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优化探讨——以S高校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633 论文编号:sb2022121420425449772 日期:2022-12-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以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22年支教扶贫为案例,分析梳理了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在22年扶贫支教中形成的协同机制,从理念、主体、制度3个维度详细剖析了该机制的运行机理,指出其先进之处,对其成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后精准扶贫时代”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教育扶贫是一种内源式的脱贫方式,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并将教育扶贫上升到扶贫开发的战略高度。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现精准扶贫要做到“五个一批”,其中就包括了“教育发展脱贫一批”。2016年12月,《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提出要遵循“政府主导,合力攻坚”的原则,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脱贫大格局①。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国正式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②,教育扶贫在贫困治理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研究生支教团是应西部地区教育扶贫背景而生的一支志愿服务力量,是一个由政府主导、高校主建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严重紧张的现实背景下,团中央、教育部于1998年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简称“研究生支教团”)。在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的过程中,研究生支教团以自身的支教活动为载体,与所在高校、服务地政府、社会企业等主体合作,在非线性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实现了“1+1>2”的扶贫效果,从而推动支教目标的实现和支教扶贫行为的螺旋式上升。随着贫困问题的多维发展、贫困诉求的多元增加及治理中心的逐步转移,以单一主体为主导的传统扶贫模式逐渐改变,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行动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在此背景下,梳理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运行机理及成效,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其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进而加快贫困地区“精神脱贫”进程,推动贫困地区筑牢返贫致贫风险“防火墙”。
..................................
(二)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协同扶贫机制的研究
在协同扶贫视角下,学界对扶贫的研究逐渐从经济领域向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拓展,逐渐从概念内涵、案例分析转向模式、机制研究。当前学界对于协同扶贫机制的研究包括“理念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等角度。
(1)理念协同理念
协同视阈下,理念决定行动,理念协同是协同扶贫机制构建的先决基础。扶贫理念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输血式扶贫。输血式扶贫也可称救济式扶贫,是以解决贫困群体的物质贫困为目标,对贫困群体实施确保其基本生活的经济救济,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救助”①。在扶贫的实践中主要通过对贫困人群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给予直接支持,但不能从根本上达到脱贫目的,且容易造成对贫困人口的依赖。二是以造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即开发式扶贫,通过为贫困地区创造发展条件,激发贫困者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走上自我发展之路②,但其较易受贫困地区的环境及人口素质限制,常出现“精英捕获”现象。三是协同式扶贫。协同式扶贫注重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扶贫,认可各功能主体在贫困治理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2)主体协同
主体协同视阈下,政府不再是单一的扶贫主体,而是作为多元扶贫主体的一部分参与到贫困治理进程中,这也为构建协同扶贫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已有的理论显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来治理贫困,都离不开政府的介入。“贫穷都是所有政府的政治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③。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多元主体协同扶贫的理论视角。如范如国认为要拓宽社会公众的参与渠道,建立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复合协同机制④。陈忠言主张构建跨部门的协同机制,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协同模式⑤。

MPA论文参考
MPA论文参考

...................................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研究生支教团
研究生支教团全称“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采取招募公开、报名自愿、择优选拔的方式,每年组织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一年的志愿支教,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活动,包括物资捐助、志愿帮扶等。《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4届(2022-2023年度)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研究生支教团要主动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在先进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远程教育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依托高校资源积极参与、推动服务地的“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内涵不仅局限于支教教学工作本身,而能依托高校等资源积极为服务地开展技术、产业、信息等各类支持,深化校地合作,研究生支教团已发展成为青年大学生实践理想、服务基层、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阵地。
截至2022年,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已选派23届共25551名余名青年大学生赴中西部地区的700多所学校开展志愿支教服务。经过20多年的教育扶贫,研究生支教团有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大量短缺的困境,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扶贫、协力振兴、实践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扎实服务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
............................
(二)理论基础
1.协同治理理论
(1)协同治理的理论起源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门新兴交叉理论,由“协同学”与“治理理论”组成。其中,“协同”(synergetics)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为“协调合作”。“协同学”也称为“协同论”,最初由赫尔曼·哈肯教授(HennanHaken)创立。协同学是一门研究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①。哈肯教授对协作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可见于《协同学导论》、《协同论》、《高等协同学》等书。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系统或人的社会系统,都必须进行协作,强调以序列参数为中心的控制原则和自组织原则是必要的。在系统中各子系统独立运动的情况下,系统表现为无规则的无序运动,而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和整体的运动中,系统表现出有秩序的有序移动②。“治理”(governance)一词最初指的是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库伊曼(Kooiman)认为,治理是所有行为参与者共同“作用”或“努力”的结果。我国学者陈振明认为,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进行管理,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而相互合作、分享公共权力,共同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③。总之,治理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的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事务的控制、对管理困境的反应与革新④。
协同治理理论就是把协同理论的方法原理引入到治理理论中,使其成为一个更高级的治理理论。协同治理是政府、企业、NGO、个人等多个子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能,从而凸显了“1+1>2”的整体协同作用。反之,当整个体系缺乏协同时,很容易陷入“1+1<1”乃至“1+1<0”的窘境,从而造成系统的失衡,从而使生产和社会不稳定。
..............................
三、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行动:演变、机制与成效......................20
(一)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的基本情况.......................................20
1.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行动的演变历程......................................20
2.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参与教育扶贫的具体方式....................................21
四、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面临的挑战.............................34
(一)理念层面:扶贫定位与服务动机不明...........................34
1.扶贫定位不准确..................................34
2.服务动机不明确....................................35
五、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41
(一)强化协同教育扶贫理念...................................41
1.强化贫困治理共同体意识...............................................41
2.调整研究生支教团的角色边界感...............................42
五、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协同教育扶贫理念1.强化贫困治理共同体意识
研究生支教团在参与教育扶贫行动中应当树立贫困治理共同体意识,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服务地教育扶贫事业中的角色、职责等,将自身纳入到扶贫中心工作的大局中,建立积极与高校、政府、企业联系合作的扶贫观,着力与多元主体形成统一的价值共识。同时积极搭建扶贫资源共享平台,并增强研究生支教团之间的交流沟通意识,共同投入教育扶贫事业的大局中。

mpa论文怎么写
mpa论文怎么写

第一,提升价值认同感。研究生支教团要形成与高校、政府、企业联系合作的扶贫观,积极获得价值认同。一方面,研究生支教团应主动和服务地政府开展沟通,主动寻找教育扶贫的薄弱点,结合当地教育政策因地制宜设计教育扶贫方案,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开展好各类教育扶贫活动,做到步伐一致,劲往一处使。另一方面,主动寻求行政力量支持,正确认识到自身局限性,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积极反馈自身在开展教育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主动联系当地政府予以针对性解决,更“嵌入式”地投入到教育扶贫工作中。
第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后精准扶贫时代是“互联网+”更加蓬勃发展的时代,万物互联、信息共享成为时代的号角。对于研究生支教团而言,更应改变传统的思路,尝试建立教育扶贫信息数据系统,推动研究生支教团从“独立团”转为“集团军”。一方面,搭建扶贫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企业的资金优势,搭建便捷、快捷的扶贫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参与主体发布和获取相应信息,实现教育扶贫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摆脱扶贫信息数据系统,摆脱扶贫信息“碎片化”现象,为研究生支教团及时获得信息提供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建立支教团内部交流的信息平台和机制。
..................................
六、结语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但教育扶贫同时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运行过程涉及人力资源配置、人口素质提升、基础设施投入等各类要素,涵盖范围不仅包括学前、中学、高中、大学教育,还包括职业规划及技能培训等。研究生支教团作为由政府主导、高校主建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能与政府、高校、社会等扶贫主体协同合作,盘活整合相关资源,实施教育扶贫行动中形成的独特的协同机制。
本文以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22年支教扶贫为案例,分析梳理了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在22年扶贫支教中形成的协同机制,从理念、主体、制度3个维度详细剖析了该机制的运行机理,指出其先进之处,对其成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后精准扶贫时代”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通过案例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S高校研究生支教团通过22年的实践,在参与服务地教育扶贫过程中主动利用优势资源,延伸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的公用边界,从而产生支教活动“理念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的协同机制,较高质量完成支教任务,这一协同机制也为其他研究生支教团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借鉴。
第二,面临以“精神扶贫”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扶贫新阶段,应不断优化研究生支教团教育扶贫协同机制。一是强化协同教育扶贫价值理念,通过明确研究生支教团在教育扶贫中的角色边界感、强化贫困共同体意识,实现价值取向协同。二是调试三方主体功能,增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提升高校的资源利用率及拓宽社会帮扶渠道。三是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源供给、组织管理等角度展开。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