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男中音对京剧程派唱腔的借鉴——以中国作品《钗头凤》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13563 论文编号:sb2022080914434649237 日期:2022-08-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本文的研究侧重于程派唱腔对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借鉴,并实地应用到学习演唱之中。本人对艺术歌曲、抒情男中音、程派唱腔艺术理解还不够透彻,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限,希望在以后的时间能够继续深入挖掘、不断完善。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本人将国内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分为四类:1.美声唱法与京剧唱腔的比较研究,此类文章是京剧唱腔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技术处理等作对比,此类文章研究者较多,代表文章如下:《京剧唱腔与美声唱法的比较研究》、《论京剧与歌剧美声唱法之异同》;2.京剧唱腔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研究,此类文章主要是对两种表演艺术在表演、演唱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应用,代表文章如下:《浅析美声演唱中对京剧的借鉴——以咏叹调<我走,我走>为例》、《京剧唱法与美声唱法相互借鉴之实务探究》;3.京剧流派与美声唱法的联系研究,此类文章是关于京剧各流派与美声唱法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于中国京剧程派唱腔与西洋美声唱法中的联系,代表文章如下:《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京剧程派唱腔的联系》;4.京剧唱腔在歌曲中的创新发展与应用研究,此类文章主要是将京剧唱腔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的创新发展研究和戏曲唱腔的革新,例如京歌的创作与演唱,代表文章如下:《戏曲唱腔演唱的创新》。

音乐论文怎么写
音乐论文怎么写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京剧程派唱腔在程砚秋先生的革新和推动下,根据自我独树一帜的嗓音特点在京剧唱腔艺术方面(气息、行腔、润腔等方面)创造出风格独异的程派唱腔艺术,这种独特的唱腔在演唱中的力度处理、情绪处理、旋律的行进处理表现的尤为细腻,既能表现大家闺秀般正直、典雅的气度,又能表现乡间村妇般朴素、不卑不亢的气节。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借鉴京剧程派唱腔这种艺术形式对抒情男中音演唱《钗头凤》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以另类的角度和方式阐述中国声乐作品。
美声唱法中的抒情男中音在演唱声乐作品《钗头凤》中尤其需要这种细腻、流畅的特点,抒情男中音借鉴京剧程派唱腔进行气息、行腔、力度、咬字的处理,以最大的努力达到人物在情境、氛围、场面中的理想状态,更深刻的揭示诗歌融合的审美观念、精神表达、美学价值,在表现方法上的创新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今后抒情男中音在演唱中便于有方法可依。
............................
第二章抒情男中音与京剧程派唱腔的起源与艺术特点
一、抒情男中音的起源与艺术特点
(一)抒情男中音的起源
抒情男中音的形成在西方音乐史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在歌剧的发展长河中逐渐崭露头角。男中音这一称谓的出现是在欧洲的中世纪。十三世纪以前,欧洲的音乐都是以单声部音乐为主,如:独唱、齐唱、半宣叙调性质的音乐。十三世纪以后,复调音乐出现,人们开始依据人的音色不同来划分声部。由于各种人声声部的产生,促进了教堂音乐和歌剧中给男中音一个明确的界定。
19世纪上半叶,阉人歌手退出歌剧舞台,男中音的发声方法和界定开始真正确立,男、女歌剧演员各司其职,分别来扮演歌剧中的男、女角色。由此,男中低音的地位空前提高。
当时的“第一男低音”或“歌唱性的男低音”是当时抒情男中音的提法,因为当时只有男低音这一种称呼,没有对男中音有专门的称呼。后来作曲家莫扎特、威尔第等创作的歌剧,男中音扮演越来越复杂的角色,又经过男中音歌唱家安东尼奥·坦布里尼(Antonio Tamburini)和男低音歌唱家拉不拉盖(L·Lablache)二人在歌剧表演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并大获成功,为男中低音地位的提高作出重大贡献,将男中、低音提升到与其他声部平等的地位,声部划分也就越来越详细。由此,抒情男中音也就应运而生了。
.........................
二、京剧程派唱腔的形成与艺术特点
(一)京剧程派唱腔的形成
京剧程派由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创立。程砚秋幼年家业衰败,为了生计拜师学艺。六岁时在荣蝶仙先生门下学艺,跟随荣春亮学习武生,并在武生教员丁永利先生的指导下取得进步。后因扮相俊秀,改习花旦戏,师从陈桐云先生。又被陈啸云先生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
程砚秋童年悲惨万分,学艺期间经常遭受毒打谩骂,但他以强大的意志力刻苦训练,终崭露头角。十一岁时(1915年)开始登台,以超凡的文武之功、亮俏的嗓音崭露头角,终于熬过他惨痛的童年。十三岁时(1917年)倒嗓,声音嘶哑,但仍被安排演出,长此下去嗓音就会坏掉,再不能登台,生计都难能维持。后得罗瘿公1垂怜,将其赎出,严格定下每日课程表,并在罗瘿公的帮助下结识王瑶卿2学戏,嗓音渐渐恢复,后又拜在梅兰芳3门下。十八岁时(1922年)独立成班演唱并初次到上海演出,大获成功。此后每年都要到上海演出一次,艺术也逐步趋于成熟。二十八岁时(1932年)赴欧洲旅行考察各国的戏曲音乐艺术,回国后(1933年)根据自己游学经历总结科学方法,出版《赴欧洲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详细研究、记录、论证了中西方戏剧的异同及其互补的可能性,并提出关于中国戏曲未来发展的十九项建议。
此后,程砚秋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运用强大的气息支撑,创造改良并使用“鬼音”、“脑后音”等发声技巧,极大的增强了程派唱腔的表现力。同时,程派大量运用“以气催声”的方式,使演员更大限度地完成更加华丽繁杂的唱段。
.............................
第三章中国作品《钗头凤》音乐分析...................5
一、创作背景...........................................5
二、诗词含义...................................5
三、曲式分析...................................5
第四章中国作品《钗头凤》对京剧程派演唱处理的借鉴........................7
一、气息处理的借鉴..................................7
(一)气息支撑......................................7
(二)音区衔接...................................8
结论.........................15
第四章《钗头凤》演唱处理对京剧程派演唱处理的借鉴

一、气息处理的借鉴
气息是演唱的根基,是支撑演唱的一根顶梁柱。在《钗头凤》这首作品中,大多是以四个小节为一个乐句,乐句工整连贯,又因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旋律特点,这首作品需要更加流畅细腻的演唱。抒情男中音虽有柔美、温婉的音色特点,但用什么处理方法来把握流动、连贯的气息,以准确的把握作品风格,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京剧程派唱腔因其乐句长、润腔多等特点,在演唱中特别注重气息的运用,诞生“以气催声”、“以气领声”的发声方法,对气息的控制和用气量的研究有其独特之处。程砚秋曾强调,人之所以能发声音,全仗着气来吹动声带,声带比做机器,而气比做动力,不够用不行,太多了没有节制也不行。故每架机器都有一具精密仪表盘,根据所发出的指令控制着动力。8这一点和学习美声唱法的理念不谋而合。程派善于把握和控制气息,让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牢牢把握在演唱者手中。程砚秋并不是一昧的闷着唱,而是用气的力量与发声部位的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掌握声音的亮度和厚度,与人物在情境中应有的唱腔表现相适应。

音乐论文参考
音乐论文参考

.........................
结论
作曲家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钗头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也是我们深入领会文化艺术璀璨宝库的方式。艺术歌曲的学习,也需要我们刻苦钻研,勇于变换思路,成就艺术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程砚秋创立的程派唱腔作为程派艺术丰厚的艺术财富的“凤毛麟角”,不仅在京剧舞台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为中国文艺史写上浓厚的一笔。程砚秋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隐居求志,誓不为日本人演戏,深陷人间疾苦,创作出爱国主义剧目,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们学习党和国家历史、学习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精神的宝贵途径。
程砚秋先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赴欧洲考察戏剧、赴西北地区考察、赴西南地区考察,对京剧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程派艺术不拘于自我,勇于借鉴创新,丰富了多彩的中国戏曲艺术,这也是我备受启发、写作论文的关键。本人在京剧老师的指导下,亲入舞台实践,惊奇发现“艺术相通“并可以”为我所用“的学习方法,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得出宝贵结论。在对京剧程派唱腔的借鉴中,以演唱处理为主线,围绕中国作品《钗头凤》进行具体分析,对演唱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解剖”,经过舞台实践经验,得到京剧程派唱腔的演唱处理借鉴运用到抒情男中音演唱具体作品的方法,是我在学习研究和实际演唱中得到的理论成果。为我以后的演唱注入诸多方法和能量,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更多演唱者得到启迪。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