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博士论文怎么写[经验分享]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写作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08 论文编号:sb2022010916454442549 日期:2024-09-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以某医院结直肠癌、先天性心脏病为例
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检验医学在临床上的运用,不仅在人类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新的技术,而且还为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它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的新兴学科之一,正逐渐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蛋白质组计划也已启动,由此产生的大量的医学检验数据信息却未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而目前的医院信息管理模式也无法适应现代医疗信息急速发展的步伐。优化对医学资源信息的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近些年来非常普遍的一种肿瘤(恶性肿瘤),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也是消化系统中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约有1/3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相对生存率低于40%,很大程度上延误了治疗。因此,通过结直肠癌相关血清标记物建立其早期诊断模型可以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先天性心脏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先天畸形,同时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0.7%1%,严重危害婴幼儿的健康。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而胚胎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脏的发育异常。由于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机制的复杂性,对如何导致心脏畸形的原因仍不清楚。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复杂多样,给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造成了极大的难题。因此,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血清标记物建立其早期诊断模型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临床血清标记物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及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建立结直肠癌与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模型;探讨对相关疾病具有预测诊断价值的血清标记物组,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支持,还可综合得到与疾病紧密相关的血清标记物组,同时为医院的医学检验数据资源的统一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go和kegg分析等方法检测患者及健康者的相关血清标记物,建立疾病早期诊断模型并评价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使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医院大数据,尤其是医学检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对医院医学资源信息进行优化管理。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健康者的相关血清标记物的水平;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与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建立的结直肠癌和先天性心脏早期诊断模型,并评价其诊断价值;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估了生物信息学(go和kegg)方法分别在先天性心脏病、结直肠癌中应用前景。研究结果1结直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模型的建立及go、kegg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水平除afp这一指标外,其余cea、ca50、hsp60、cyfra21-1、tpa、ca199、ca242、ca724和ca125等11种血清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组中血清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结直肠癌良性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ca199、ca242、ca125、ca153单独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最好;联合cea、ca199、ca242、ca125、ca153这5个指标建立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2.5%;纳入cea、ca199、ca242、ca125、ca153这5个参数,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正确率为75%。并通过go对pten、wwox、p53等基因进行分析,最终绘制出了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网络图。2先天性心脏病血清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模型的建立及go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清ctni、hs-crp、bnp、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了ctni与bnp其余的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77.5%;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正确率为72.5%。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易感基因gata4、fog2与血清标记物lp(a)与bnp之间在go功能注释方面存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bnp主要是基因表达及代谢过程方面的关系,与lp(a)主要是脂蛋白跨膜转运及血液循环方面的关系。3生物信息学在医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由调查研究分析及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结合相关指标联合建立的svm诊断模型、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先天性心脏病、结直肠癌相关数据的处理、诊断及预后评估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利用三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的结直肠癌与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模型,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支持,还综合得到与疾病紧密相关的血清标记物组,为探索使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医院大数据,尤其是医学检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优化医院医学资源信息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符号及缩略语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研究技术路线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研究
1 医疗大数据
2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 支持向量机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
4 BP神经网络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
5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
6 GO分析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
7 KEGG分析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不同疾病血清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模型的建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一、结直肠癌和先天性心脏病血清标记物早期诊断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二、结直肠癌和先天性心脏病易感基因的GO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四章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医学检验资源的优化管理
1 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的结直肠癌的优化管理
2 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优化管理
3 医学信息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的应用
4 医学数据挖掘技术对医院管理带来的挑战
5 结论
6 前瞻性
7 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的医学检验资源的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1]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J]. 熊伟,张晓娟,张海洋,徐彤,徐优,杨红娟,杜亚蔓. 生物技术通讯. 2015(03)
[2]大数据在生物医学信息学中的应用[J]. 罗志辉,吴民,赵逸青.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05)
[3]大数据中的管理问题:基于大数据的资源观[J]. 杨善林,周开乐. 管理科学学报. 2015(05)
[4]大数据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前景[J]. 王潇,张爱迪,严谨. 中国全科医学. 2015(01)
[5]NKX2-5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李金,唐燕华. 中国循环杂志. 2014(12)
[6]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判断算法构建心力衰竭疾病分期模型[J]. 苏枫,张少衡,陈楠楠,王加红,姚建华,唐静辉,吴文美,陈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49)
[7]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J]. 彭靖.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2)
[8]国外生物医学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与启示[J]. 李芳薇,吕婷,程瑾,张晓燕,杨晓茹,陈锐.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4(06)
[9]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J]. 柯朝甫,张涛,武晓岩,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2014(02)
[10]医院数据资源融合分析与设计[J]. 周芃,刘道践,郝晓刚. 中国医学装备. 2014(04)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怎么写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怎么写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利用它对我国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在卫生部《中国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包罗)课题的整体设计方案指导下,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组织专家小组开展专题讨论,结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编制了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专家咨询对评估指标进行筛选,并对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构建了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评分量表。在构建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县级及以上医院中被评为二级和三级的1136所医院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评分量表对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评。结果:编制了包括6个维度及57个二级指标的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6个维度分别为:医院重视程度、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信息化绩效。信度与效度考核:(1)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各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达到“较好(0.6-0.8)”或“极好(0.8以上)”以上认定标准;(2)折半信度为0.95;(3)本评估指标体系从构想、指标的提出与筛选,均采用了专家咨询方法,并得到专家的认可,保证了该评估指标体系良好的内容效度;(4)结构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各个维度所提取公因子均可获得较好的专业解释,累积方差贡献率介于45.3%--67.5%;(5)该评估指标体系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别、不同等级、不同性质、不同隶属关系的医院,检验结果均提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实证研究显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间医院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医院信息化水平逐渐降低。部分省(市)医院信息化水平平均得分与其发达程度不符。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性质医院、不同隶属关系医院、不同类别医院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别较明显。高等级医院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低等级医院;中医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低于综合型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的信息化水平高于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信息化水平高于非教学医院;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低于部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其中县级医院最低。在各维度,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得分最高,信息化基础建设维度、信息安全维度得分次之,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维度、信息化绩效维度得分更低,信息技术应用维度得分最低。除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的平均标准得分大部分在80分左右外,其它各维度的平均标准得分均低于60分,其中信息技术应用维度平均标准得分仅为40分左右。在抽样调查的1136家医院中,相对而言,20.60%的医院信息化水平为很好,38.64%的医院为较好,16.20%的医院为一般,15.23%的医院为较差,9.33%的医院为很差。结论:(1)本课题研制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构建的综合评价评分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有效、灵敏的。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医院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医院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不同等级、不同类别、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性质医院间差距较大。(3)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与建设水平较低,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信息化绩效低下,信息技术应用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进展
1.1.1 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2 区域和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3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4 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5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医院信息化理论
2.1 医院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
2.1.1 医院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
2.1.2 医院信息化的内容
2.2 医院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2.3 医院信息化的途径
2.4 医院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4.1 医院的“信息素质”
2.4.2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构成
2.4.3 医院信息化与信息伦理
2.4.4 医院信息化的需要层次论
2.4.5 医院信息化与信息悖论
第三章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评估的必要性
3.1 美国医院信息化
3.1.1 国家高度重视
3.1.2 医疗信息标准化建设与推广进展迅速
3.1.3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
3.2 欧洲医院信息化
3.3 亚洲国家和地区医院信息化
3.3.1 日本的医院信息化
3.3.2 韩国的医院信息化
3.3.3 香港的医院信息化
3.3.4 台湾的医院信息化
3.4 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3.4.1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3.4.2 远程医疗的发展
3.5 医院信息化发展整体相对落后
3.6 开展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的必要性
3.7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3.7.1 综合评价的定义
3.7.2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3.7.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估计
3.7.4 综合评价方法
3.7.5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第四章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
4.1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1 美国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2 我国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4.2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医院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4.2.3 编制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及指标讨论稿
4.2.4 确定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及指标
4.2.5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4.3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模型指标量化及评分方法
4.3.2 指标赋分依据说明
4.4 讨论
4.4.1 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策略
4.4.2 指标筛选
4.4.3 指标赋分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6 结论
第五章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现状评估与对策
5.1 调查设计与实施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对象、抽样方法
5.1.3 调查问卷及填写方法
5.1.4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5.2.1 数据整理与指标量化
5.2.2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样本描述性分析
5.3.2 综合评分结果
5.3.3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医院得分比较
5.3.4 各维度得分比较
5.3.5 聚类分析
5.4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测量学属性评价
5.4.1 信度、效度评价设计
5.4.2 信度、效度的统计分析方法
5.4.3 结果
5.5 讨论
5.5.1 综合评价模型的信度与效度
5.5.2 在综合评分方面
5.5.3 在各维度得分方面
5.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今后进一步研究计划
5.7 结论
5.7.1 综合评价模型的信度与效度
5.7.2 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5.8 对策
5.8.1 政府支持、政策导向与激励
5.8.2 合理规划、加大投入
5.8.3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和学历与知识结构
5.8.4 加强标准化建设
5.8.5 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5.8.6 提高信息化绩效水平
5.8.7 定期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附录 1: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及数据采集表(讨论稿)
附录 2: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结构专家咨询材料
附录 3: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结构(修改稿)专家咨询材料
附录 4: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维度结构(最终版)
附录 5: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
附录 6: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实施方案
附录 7: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数据采集表
附录 8: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专家咨询材料(评估指标权重分配)
附录 9: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专家咨询材料(评估指标权重分配)修改稿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比较研究[J]. 刘文云,李勇,孙玉伟,耿庆军. 情报科学. 2007(07)
[2]信息化“需要层次论”[J]. 张述冠.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7(16)
[3]SNOMED发展概况与展望[J]. 杨阳,崔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02)
[4]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的创新与局限[J]. 叶莎莎,张旭.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1)
[5]透视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理论趋势[J]. 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情报科学. 2006(12)
[6]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J]. 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图书情报知识. 2006(05)
[7]平衡计分卡在医院信息化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吴虎兵,赵莉丽,金新政,陈劲松. 医学信息. 2006(09)
[8]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评述[J]. 王忠辉,朱孔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04)
[9]关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探讨[J]. 万里鹏,郑建明. 图书情报工作. 2006(07)
[10]三种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J]. 汤坚玉,王磊. 情报杂志. 2006(06)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利用它对我国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在卫生部《中国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包罗)课题的整体设计方案指导下,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组织专家小组开展专题讨论,结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编制了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专家咨询对评估指标进行筛选,并对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构建了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评分量表。在构建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县级及以上医院中被评为二级和三级的1136所医院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评分量表对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评。结果:编制了包括6个维度及57个二级指标的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6个维度分别为:医院重视程度、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信息化绩效。信度与效度考核:(1)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各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达到“较好(0.6-0.8)”或“极好(0.8以上)”以上认定标准;(2)折半信度为0.95;(3)本评估指标体系从构想、指标的提出与筛选,均采用了专家咨询方法,并得到专家的认可,保证了该评估指标体系良好的内容效度;(4)结构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各个维度所提取公因子均可获得较好的专业解释,累积方差贡献率介于45.3%--67.5%;(5)该评估指标体系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别、不同等级、不同性质、不同隶属关系的医院,检验结果均提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实证研究显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间医院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医院信息化水平逐渐降低。部分省(市)医院信息化水平平均得分与其发达程度不符。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性质医院、不同隶属关系医院、不同类别医院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别较明显。高等级医院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低等级医院;中医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低于综合型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的信息化水平高于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信息化水平高于非教学医院;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低于部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其中县级医院最低。在各维度,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得分最高,信息化基础建设维度、信息安全维度得分次之,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维度、信息化绩效维度得分更低,信息技术应用维度得分最低。除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的平均标准得分大部分在80分左右外,其它各维度的平均标准得分均低于60分,其中信息技术应用维度平均标准得分仅为40分左右。在抽样调查的1136家医院中,相对而言,20.60%的医院信息化水平为很好,38.64%的医院为较好,16.20%的医院为一般,15.23%的医院为较差,9.33%的医院为很差。结论:(1)本课题研制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构建的综合评价评分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有效、灵敏的。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医院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医院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不同等级、不同类别、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性质医院间差距较大。(3)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与建设水平较低,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信息化绩效低下,信息技术应用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进展
1.1.1 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2 区域和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3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4 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1.5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医院信息化理论
2.1 医院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
2.1.1 医院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
2.1.2 医院信息化的内容
2.2 医院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2.3 医院信息化的途径
2.4 医院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4.1 医院的“信息素质”
2.4.2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构成
2.4.3 医院信息化与信息伦理
2.4.4 医院信息化的需要层次论
2.4.5 医院信息化与信息悖论
第三章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评估的必要性
3.1 美国医院信息化
3.1.1 国家高度重视
3.1.2 医疗信息标准化建设与推广进展迅速
3.1.3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
3.2 欧洲医院信息化
3.3 亚洲国家和地区医院信息化
3.3.1 日本的医院信息化
3.3.2 韩国的医院信息化
3.3.3 香港的医院信息化
3.3.4 台湾的医院信息化
3.4 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3.4.1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3.4.2 远程医疗的发展
3.5 医院信息化发展整体相对落后
3.6 开展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的必要性
3.7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3.7.1 综合评价的定义
3.7.2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3.7.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估计
3.7.4 综合评价方法
3.7.5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第四章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
4.1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1 美国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2 我国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研究现状
4.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4.2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医院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4.2.3 编制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及指标讨论稿
4.2.4 确定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及指标
4.2.5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4.3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模型指标量化及评分方法
4.3.2 指标赋分依据说明
4.4 讨论
4.4.1 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策略
4.4.2 指标筛选
4.4.3 指标赋分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6 结论
第五章 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现状评估与对策
5.1 调查设计与实施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对象、抽样方法
5.1.3 调查问卷及填写方法
5.1.4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5.2.1 数据整理与指标量化
5.2.2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样本描述性分析
5.3.2 综合评分结果
5.3.3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医院得分比较
5.3.4 各维度得分比较
5.3.5 聚类分析
5.4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测量学属性评价
5.4.1 信度、效度评价设计
5.4.2 信度、效度的统计分析方法
5.4.3 结果
5.5 讨论
5.5.1 综合评价模型的信度与效度
5.5.2 在综合评分方面
5.5.3 在各维度得分方面
5.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今后进一步研究计划
5.7 结论
5.7.1 综合评价模型的信度与效度
5.7.2 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5.8 对策
5.8.1 政府支持、政策导向与激励
5.8.2 合理规划、加大投入
5.8.3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和学历与知识结构
5.8.4 加强标准化建设
5.8.5 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5.8.6 提高信息化绩效水平
5.8.7 定期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附录 1: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及数据采集表(讨论稿)
附录 2: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结构专家咨询材料
附录 3: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维度结构(修改稿)专家咨询材料
附录 4: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维度结构(最终版)
附录 5: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
附录 6: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实施方案
附录 7: 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数据采集表
附录 8: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专家咨询材料(评估指标权重分配)
附录 9: 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专家咨询材料(评估指标权重分配)修改稿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比较研究[J]. 刘文云,李勇,孙玉伟,耿庆军. 情报科学. 2007(07)
[2]信息化“需要层次论”[J]. 张述冠.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7(16)
[3]SNOMED发展概况与展望[J]. 杨阳,崔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02)
[4]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的创新与局限[J]. 叶莎莎,张旭.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1)
[5]透视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理论趋势[J]. 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情报科学. 2006(12)
[6]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J]. 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图书情报知识. 2006(05)
[7]平衡计分卡在医院信息化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吴虎兵,赵莉丽,金新政,陈劲松. 医学信息. 2006(09)
[8]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评述[J]. 王忠辉,朱孔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04)
[9]关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探讨[J]. 万里鹏,郑建明. 图书情报工作. 2006(07)
[10]三种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J]. 汤坚玉,王磊. 情报杂志. 2006(06)
以上是医学检验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博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