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在商业银行人本管理中的推广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563 论文编号:sb2023111515090151410 日期:2023-11-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本文从阳明心学管理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是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中或者并未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将人本管理落到行动之上,便是将知行分离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怎么写

商业银行员工的离职主要集中在柜员、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等服务于一线的员工之中,这些直面客户的员工的频繁离职,无疑会影响银行的日常经营,影响着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人员的频繁流失,还会降低客户直观感受和满意度,客户会因为员工频繁更换导致对于该银行的不信任,造成客户的流失,影响着整个银行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基于此,银行内部又会施行很多服务措施来减少客户的流失,诸如加强服务管理、进行电话营销、外拓营销、举办活动等,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户基数,起到宣传银行的作用,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正所谓治标不治本。
阳明心学思想对于企业的发展问题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各个企业的管理无非就是针对具体的人的本身所制定的各项制度与规则,银行更不例外,传统的管理方式就是使得各个岗位的员工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认为只要有了条条框框的明文规定,员工就能各司其职,但这恰恰违背了人本身具有的天性—--人并不是机器,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与个性,仅仅使人变成像机器一样去工作不仅只是空谈,更会使得企业丧失自身应具有的活力与创新,让企业变成一潭死水,没有生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注入,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员工流失的问题,而且能够使银行这个庞大的金融机构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承担中流砥柱的作用。阳明心学,继承儒家传统理论,让每个人的内心回归最本质的自己,向内心求,首先去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阳明先生在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回答了这个深奥的问题: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将阳明心学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企业首先应该去思考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去做。面对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问题,银行首先应该考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员工提出辞职,了解清楚症状之后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而提出解决措施,才能加强员工与企业的粘性。
.........................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银行内部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入以千百年来儒家经典为依托、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一体的阳明心学,解决银行管理的现实问题,为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出路。将阳明心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银行的发展中,犹如如鱼得水、如获至宝。在银行的管理实践中,不论是员工还是客户,所面对的皆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鲜活个体,仅用单一的规章制度体系无法解决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在思想意识方面即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改革,以企业内部的文化自信为依托,建立关爱员工、呵护员工的制度体系,让员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积极参与到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之中,让银行不断汲取营养,成长为参天大树。
除了能够帮助银行解决现实问题之外,也有助于传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阳明心学既能帮助日本开展明治维新运动,使得日本在近代社会迅速发展壮大,也能够在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中生根发芽,帮助日本企业良好经营并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打破了朱熹以来所建立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框架束缚,带来了儒家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它不仅能够让知识分子从之前只知读书转向既要读书又要实践的知行合一,而且注重个体、注重独特的个性,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开创了新篇章。在阳明心学的管理思想中,管理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制度与员工之间的利弊、文化建设与员工粘性之间的关系等。面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如果不能加以运用,仅仅留存在书本或思想阶段是对于优秀文化的浪费,正如阳明先生所讲的“知行合一”,如果内心的天理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上,那么天理仅仅是一种潜在的道德良知,我们既要内心有良知,也要行动上致良知。如此优秀的思想,如果能够与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银行业之间恰到好处的连结,势必能够帮助企业蒸蒸日上,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
第二章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第一节知行合一理论分析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渊源
王守仁,号阳明,是我国明朝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及教育家,他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是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出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后历任贵州龙场驿丞、两广总督等诸多官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阳明先生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王守仁所创立的心学学说以“心”为宗,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后又倡言“知行合一”说,晚年又专注于“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后人将其思想统称为“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即内心的良知;“行”,主要指人的实际行为,即所做的事。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指的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①“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我国哲学史上,曾有两段时期对“知”与“行”进行了激烈而又深远的探讨,一次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一次是在宋代之后的程朱理学之际,两次的“知”与“行”之辩,为阳明心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了理论基础,成为“知行合一”这一思想的渊源。
...............................
第二节知行合一在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现代企业具有理性管理的特征,这是由企业自身发展所造就的,但是理性管理也有其弊端,它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忽视人性、产生负外部成本等弊端。我国的本土企业在这片土地孕育下蓬勃发展,对于国外的管理学理念有着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阳明心学中的管理哲学思想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相比于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阳明心学管理理念更能适应我国这个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土壤,能够让企业这棵大树坚韧不拔的成长,为企业施肥灌溉、注入活力。阳明心学传到日本之后,推动了日本企业的强盛,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之处。我国企业运用自身传统优秀文化来为本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与保障措施,不仅能够弘扬优秀文化的精髓,而且能够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既提高文化自信,又可以帮助企业走向世界,可谓一箭双雕。习近平主席曾经说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从王阳明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这与我国企业的管理不谋而合,管理的关键在于洞悉人性、了解人心,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才能事半功倍。
一、能够在人本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人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人本管理就是要管理人,而管理人的本质就在于管理人心,如果人心这个动力是充足的,那么企业就会蓬勃向前发展。如何能够凝聚人心呢?那就是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被员工共同认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即表现为企业优秀文化。在企业管理哲学的各个学派中,无论是泰特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梅奥的管理哲学,亦或是决策管理学派等,都由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管理中缺乏对人的本质进行管理。企业只注重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很容易使企业剑走偏锋,表现出企业唯利是图的本质,最终丧失道德并无法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阳明心学管理哲学中的“知行合一”坚持从内心出发,帮助企业找到人本管理中的经营之心,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血脉。
二、能够实现企业目标于个人目标相统一
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这种单一的目标显然太片面,一方面这种单一的目标会将企业效益“私有化”,忽视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它割裂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无法将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统一,这就会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效率低下,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凝聚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整个企业死气沉沉,缺乏竞争力。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能够建立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正向联系,从员工及企业的内在开始,让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散播到每位员工的内心,获得员工的认同感,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同时能够让企业的竞争展示出自身的文化魅力,赢得相应的市场地位,促进自身的发展。知行合一的管理哲学能够将员工的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之中,在企业奔涌向前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员工积极进取并完成自身目标,实现双赢。
................................
第三章商业银行人本管理..............................16
第一节人本管理理论概述..........................16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内涵.........................16
二、人本管理的特征及目标..............................19
第四章知行合一的应用实践..............................34
第一节知行合一在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应用中的现状及问题..............34
一、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中缺乏知行合一的认知............................34
二、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中缺少知行合一的应用与实践................35
第五章结论..................................47
第四章知行合一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知行合一在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应用中的现状及问题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提出“知行合一”意在告诫人们要知于内心、外化于行,对应到商业银行管理中,即是既要充分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又要在具体管理中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本管理中,却没有达到“知行合一”,或者是有的商业银行从企业文化到具体制度都没有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是有的商业银行仅仅认为要人本管理,却没有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属于“知而未行,只是为知”。不管是属于哪种情况,都是知行合一无法落实在银行中的具体表现,都属于阳明心学具体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人本管理中缺乏知行合一的认知
西方先进的人本管理思想是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土壤之中、人文关系较为简单、极具契约精神和崇尚法制社会而产生的,具有西方发达国家的时代背景,我国商业银行要引进这样的管理理念,就必须要与我国国情和自身发展相适应。我国是以儒家传统文化所建立的道德制约的国家,注重人文情怀与社会关系,阳明心学的管理哲学理念更加适合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人本管理模式仅仅采用“中体西用”的方式,简单直接的照搬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忽视适合自身的“知行合一”的管理理念,缺乏利用阳明心学的管理哲学来管理自身的认知,就会导致银行经营方面各种问题屡禁不止,许多银行的目标无法实现等问题。目前,我国有部分商业银行与学者开始注重阳明心学与人本管理之间的研究与应用,比如李安学者所著《灵魂徒步阳明心学管理智慧一书》,邹兴华学者所著《百炼成王向王阳明学习企业管理》,白立新学者所著《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等,这些都为我国商业银行运用“知行合一”的管理哲学来管理银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
第五章结论
王阳明一生的坎坷经历造就了其伟大的思想,在面对官场腐败、人心涣散的政府时,用自己的内心体悟到要与圣人对话,保持自己的初心,用良知成就自己。他认为人人皆可为圣,如今所存在的恶人都是被私欲蒙蔽了自己的内心,要保持自己内在的良知,并将良知付之于行动,知行合一,便为圣人。
本文从阳明心学管理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是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中或者并未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将人本管理落到行动之上,便是将知行分离了。这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切不可将良心遮蔽,要真正明白知行合一的内涵,将人本管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减少员流失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任何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思想意识,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每一个员工不同的工作状态都影响着整个银行的发展,如果银行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势必要从银行自身去探究,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员工、尊重每一位个体,将他们视作银行的一份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阳明心学的管理理念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够弥补其缺失的管理方式,能够让银行真正做到柔性管理,创造出舒适的银行工作环境与氛围,让企业变得有温度,让员工真正有集体的归属感与满足感,自然能够带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状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清爽家庭农场价值链成本控制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