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上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的“走出去”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工程建设。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人员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其背景文化有较大差异,对于人员激励体系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人员激励体系的完善与合理,又会提高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如何从嵌入文化差异的角度,构建合理的人员激励体系,提高项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当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薄弱、分散且不成体系,这就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以省级社科基金为依托,结合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对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扎根理论、层次分析、结构方程等多种方法。本研究的逻辑结构是:通过绪论部分交待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括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在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先总结述评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文化差异、人员激励体系以及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这三个核心概念的相关研究,然后对三个核心概念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寻找研究空白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核心点。第三章则以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的特点入手,阐明人员激励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进而以扎根理论构建嵌入文化差异下的人员激励体系框架,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指标做出评价,分析其结构特征;第四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汇总相关变量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结论,从而提出理论假设,进而构建嵌入文化差异下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第五章在问卷调研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础上,完成文化差异下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最后一章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得出嵌入文体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改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管理启示,并阐明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同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分析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的特点,论述了人员激励体系构建的原则,并以扎根理论为出发点,建立嵌入文化差异的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通过选择尼日利亚水泥厂项目作为后续调查的重要样本来源,以层次分析法进行人员激励体系的结构分析,其中指标间不同的权重关系表明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的不同手段在文化差异作用下存在明显差异。(2)构建了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以综合激励模型为基础,从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两个方面建立人员激励体系,进而通过汇总相关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嵌入文化差异后,人员激励体系通过工作绩效这一中介变量,以及文化差异、公司制度这两个调节变量,来影响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绩效,而员工素质、领导能力和合作信任这三个变量则起到控制作用。其中,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可以用项目成果、建设效率、成员满意度、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来衡量。(3)完成了嵌入文化差异下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其本质是通过结构方程来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与数据结果是否相符。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来看,理论假设与数据结果是相符合的。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体系中,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对工作绩效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存在正向间接影响;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对工作绩效和工作绩效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其本身对工作绩效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公司制度对人员激励体系对工作绩效和工作绩效对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其本身对工作绩效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也存在正向影响;员工素质、领导能力以及合作信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都存在正向直接影响。本文所获得研究结果表明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其内外部激励的影响效果有明显差异。同时,外在性激励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内在性激励,这和传统(非国际化)工程项目的相关结论有所区别,这也是由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加强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制度对于提高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促进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及人员激励体系构建提供依据,指导企业更好地构建有效人员激励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文化差异下调节内外部激励手段的设置与实施,以求推动工作绩效,继而实现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路线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激励理论
2.1.2 关系治理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目标管理理论
2.2 人员激励体系的相关研究
2.2.1 人员激励的概念及其解读
2.2.2 工程项目全周期视角下人员激励体系的相关研究
2.2.3 综合激励理论的相关研究
2.2.4 内在性激励的相关研究
2.2.5 外在性激励的相关研究
2.2.6 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的综合性研究
2.3 文化差异与人员激励体系的相关研究
2.3.1 文化差异的概念及其解读
2.3.2 社会学分析范式下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的影响
2.3.3 管理学分析范式下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的影响
2.3.4 国际工程项目视角下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的影响
2.3.5 其他多维度视角下文化差异对人员激励体系的影响
2.4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相关研究
2.4.1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概念及其解读
2.4.2 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2.4.3 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文化差异的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构建
3.1 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建立原则
3.1.1 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的特点
3.1.2 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建立原则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构建
3.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3.2.2 资料的收集
3.2.3 资料分析与编码
3.2.4 嵌入文化差异的人员激励体系的构建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指标评价
3.3.1 中非国际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存在问题
3.3.2 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员激励体系研究
3.3.3 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激励体系的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变量的界定及维度划分
4.1.1 文化差异的界定及维度
4.1.2 公司制度的界定及维度
4.1.3 工作绩效的界定及维度
4.1.4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界定及维度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人员激励体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
4.2.2 工作绩效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
4.2.3 人员激励体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
4.2.4 文化差异和公司制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4.2.5 员工素质、领导能力和合作信任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
4.3 理论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员激励体系影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调查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5.1.1 调查方案的设计
5.1.2 预调查
5.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5.1.4 正式调查
5.1.5 正式调查数据的预处理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性
6.3.2 研究展望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1]基于信任维持的工程总承包人选择策略建议研究[J]. 高明娜,尹贻林,闻柠永. 价值工程. 2019(26)
[2]基于信任的合同柔性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J]. 陈奕林,尹贻林. 科研管理. 2019(03)
[3]应用大数据进行供应链管理绩效提升的研究[J]. 王辉,赵飞燕.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03)
[4]国际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崔显峰. 财经界(学术版). 2018(12)
[5]非洲区域国际工程风险的管理[J]. 姚春灵. 建材与装饰. 2018(28)
[6]国际工程税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分析[J]. 刘爱珠. 财经界(学术版). 2018(11)
[7]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范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研究[J]. 张娟,孟晓莉. 计算机教育. 2018(06)
[8]简论国际港口与航道工程计量管理[J]. 周必凯. 项目管理技术. 2018(06)
[9]转型升级 “智”启未来——新时代国际工程企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J]. 代聪华.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18(06)
[10]合规经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J]. 袁立.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18(06)

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怎么写
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研究
新生代已成为我国施工项目管理团队的主力和骨干,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支撑。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引起新生代从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转变。由于建筑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工期紧迫、职业晋升时间成本高、薪资水平较低等特点,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和工作供给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其从业热情和意愿降低,离职现象频发,造成行业人才流失。目前缺乏分析我国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价值观-供给匹配及匹配对工作投入、工作绩效、职业情感承诺等职业状态变量的作用机理及关联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在人-环境匹配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价值观-供给匹配“分布规律-作用机理-关联关系”分析范式。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研,开发了职业价值观量表,识别了职业价值观结构。开展大规模问卷调研(有效样本995份),利用统计分析揭示了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和价值观-供给匹配度的现状及分布规律。通过多项式回归和反应曲面分析揭示了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对职业状态变量的作用形式和强度。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识别了重要工作供给与工作绩效的关联作用。基于14家案例施工企业的访谈调研,采用主客观对比和企业横向对比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基于问卷的研究结果,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改善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主要结论有:1)因子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明确了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包含五种类型,按偏好依次为工作团队相关、认知性、工具性、利他性/影响力、自由/趣味性;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团队相关和利他性/影响力方面匹配度好,认知性、工具性、自由/趣味性方面供给显著不足,职业价值偏好及匹配度与性别、代际、成长环境、职级、项目类型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多项式回归和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工具性、工作团队相关、自由/趣味性、利他性/影响力价值观-供给匹配分别对任务绩效、人际绩效、职业情感承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4)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不断学习的机会、支持型领导、反馈、工作环境舒适度、组织内部公平的高水平供给,关联高水平的任务绩效和人际绩效;5)基于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问卷调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本研究深化了对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建筑施工行业工作供给现状的认识,揭示了价值观-供给匹配的作用机理及工作绩效与工作供给的关联关系,拓展了职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成果,推动了基于价值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形成,为激发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2.2 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相关研究
1.2.3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础分析框架构建及量表开发
2.1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框架构建
2.1.1 基础分析框架
2.1.2 职业状态变量的选择
2.2 初始量表构建
2.2.1 初始职业价值观量表形成
2.2.2 工作供给初始量表的形成
2.2.3 初始职业状态量表
2.3 问卷调研
2.4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量表信度检验
2.4.1 职业价值观因子分析
2.4.2 量表的信度检验
2.5 小结
第3章 问卷调研及人口统计学分布规律
3.1 问卷调研
3.2 职业价值观偏好的总体情况与分布规律
3.2.1 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2.2 职业价值偏好总体情况
3.2.3 职业价值偏好分布规律
3.3 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度及分布规律
3.3.1 总体匹配情况
3.3.2 匹配度分布规律
3.4 职业状态变量的总体情况与分布规律
3.4.1 工作投入
3.4.2 工作绩效
3.4.3 职业情感承诺
3.5 小结
第4章 价值观-供给匹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匹配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及流程
4.2 匹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
4.3 匹配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
4.3.1 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
4.3.2 反应曲面分析
4.4 匹配对职业情感承诺的作用机理
4.4.1 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
4.4.2 反应曲面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关联规则的工作供给作用分析
5.1 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及流程
5.1.1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5.1.2 关联规则分析流程
5.2 数据处理与关联规则提取
5.2.1 关联规则分析的应用说明
5.2.2 数据集准备及预处理
5.2.3 关联规则提取
5.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工作供给作用结果及讨论
5.3.1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5.3.2 工作供给对工作绩效的作用分析
5.3.3 工作供给现状水平及作用情况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案例对比的验证性研究
6.1 验证性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6.1.1 方案设计说明
6.1.2 调研问卷设计
6.1.3 调研对象选择
6.1.4 调研过程及案例企业/项目基本情况
6.2 职业状态和职业价值偏好对比验证
6.2.1 职业状态对比分析
6.2.2 职业价值偏好对比分析
6.3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措施对比验证
6.3.1 员工待遇
6.3.2 职业发展
6.3.3 团队组织模式与氛围
6.4 政策建议
6.4.1 发展基于职业价值观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模式
6.4.2 改善重要工作供给水平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构成因素调研
附录B 基于开放式问卷调研的职业价值观原始因素列表
附录C 开放式问卷调研职业价值观原始因素归类和剔除
附录D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及职业状态调研(预调研问卷)
附录E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及职业状态调研(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F 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附录G 曲面反映分析的整数坐标点对应的结果变量值
附录H 关联规则算法Python代码
附录I 案例企业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特点和差异汇总
附录J 案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及制度政策落实情况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
参考文献
[1]基于能力-环境匹配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经理怠工行为分析[J]. 李晶晶,张飞涟,颜红艳,王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4)
[2]关联规则算法研究综述[J]. 谷建光. 电子测试. 2016(14)
[3]关联规则挖掘综述[J]. 崔妍,包志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6(02)
[4]工作投入的概念、测量、前因与后效[J]. 胡少楠,王詠.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2)
[5]新生代工作价值观结构、测量及对绩效影响[J]. 侯烜方,李燕萍,涂乙冬. 心理学报. 2014(06)
[6]关联规则方法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J]. 王冬燕,钱锦昕,徐海宁,余嘉元. 心理科学. 2013(02)
[7]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的研究述评[J]. 陈坚,连榕.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
[8]绩效结构理论述评[J]. 李艺,钟柏昌.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3)
[9]数据挖掘综述[J]. 王光宏,蒋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10]基于高频模式树的项约束关联规则发现方法[J]. 董雁适,程翼宇,潘云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04)

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不断动荡变化,各类自然灾害事件多发频发,工程项目作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主要实现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由于工程项目日渐复杂化、大型化、长期化、多主体的特征,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如何通过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手段协调分工协作,以共同应对危机,提升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现实问题。而传统项目绩效导向的项目治理思想,主要提倡成本、质量、工期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内部环境动态复杂、外部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的新环境与新常态。由于合同、环境、技术、经济等不确定性导致工程项目延期、超概、退库、合同纠纷以及提前终止等情况频发,甚至造成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如何通过工程项目的治理机制设计构建和完善组织预警危机、应对危机、以及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实现利用制度安排提升组织韧性,是工程项目在内外部不利因素环境下维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项目的危机应对以及韧性表现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在当前研究中,从组织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对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影响的内在机理的探讨相对有限。同时,在资源、认知等不同视角下对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机制、效应强度和实现路径的系统识别与深入剖析尚不充分。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注意力理论、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围绕“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有何影响”“项目治理如何影响组织韧性”等核心问题,通过资源和认知两种研究视角,深入探究工程项目在应对内外部不利因素情况下,项目治理机制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证相互验证、归纳与演绎交互并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逻辑分析思路与研究策略,开展以下几部分研究:(1)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本研究采用文献研读法,对制度理论、注意力理论、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进行回顾,对以往关于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的概念本质、构成要素、以及项目治理和组织韧性间关联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综述现有研究的关键理论成果和研究不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做足理论铺垫。(2)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本研究采用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工程项目实践情境,依据“项目治理——资源要素/认知要素——组织韧性”的分析框架,就三个工程项目的九个嵌入式案例,深入剖析了本研究核心构念之间的作用原理,并识别了关键路径机制。(3)工程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的概念模型构建研究。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基于跨组织项目基本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注意力理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工程项目临时性组织特征属性,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韧性特征,并结合现有理论基础与案例识别的路径机制,提出契约治理、关系治理、资源重构、团队正念及组织韧性之间关系假设,构建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概念模型。(4)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概念模型,采用定量实证验证的分析策略,通过确定变量测量、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等手段,针对754份样本数据,运用PLS-SEM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检验技术,对研究假设和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以及论证工作,本文得出的以下主要结论:(1)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分别通过构建角色系统和协调角色联结影响组织韧性;在资源视角下,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分别通过构建资源调动结构和激励资源协调动机来影响资源重构,且资源重构通过构建资源应变能力影响组织韧性;在认知视角下,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分别通过构建稳定认知结构和营造团队共识氛围影响团队正念,且团队正念通过构建认知适应能力影响组织韧性。(2)工程项目临时性组织具有跨组织和制度逻辑复杂性特征,需要利益相关方通过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提升资源重构,为组织韧性构建被动反应式能力;以及提升团队正念,为组织韧性构建主动式适应能力。相应的,形成“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组织韧性”、“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资源重构——组织韧性”、“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团队正念——组织韧性”三条路径,并据此提出了概念间的关系假设和工程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关系的概念模型。(3)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于组织韧性、资源重构以及团队正念都有着正向影响。具体来看,资源重构在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正念在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与资源视角下资源重构的中介效应相比,认知视角下团队正念在项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更强。在工程项目内外部不利因素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成果不仅丰富了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影响的理论研究,深化了资源与认知视角下工程项目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的内在联系,更好地运用治理机制安排提升组织韧性,为工程项目的危机应对和可持续运营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工程项目研究现状
1.2.2 组织韧性研究现状
1.2.3 项目治理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基础理论
2.1.1 制度理论
2.1.2 注意力理论
2.1.3 资源基础观
2.1.4 交易成本理论
2.2 组织韧性理论
2.2.1 危机
2.2.2 组织韧性的本质
2.2.3 组织韧性的构成
2.2.4 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
2.3 项目治理理论
2.3.1 项目治理的本质
2.3.2 项目治理的构成、原则与机制
2.3.3 契约治理机制
2.3.4 关系治理机制
2.3.5 项目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机制的影响
2.4 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的关联要素
2.4.1 资源重构
2.4.2 团队正念
2.5 研究框架的提出
3 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样本
3.1.3 研究框架
3.1.4 研究数据收集
3.2 案例描述与分析:A项目
3.2.1 项目概况
3.2.2 关键事件描述
3.2.3 案例内分析
3.3 案例描述与分析:B项目
3.3.1 项目概况
3.3.2 关键事件描述
3.3.3 案例内分析
3.4 案例描述与分析:C项目
3.4.1 项目概况
3.4.2 关键事件描述
3.4.3 案例内分析
3.5 跨案例分析
3.5.1 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析
3.5.2 资源视角下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析
3.5.3 认知视角下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工程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的概念模型构建研究
4.1 基于资源和认知视角的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分析框架
4.1.1 工程项目临时性组织视角
4.1.2 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组织韧性
4.1.3 注意力理论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组织韧性
4.2 研究假设
4.2.1 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
4.2.2 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组织韧性
4.2.3 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资源重构
4.2.4 资源重构与组织韧性
4.2.5 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团队正念
4.2.6 团队正念与组织韧性
4.3 研究假设汇总与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关系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变量测量
5.1.2 问卷设计
5.1.3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1.4 数据分析方法
5.2 假设检验
5.2.1 测量模型检验
5.2.2 结构模型检验
5.2.3 中介效应检验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关系治理在项目契约治理与组织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5.3.2 资源视角下资源重构在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5.3.3 认知视角下团队正念在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5.3.4 资源与认知对比视角下的项目治理与组织韧性之间路径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建议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案例研究开放式访谈提纲
附录B 工程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影响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PPP项目再谈判触发事件验证研究[J]. 尹贻林,穆昭荣,高天,尹航. 项目管理技术. 2019(07)
[2]组织管理领域的正念研究:基于多层次视角[J]. 刘生敏,信欢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7)
[3]资源约束下的海外工程项目进度风险因素分级研究[J]. 周伟宏. 工程管理学报. 2019(03)
[4]基于WBS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里程碑支付节点划分研究[J]. 尹贻林,肖婉怡,郑江飞. 项目管理技术. 2019(06)
[5]工程总承包情境下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严玲,郭亮,韩亦凡. 软科学. 2019(06)
[6]管理者韧性对企业-员工共同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J]. 王林,杨勇,王琳,赵杨. 管理学报. 2019(06)
[7]“政府—市场”二元作用下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及基本演进规律[J]. 乐云,李永奎,胡毅,何清华. 管理世界. 2019(04)
[8]合同风险分担条款对承包人公平感知的影响——基于多元参照点的实验研究[J]. 严玲,刘柳,曾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9]共同方法变异是“致命瘟疫”吗?——论争、新知与应对[J]. 朱海腾,李川云.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4)
[10]企业注意力基础观研究综述——知识基础、理论演化与研究前沿[J]. 张明,蓝海林,陈伟宏. 经济管理. 2018(09)
以上是工程项目管理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