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背景下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优化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455 论文编号:sb2025062109033053372 日期:2025-06-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以地处山西省的Y县法院为例,通过分析、对比Y县法院在构建“智慧法院”平台前后的审判质效指标,对照“智慧法院”建设提出的推动审判体系、司法模式、诉讼程序重塑的要求,梳理出Y县法院在运用“智慧法院”平台进行审判流程管理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人民法院开展审判管理,就是要运用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审判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同时强调要强化对案件审理的程序监控和节点管理,实现对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节点的管理,切实做到节点不遗漏,全程有监控。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意见中对审判流程管理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依托信息化,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促进审判工作高效运行,实现诉讼业务在网上办理,并同步生成电子档案;二是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司法人员及当事人提供智能化服务;三是整合各平台的司法资源,构建全业务全流程融合应用体系。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问题发布了2019年-2023年期间的《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对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第一,深化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第二,加强审判流程标准化建设。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概况
(1)关于在审判流程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审判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21年,美国总统William Taft任命第一位美国法院行政管理长官,创立全美法院管理协会,对诉讼流程进行了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1990年,全美国一审法院工作指南委员会确定将“避免拖延”作为法院管理规范的中心,至此,审判流程管理才真正成为美国法院管理的核心;在美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的影响下,英国也调整了相应的管理体系,1999年4月26日生效的《民事诉讼规则》中强调了对案件的控制管理;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在1997年也开始重视诉讼流程的管理,采用“个人诉讼事件表制度”,实质就是每一位法官负责从开始到结束管理各自的案件清单。日本内阁(2017)在《未来投资战略2017》中表示,从诉讼的受理开始,包括案件的分配、审理的期限管理、判决、强制执行、诉讼资料的管理等在内,必须有系统思想①。Morton Katinka(2018)指出,司法程序应当有明确的程序规则。流程将是一致的,可预测的,更容易理解,特别是对于诉讼当事人而言②。Ross Stuart(2018)指出当事人希望迅速且尽可能廉价地得到诉讼结果。我们应该向那些在法庭上挑战政府的人提出这样的决定,即在实体和程序上尽可能简化任务,并迅速提供答案③。
(2)关于在审判流程管理智能化应用方面的研究
欧洲法官协会理事会(2011)指出,信息技术应是改进司法行政的工具或手段,以便用户进入法院和加强预防性法规的制定。布里格斯(2018)在民事司法改革建议中明确谈到公开司法和公平审判在数字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Rabinovich Einy博士(2018)提出,将流程从离线迁移到在线;从人力第三方转向自动化流程第四方;作为在线迁移流程的结果,案件数据的增加是可行的④。俄罗斯法院在信息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建立了国际法检索系统,用于汇集电子文书、庭审音视频等大数据信息中心,可在网上进行仲裁,也可进行远程视频会议审判。新加坡法院具有人工智能、自动纠错的电子会议记录系统、线上电子诉讼EFS,可为当事人提供远程服务、电子化服务。韩国法院建立了基于Evernote应用的智能办公系统,主要包括内部案件管理系统、外部公共信息发布系统、电子立案系统及电子法庭。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审判管理
审判管理是指通过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审判管理现代化是人民法院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前提和保障①。当前,各级法院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主题,努力以审判管理现代化服务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
2.1.2审判流程
审判流程,即是当事人来法院诉讼所要走的合法且必要的流程。一般的流程有以下几点:

MPA论文怎么写
MPA论文怎么写

(1)立案。当事人携带立案材料及身份证件到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立案事项,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或者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进行网上立案。
(2)分案。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立案庭工作人员根据相关分案规则将案件分配给具体的法官。
(3)送达。法官在拿到案件后,向原、被告双方送达开庭传票及相关手续。
(4)开庭。人民法院根据开庭传票上确定的时间、地点,在当事人到庭后,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审判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包括庭前准备、审判长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
(5)裁判。法官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就案件的程序问题或实体问题作出判决。
(6)上诉。案件作出裁判后,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对一审裁判结果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其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权力是公器,法院是司法机关,其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实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智慧法院”的背景下,能够更加有力推进司法部门进入到公众视野中,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传统的司法审判模式当中,法院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而在“智慧法院”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参与到司法审判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参与门槛,也能够对于司法服务的各个程序和流程做到更加熟悉,进而促进了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性,真正将司法机关的公共产品属性,深入到人民群众内心当中,提升了法院的公信力。
2.2.2可视化管理理论
可视化理论是建立在当代互联网和信息系统发达的前提下,运用IT系统让企业的多元化信息能够真正实现透明化和可视化,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标准也同样能够将其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数据,或者是数据走向让经营管理者能够直观地看到企业人员的业务数量、业务能力等。在司法审判和审判流程管理当中难以量化的标准有司法人员的办案能力、案件的复杂情况及处理效率、群众的反馈情况及各司法人员的实际素养等,通过“智慧法院”的推行,借助互联网及信息系统高效处理的能力,使得这些数据能够变得可视化,这样法院就能够对于司法审判过程当中所需要调动的人力资源及其他方面的资源做到科学化、可视化管理,让每一个在岗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且能够做到让司法人员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更加轻松地处理更多的事物,极大程度提升了法院的效能,真正做到公正化管理、透明化管理。
............................
3 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的概况.............................14
3.1 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的现状.............................14
3.1.1成立专门审判管理机构.....................................14
3.1.2构建质效评价指标体系.................................14
4“智慧法院”背景下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22
4.1 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22
4.1.1传统观念未能及时转变...............................22
4.1.2审判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22
5“智慧法院”背景下国内其他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的经验借鉴............................27
5.1苏州中院智慧审判一体化.............................27
5.2郑州中院新理念做优审判管理.......................28
5.3九三法院电子送达提质增效..........................................29
6“智慧法院”背景下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优化对策
6.1转变观念促“软环境”建设
“智慧法院”的运行,首要的就是转变传统观念,领导者作为“关键少数”,应该积极转变观念,要在审判流程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智慧法院”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平台挖掘审判流程管理中各个节点的内在潜力,发挥引领作用,树立数据思维,切实增强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不断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其次是要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关键是推进司法审判流程全员信息化管理。Y县法院应当要求全体干警使用“智慧法院”平台来处理相关业务,所有的司法程序都必须要留下清楚的处理痕迹,落实将个人责任制与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相互结合的制度,运用信息化平台对于所有部门干警进行高标准的审核监督,也能够有效地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导致正常审判程序难以进行的风险。其中,最核心的程序就是要进行人员档案的归档。凡是在司法审判案件当中参与庭审记录、文书制作或者是出具司法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干警,都必须要在这些程序当中留下清晰的信息档案,完整且详细地记录这些程序的执行时间、执行过程及判断依据,利用“智慧法院”平台来将这些信息进行归总,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司法人员对于案件审判的重视,端正他们的态度,能够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公众提供司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诉讼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当司法审判所有程序的痕迹清晰、人员责任明确的时候,无论是进行案件回溯,还是再次审查司法程序,都能够提供极高的便利,有效地提升了进行司法审判流程管理优化的效率。

MPA论文参考
MPA论文参考

.....................
7结语
审判流程贯穿审判活动始终,人民法院对审判流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既能为法官减轻工作负担,使法官通过技术手段更加精准地把握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同时,为诉讼参与人提供更智能的辅助工具,让诉讼参与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诉讼,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目前全国各地“智慧法院”的建设如火如荼,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势在必行,Y县法院顺应时势,搭建智慧平台,取得了审判质效明显提升、司法服务更加便捷、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的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传统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审判信息不对称、审判流程指引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对照Y县法院出现的问题,笔者从苏州中院、郑州中院、九三法院做法中获得启示,并对“智慧法院”背景下Y县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优化进行探索,形成了诸多有效策略,比如转变观念促“软环境”建设、内外网融合促信息共享、增加投入促平台建设、挖掘节点促管理智能化。“智慧法院”背景下Y县法院在优化审判流程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及可行措施,可以为其他基层法院提供经验借鉴。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下,尤其是在“智慧法院”建设的大背景下,审判管理流程优化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但不变的是从事司法相关的人员必须要秉持一颗为公民服务的心,凡是有益于人民、能够为人民解决问题的事,都应该进行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MPA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