动的[117]。并且指出,企业进行战略资源的交易需要考虑交易的必要条件、交易成本以及交换结构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首先,资源是异质性的基本假设是指不同组织所拥有的技能、能力和其它资源等是不同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一家企业采取行动后,另一家企业也可以简单效仿,因此,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而现实世界也很难达到非完全竞争状态,一些企业在面对相同的外部和竞争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实施不同的战略以超越对方。因此,资源依赖观认为企业通过使用不同的资源束来实现竞争优势。其次,资源是非流动性的基本假设是,资源在短期内难以在不同的企业间流动。通常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源是不可移动的,因此企业无法复制竞争对手的资源并实施相同的策略。
............................
2.2关键概念维度分析与界定
2.2.1创新生态系统的维度划分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大量松散互联的参与者所构成的价值增值网络,随着对其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生态系统展现出了以下三点特征:第一,由多组织成员构成。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互补的技术和能力,共同演化以实现目标[7];第二,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商业化过程中相互依赖[4];第三,关键属性为整合价值链,实现价值主张[54],提供交互网络[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划分,已有研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如Mei等依据资源依赖观,将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与杰出组织联系的核心系统和与服务中介机构联系的外围系统[6]。提出,与接触组织联系的核心系统是中小企业获取核心创新资源的主要途径,主要包含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外围系统是企业获取支持性资源的重要来源,主要包含其与政府机构、大学、技术机构以及知识和金融法律服务机构的交互关系。Kapoor依据资源获取途径将生态系统划分为基于产品的生态系统和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10]。其中,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是由平台领导者策划、搭建平台架构并制定互补者参与生态系统的规则。因此,平台型系统的领导者和互补者之间的合作结构通常是由平台领导者所决定的。相比之下,产品型系统中领导者与互补者之间的合作结构通常由双方共同决定。因此,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侧重于企业与创新生生态系统内部各参与者所建立的“点对点”联系,而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则是指由平台领导者所设立的治理机制来实现系统目标的系统,侧重于企业与系统内部各参与者所建立的“轮辐式”依存关系。柳卸林和王倩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目前被分解为三个细分模式,分别为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用户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137]。其中,产品型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企业基于某一项技术或产品的再创创新,用户型生态系统是指企业围绕核心产品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则聚焦在平台,以及平台与互补者之间的创新互动。
............................
第3章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36
3.1研究假设.....................36
3.1.1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36
3.1.2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37
第4章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65
4.1研究假设...................................66
4.1.1开放式创新战略的调节效应.........................66
4.1.2共享认知资本的调节效应...............................69
第5章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分析...............................86
5.1研究设计......................................86
5.1.1案例方法选择..................................86
5.1.2案例企业选择.......................................87
第6章新创企业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6.1提高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6.1.1积极嵌入异质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博士论文参考
博士论文参考

本研究发现,嵌入基于平台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均能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无论是直接获取异质性资源还是间接获取异质性资源,均有助于新创企业构建创新合作网络,通过网络效应和相互依赖关系,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外,现有研究也指出,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对嵌入战略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嵌入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更有助于新创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建立技术壁垒和创新基础。当企业规模较大时,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更有助于新创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外,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将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先提升后下降的作用效果,而嵌入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将有助于新创企业降低获取资源的成本,稳固与系统内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无形资源,进而促进创新产出的转化。
为此,新创企业可借鉴如下措施。首先,新创企业要积极提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具有资源约束特质的新创企业尤其需要积极参与到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获取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此外,创业企业的高管应该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发展阶段、市场竞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并据此,来积极嵌入适配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知识、技术和产品外泄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产出。
.............................
结论
本文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以及协同演化理论,从静态视角出发,通过引入动态能力、企业年龄、开放式创新战略以及共享认知资本等变量,探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并在静态分析基础上,从动态视角,探究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加深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这一特性的理解。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1)新创企业嵌入基于平台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向提升其创新绩效;企业规模不同的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其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明晰了动态能力在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企业年龄倒U型调节了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的正向作用,而正向调节了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的正向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明晰了在内外部环境中,资源交换和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间的联系。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能力—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明晰了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正面溢出效应;研究还从权变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探明了企业年龄对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深化了对新创企业成长的理解。
(2)开放式创新广度正向调节了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而倒U型调节了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开放式创新深度正向调节了基于产品和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厘清了开放式创新战略与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协同效应。通过揭示开放阈值与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关于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新创企业创新绩效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博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