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子党务的兴起与初步实践
电子党务已经开始在国内和国外出现,这是政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创新自身活动的结果,是信息网络技术和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政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本章的内容是围绕电子党务的兴起与初步实践而展开,一共分为三节,一是考察了电子党务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了电子党务的基本概念,并对我国和国外实施电子党务的基本状况进行一定的总结归纳。
第一节电子党务的时代背景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客观依据,也就是所谓的时代背景,电子党务也不例外。只有把事物置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具体条件下,或者说是还原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才能对该事物的来龙去脉有清楚地认识。我以为,电子党务的大背景就是信息时代的来临,当然这是从全世界或者全人类的角度去看,如果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民族,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有的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而有的还处于工业社会甚至更早更前,所以我讲的时代背景是一个大的范围,在这个大背景下,具体为小背景的情况就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三股浪潮,我把它们称为信息时代来临所表现的三股浪潮。
一、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和研究热点的课题之一,自T·莱维于1985年发表《市场全球化》之后,这一概念逐渐被人重视并频繁使用,国际社会一度掀起研究全球化问题的热潮,国内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迅速成为焦点。大部分的人都认可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有人认为现实社会根本不存在全球化,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至今尚未形成单一的世界贸易市场,国际贸易将来也没有全球化的趋势。”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关于全球化研究的成果丰富,涉及学科广泛,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能够达成共识。
(一)全球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十分复杂,如果要把它的基本理论详细展开论述,做几篇博士论文都绰绰有余,在此,我只是为了说明全球化浪潮是电子党务兴起的背景之一,所以只是对其基本理论做简单介绍。................
................
第二章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和基本特点
电子党务已经开始在党务党建活动中运转,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发展电子党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这些正是基于信息时代来临的大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在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指出:“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①相比于以前的报告,信息化是首次作为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写入党代会报告,表明了党中央对世界时发表展形势的准确把握,认识到了信息时代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其中也包括执政党,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电子党务就是执政党应对挑战、主动求变、因势利导、创新党务党建工作的一次实践。而电子党务到底是怎样运行的呢?从目前的研究看,对这一问题的专门论述不多,一些分析要么是纯粹文字性的,缺乏宏观的建构,使人难以把握电子党务到底是怎样运转的,要么是纯粹计算机语言的技术框架,也让一般的读者望而怯步,难以理解。而至于电子党务的基本特点方面,论述的几乎没有,缺乏对电子党务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抽象与概括,不能表现电子党务的特性之处,本章将从这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节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
在分析电子党务定义的时候,我曾指出把电子党务所要建设实现的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上的目标,是指建立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一类是政治上的目标,是指电子党务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要讲清楚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是不容易的,它不仅需要熟悉的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用文字化、通俗化的语言表示出来,让大家对电子党务有整体上的把握与认识。“电子党务是继电子政务之后的一个学术和应用上的新焦点,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平台,探索新的信息环境下科学合理的电子党务体系构建等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和基本特点................................51
第一节电子党务的运行方式...................................................51
一、电子党务的技术基础.....................................................51
二、电子党务的分布结构.....................................................54
三、电子党务的运行模式.....................................................58
第二节电子党务的基本特点................................................61
一、及时性..............................................................................62
二、交互性...............................................................................63
三、虚拟性...............................................................................64
四、共享性...............................................................................65
第三章发展电子党务的重大意义.........................................67
第一节发展电子党务是我国信息化的内在要求................67
一、信息化催生电子党务.....................................................67
二、电子党务促进信息化......................................................74
第二节发展电子党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75
一、政治沟通方面................................................................76
二、政治参与方面...............................................................79
三、政治决策方面..............................................................84
第三节发展电子党务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必要方式.......87
一、提高执政党的社会应变能力.............................88
二、提高执政党的利益整合能力......................89
三、提高执政党政治社会化能力......................91
第四章电子党务的应用领域与问题对策.........93
第一节电子党务的应用领域.............................93
一、思想建设方面.............................................93
二、组织建设方面..............................................95
三、作风建设方面..........................................98
四、制度建设方面...........................................99
五、反腐倡廉建设方面..........................................101
第二节发展电子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102
一、发展电子党务中存在的问题.......................102
二、发展电子党务的对策...................................107
主要参考文献.......................................................113
结束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良好的网络法律法规是发展电子党务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实行依法治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制定修订一整套完备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制定与发展规范电子党务有关的法规规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网,当前实践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制定党务工作的《信息公开法》,明确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既从制度上落实党务信息公开,方便党员当前实践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制定党务工作的《信息公开法》,明确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既从制度上落实党务信息公开,方便党员民众对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开发,同时从制度上规定信息安全与保密事项,“确保党政机关的公共信息资源无偿向公众公开……同时确保电子党务系统的安全。”①
二是要尽快制定与电子党务建设相关的施工、运行、管理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做到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都有据可行,避免电子党务的盲目建设、无序运行以及缺乏监管,特别是各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网络使用安全方面的管理办法,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标准、资料和网络管理及紧急应变处理、安全稽查和考核等做出明确规定。”②三是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指导网络行为,而且要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革新、法律法规的制定、网络道德的倡导来治理网络系统,打击网络犯罪,调整网络行为,为电子党务营造良好、有序、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 泽 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 小 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校编: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比]中共中央宣传部编: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 1996.
[6]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严书翰.执政成效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4).
[8]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 2000(3).
[9]宋萌荣.希腊学者谈全球化与向社会主义过渡[JJ.国外理论动态,2000(3).
[10] Giddens.Anthony Rnaway World HowGlobalization15ReshapingourLives[M].New
York:Routledge,2000.
信息化背景下党建工作模式的“电子党务”问题探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64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