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455 论文编号:sb2025101821510553609 日期:2025-10-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文对现今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剖析,并相应的提出解决路径分别从教育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语境、话语评价上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提高开拓新的途径,研究期望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为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有效之策。
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当下信息化与网络化迅速发展,新媒体已深度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这种趋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然走向“媒介化”的网络传播空间。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际交往的维度,为公众构建了一个开放且多元的舆论表达空间和语言交流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体、表达方式、话语内容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针对新媒体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优势,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发展给教育对象带来深刻的影响,他们身处于发达的网络空间中,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都在悄无声息地被塑造着。借助新媒体平台及其技术优势,创新和构建在新媒体环境下生产和发展的话语体系,有效提升其在社会舆论场中的主导权和影响力。这既是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政治论文怎么写
政治论文怎么写
.........................
二、国内外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方式的创新。然而伴随传播场域的深层变革,传统话语范式在适应新型传播规律过程中,其效能实现面临结构性矛盾。尽管该领域系统性专著尚显不足,但学术论文成果已形成渐进积累态势。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关键词的文献达1289篇,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为核心议题的专题研究为17篇。从时间序列分析,该主题研究肇始于2010年首篇文献的突破,其后呈现持续递增的学术关注态势。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主题聚类考察,现有成果主要聚焦话语传播机理、效果评估体系及实践优化路径等维度。现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概念及要求的研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概念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吕建(2006)在《从“话语系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一文里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用属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本质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备满足社会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思想主导和行为引导的价值属性”①邱仁富(2010)则提出话语的正效果概念,即“描述、传播、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所具有的积极效果。”②。与此不同,袁张帆(2019)从话语接受的角度谈到“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而涵养了德性、获取了知识、内化了价值、外化了行为等实际效果。这一效果又进一步影响了整个社会精神系统,并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最终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展开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专题研究,首要做的就是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概念有所明确。
(一)新媒体
1967年,“新媒体”一词被首次提出,由此开始进入人们视野。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催生了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产生,这些技术迅速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兴媒介形态应运而生,其跨文化传播特性引发了国内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尽管国内学界积极引介海外研究成果,但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仍存在学术分歧。
按内涵来看,综合学术界的观点,普遍将其作作为与旧媒体相对的概念界定的。新媒体突破了广播、报刊等旧媒体的传播局限,本质上是依托数字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构建起的新型传播体系。与旧媒体不同,新媒体通过构建起无国界的传播网络,能够突破信息传播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桎梏,极大提升全球信息交互的传播效能。按外延来看,新媒体既包含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官方信息平台、综合性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介形态,也涵盖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的新型传播渠道,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
二、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要求
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部构成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以形成合力,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体效能,以进一步在实践中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功能,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本研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要求应当包含主体、内容、方式、语境、评价五个方面。厘清各要素内在的耦合关系以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内部构成整体合力,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落实到位。
(一)话语主体间的良好沟通与互信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中话语的“发出主体”和“接受主体”,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前者对应教育者的主导性角色,后者指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教育者话语主体通过运用特定的言语符号系统向教育对象进行阐释、说明和创新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体系以期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加以影响。故而广义上教育者话语主体上包含“国家和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的理论研究人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①而狭义上则限定的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工作的群体。相对的,教育对象话语主体则位于接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地位,他们对话语接受和认同的程度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政治论文怎么写
政治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不足的表现及成因分析...19
一、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不足的表现.....................19
(一)教育者传统话语权威下降,话语引领力不强.....................19
(二)话语内容宏大叙事,接受度不理想.....................................20
第四章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对策.......................27
一、推动教育主体转变话语思维,提升新媒介话语素养.....................27
(一)转变话语理念,促进话语主体间的良性互动.....................27
(二)借力新媒体技术,提高话语转化能力.................................28
结语.................................40
第四章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对策

一、推动教育主体转变话语思维,提升新媒介话语素养
推动教育主体转变话语思维,就是要使得教育者摒弃传统的话语理念,建设好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话语转化能力、话语资源挖掘能力,提高新媒介应用的话语素养,并最终与教育对象形成良性互动的话语关系。
(一)转变话语理念,促进话语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正所谓“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①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人的生存、发展、自尊、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话语理念,能够增强受众的话语体验感和实践参与感,进而激发其话语自觉认同和接受。一是话语理念应凸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价值导向。新时代人们探索真理和学习新知的主动性更为突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授予人们善思考、辨是非、识大局的智慧和技能,提升其面对多元社会思潮侵袭时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够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相契合时,也就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效果的实现。二是要推动人们参与到话语实践当中。新媒体时代,必须要打破依赖传统课堂进行话语传播的思维定势,不仅要积极有为利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而且要在保持教育者主导性的同时,将受众关注点由新媒体场域空间拉回现实,充分发挥受众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话语共鸣。
政治论文参考
政治论文参考
........................
结语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达载体,担负着思想引导、价值培育、
行为塑造等功能。随着新媒体作为全新的语言载体和媒介日益介入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也因信息碎片化、娱乐化等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形成现实挑战。可以看到,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就必须要借力打力,利用技术赋能破除传播壁垒。因此,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纳入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也必须要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范畴。这也是本文得以进行的选题背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论题从选题之初就明确了二者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系统分析二者在理论逻辑与实践场域的互动关系。
本文对现今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剖析,并相应的提出解决路径分别从教育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语境、话语评价上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提高开拓新的途径,研究期望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为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有效之策。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不丹政治转型的动因及发展路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政治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