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盖”义同义复合词多维度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656 论文编号:sb2023122612394651639 日期:2023-12-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首先对“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性质和意义进行判定,并确定“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成员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成词理据
第一节成词条件与成词机制
同义复合词产生的心理基础是语义联想,同义单音词的大量存在为同义复合词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语言会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不断更新,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另造新词,二是给现有的词增加新的义位。这都会使得同义词增加。“遮盖”义单音节动词按来源可分为三类:①本义为“遮盖”义。“掩”“庇”在先秦便已出现,本义皆是“遮盖”义。“掩”多指遮盖五官、面部、四肢、身体等,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庇”多指树木遮盖阳光。②词义引申产生。“覆”的本义为“翻转,倾覆”,“覆”一词在先秦使用较为活跃,因而在先秦便已引申出“遮盖”义;“遮”本义为“阻挡,拦阻”,虽在先秦出现,但先秦使用频率较低,至六朝时使用频率上升,义域得到发展,引申出“遮盖”义;“挡”最早见于唐代诗歌中,本义同为“阻挡,拦阻”,但唐宋时期使用频率一直很低,至明代使用频率大幅上升,引申出“遮盖”义。③由名词转化而来。“盖”“蒙”“蔽”“翳”“荫”“被”“冒”“罩”“苫”几词本为名词,指具有遮盖作用的事物,如帽子、华盖、树荫等,转化为动作义“遮盖”。这些词的出现和发展,为组合成不同形式、不同语义特征的同义复合词提供了可能,使得通过语义联想便可构成同义复合词变为现实。
人们在进行语义联想时,首先想到的一般是较为常用的词。这就要求成为复合词参构语素的单音词,还要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比如“庇”虽然本义即为“遮盖”义,但其在先秦时期引申出“庇护”义后,“庇护”义的使用频率超过了“遮盖”义,成为“庇”的常用义,因而“庇”主要与其他“庇护”义单音节动词组合成词。再如“苫”,使用频率一直很低,且多用名词义,因而未与其他“遮盖”义单音词构词。
.......................
第二节影响“遮盖”义同义复合词语素顺序的因素
复合词内部构词语素的排序一般是由语素的意义决定,但同义复合词中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地位平等,因而在多数情况下,声调顺序起着决定作用。两个同义语素构成同义复合词时,一般以平仄四声为常序。丁邦新先生(1975)考察了《论语》、《孟子》、《诗经》中的并列双音词,指出: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往往是按着平、上、去、入的规律排列的,例外占到20%左右。①按照四声的次序排列,符合语言表达省力、和谐的要求,符合人的发音生理本能。
为了较为全面考察声调对同义复合词语素顺序的影响,本文将《汉语大词典》中检索到的29个“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声调都进行分析。“遮盖”义同义复合词主要由“覆”“盖”“遮”“蔽”“蒙”“掩”“荫”“翳”“障”“冒”“挡”“被”相互组合而成。先秦两汉时期虽成词“覆盖”“掩盖”“掩蔽”“盖覆”“掩蔽”“覆冒”“障覆”“覆荫”“覆蔽”“覆蒙”“蒙覆”等15个词,但除“覆盖”外,其余词语在此时期还处于初步结合阶段,并不稳定,且使用频率较低,大部分累计使用频率不足5例。“遮盖”义同义复合词主要从六朝与唐宋时期产生或发展,因而我们采用《广韵》来进行分析。整理如下:覆盖(去去);盖覆(去去);遮覆(平去);掩盖(上去);障覆(平去);覆冒(去去);覆蒙(去平);蒙覆(平去);覆蔽(去去);覆被(去上);被覆(上去);覆掩(去上);掩覆(上去);遮掩(平上);掩蔽(上去);掩冒(上去);掩障(上平);掩翳(上平);遮蒙(平平);蒙遮(平平);遮障(平平);遮盖(平去);遮冒(平去);遮蔽(平去);盖障(去平);盖冒(去去);遮挡(平去);障蔽(去平);障蔽(平去)。其中,不符合声调省力原则的有6个,占比约20.6%,与丁邦新先生的考察一致。其中,“障”、“被”在《中原音韵》中已发展为去声,与今一致,其余单音节“遮盖”义动词近代音与中古音一致,因而“遮障”“掩障”“盖障”“覆被”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也是符合声调省力原则的。
...............................
第二章“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历时演变
第一节上古汉语
“遮盖”义同义复合词在上古汉语时期有“覆盖”“掩盖”“掩蔽”三词,使用频率较低。
1.覆盖
“覆盖”在战国便已出现,最早见于宋玉的《高唐赋》,指花朵鲜艳茂盛,覆盖枝叶之上,先秦仅见此1例,《高唐赋》:“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至西汉时见6例,其中只有2例为“遮盖”义,如《秦汉·庆都》:“身形长丈,有似大帝,常有黄云覆盖之。”有4例为“掩饰”义,指掩盖他人过失,例如《史记·曹相国世家》:“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掩饰”义由“遮盖”义引申而来,由“使具体某事物不显露”变为“使过失、真相等抽象事物不显露”。这一时期的“掩饰”义,偏向于中性,指掩盖轻微过失,或贤臣包容或修正君主的过失,使之不显露。
2.掩盖
“掩盖”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先秦仅《荀子》中见1例,“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如此例所讲兵器、甲胄等日日暴露,会遭到毁坏,因而需要修缮过后掩盖在府库中,使其不显露在外。在西汉时,“掩盖”同样引申出“掩饰”义,且偏向于中性,此时期的“掩盖”皆用于此义,如《战国策》:“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第二节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时期有“覆盖”“掩盖”“掩蔽”“遮蔽”四词。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古代印度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译佛经自东汉开始蓬勃发展,数量丰富,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经义,汉译佛经比中土文献的口语化程度更高。朱庆之先生曾指出:“以往的有关研究主要是通过传世的中土(世俗)文献来了解中古时期的汉语情况,看不出它与同样反映在文献中的上古汉语有太大的不同。因此学术界对中古时期汉语尤其是汉语词汇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①基于此,本文对“遮盖”义同义复合词在中古时期发展情况的考察分为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两个部分来进行。
汉译佛经中见“覆盖”“掩蔽”“遮蔽”三词使用,且皆用于“遮盖”义。
1.覆盖
例(1)中“其上”作“覆盖”的处所宾语,指用各种珠宝覆盖在栏楯上面,装饰栏楯。例(2)中“覆盖”单独作谓语,并未带宾语,指花树、宝树生长茂盛,占据了园子的空间。这两例中的“覆盖”凸显的是使某物处于特定位置上。例(3)、(4)中的“覆盖”虽都作宾语,但语法性质有所不同。例(3)中的“覆盖”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作“念”的宾语,指可以遮风挡雨的处所。例(4)中的“覆盖”作“蒙获”的宾语,“覆盖”在这里仍为动词,但是陈述性减弱,而指称性增强,“蒙获覆盖”实际指“蒙获树荫覆盖”,“覆盖”在此例中指的是“树荫覆盖”这一动作事件。例(5)指母亲用巾覆盖器具,使器具不显露。此外,“盖”在佛教中是烦恼的别名,因为像有东西对心识进行覆盖,所以称之为“盖”,取其覆盖之意。因而,“覆盖”在佛经中也指烦恼、欲念等覆盖心识,例如智顗《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外以戒自严,是时心无覆盖。”
.......................
第三章“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共时研究..........................43
第一节“遮盖”义同义复合词语义特征研究..........................43
一、覆盖.....................................45
二、掩盖...........................................47
三、掩蔽..................................49
第四章 余论..................79
结语.................87
第三章“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共时研究

第一节“遮盖”义同义复合词语义特征研究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本章节将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覆盖、掩盖、掩蔽、遮蔽、遮盖、遮掩、遮挡”7个“遮盖”义复合词的语义特征。对“遮盖”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分解出动作主体、工具、动作对象、动作方式、结果、目的六个概念要素。
1.动作主体
“遮盖”这一事件指“一物体被动或主动处于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从而使后者不显露。”包含“位移至某个物体的某一方位”“致使该物体不显露”两个过程,因而“遮盖”义复合词的动作主体必须具有移动他物或移动自身去遮盖的能力。主要可分为三种:①可以自移也可以移动他物的人、动物、风等;②花草树木等植物,具有可生长的特性,占据某一位置后,会相应地遮盖较为靠近的事物;③雨、雪、昆虫等可以自移的事物;④工具,表示遮盖物对动作对象的遮盖状态,比如“他用帽子遮掩脑袋”与“帽子遮掩了他的脑袋”,前例中的“帽子”是工具,是被动作主体“他”由上而下戴在动作对象“脑袋”上的,而在后例中,通过句义分析,只能将“帽子”视为动作主体,但“帽子”是不能自移的,需要通过人等来移动位置,所以后例主要强调“致使该物体不显露”这一过程,即“帽子”作为遮盖物,已经处于对动作对象“脑袋”的遮盖状态。“遮盖”义复合词的各动作主体基本一致,只是各词对不同动作主体的使用频率有所差异。
2.工具
当动作主体为可以自移也可以移动他物的人、动物、风时,需要利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遮盖”这一动作行为。工具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木板、门窗、手、纸张、面膜、衣被、帷幕、巾帕等或坚硬或柔软的片状物,盐、尘土、脂粉等颗粒物,雨伞、帽子等顶部带有一定弧度的物品,墙体、围栏等建筑物……“遮盖”义复合词的工具成分性质基本一致,只是各词的动作主体对工具的使用频率有所差异。
..............................
结语
本文首先对“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性质和意义进行判定,并确定“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成员和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考察“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成词理据。再次历时考察该类词语在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中的演变情况,重点分析该类词语的语义、语法发展情况。最后在此基础上,对“遮盖”义同义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研究其语义特征、语法特征、语体分布情况等。通过将纵横两个方面相结合,来更好理解和把握“遮盖”义同义复合词。
“遮盖”义同义复合词主要是在联想机制的作用下,凭借语言中实际存在的大量同义单音词和联合式构词法的优势地位得以产生和应用,其一大特点便是语素同义且地位相等,因而在成词初期难免出现同素异序现象,但最终只有一个形式保留下来,语素排列顺序受语音影响较大,主要遵从声调省力的原则,便于称说。各“遮盖”义同义复合词虽互为同义词,但在语义上仍有细微区别。其语义区别特征主要受构词语素的语素义影响。两个同义语素组合时,词义一般是两个语素义域相同的部分,同理,当义域宽的语素与义域窄的语素组合成词时,词义一般与义域较窄的语素趋于一致。比如“覆”与“盖”一般指向下遮盖,“掩”多指向下或向后遮盖,“挡”一般指向上、向后遮盖,“遮”“蔽”向上、向下、向后皆可,没有较为特定的方向。因而“覆盖”“掩盖”“遮盖”等也一般指向下遮盖,而“遮掩”多指向下、向后遮盖,“遮挡”多指向上、向后遮盖。词的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时代或其他词语的发展而改变,但其发展方向并不是随意的,仍然受语素组合的影响,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轨迹和语义特点。从古至今,虽然“遮盖”义同义复合词的动作对象,动作工具、动作目的等发生了改变和扩大,但各“遮盖”义同义复合词在动作方式上较之古代汉语仍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宁夏西吉(震湖乡)方言语音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