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教育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及改革研究——以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44 论文编号:sb2019013122044424784 日期:2019-02-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数据分析。第三部分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思考和改革建议。

第一章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一、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巴音学院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语文教学的现状。通过问卷显示出问题,探究提高职业学校学生中职语文学习的教育策略。
(二)调查对象
在问卷调查研究中,随机抽取了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会电、机电、汽修等专业的学生共计 150 人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 150 份,收回问卷 150 份,有效问卷 148份,有效率 98.6%。
(三)  调查内容
本文的调查内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学生对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的认识及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学生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看法及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科教学中,语文课这个包含着思想认识、素质发展、品德修养、陶冶情操的的课程渐渐的走向困境,其原因是随着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的连年下滑,文化课基础差距较大,学校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领域为主,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理论知识课程学习淡化,无法融合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和新时期文化精神的需求。具体分析为:
1、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


表 1 表明,有 29.1%的学生是因为觉得中职学校毕业后找工作比较容易,大多是想快点就业,及早立足社会。有 23.6%的学生是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分数线比较低而选择就读,此类学生大多是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有 39.2%的学生是因为想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些技能,此类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尝试和实践新事物。有8.1%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意愿而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此类学生大多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安排生活,个人创新能力较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关注的大多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毕业就业方向。
..........................

第二章  学生和教师及其他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因是为了早点参加工作,提前步入社会。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差,想早点参加工作,领取工资,减轻家庭负担;有的是因为学习差,对高中和大学不感兴趣,只想学点专业技术。学生选择了职业院校,就标志着他们与其他高中生相比多了一份社会属性,无论从日常学习的课程中,还是在实习期间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中,他们都比其他高中生更早接近一些社会属性。在“学生喜欢的课程”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较为喜欢专业技能课,因为专业技能课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有新鲜感,学生愿意尝试;其次是就业实践课程,就业实践课程会带领学生到企业工厂进行参观学习,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起点。体育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是因为体育课活泼不拘谨。但文化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还行,甚至有个别学生表示,语文学不学没有什么变化,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也表明了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语文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自身文化课基础差,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缺乏、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主动性不够。
(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正确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不排斥语文课程。不排斥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学好语文对自身的发展有好处。但这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语文课堂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课堂纪律差,看小说、玩手机、聊天、睡觉等现象尤为严重。一部分学生虽然做到了注意力集中,但也是被动的在接受教师课堂上所讲的课程内容,初中时期的失败感让学生对老师课堂的互动显得尤为抵触,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了被同学嘲笑或者被老师批评。并且,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语文课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从来不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由此可见,学生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是相当浮躁的,缺乏认真精神。从这种现象折射出,学生在语文课上看小说、玩手机、交头接耳、睡觉,影响其无法将注意力聚焦到课堂知识上,也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不了解、不熟悉、根本不懂,如此反复,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

二、语文教学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二者相互构成,相互融合。因此,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特长爱好、人生规划来思考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里专家就曾指出:“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要完成从课本教材和教学任务向从学生的特长爱好的转变,教师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输血’者,而应当是培养学生对知识领悟、掌握、运用能力的‘造血者’。”只有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大的改革,新的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但从调研中发现,多数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陈旧的教育理念,以教材和教学任务为主,学生被动的掌握教师源源不断推送过来的“信息”,有不少人称之为教室里的“一言堂”。学生成了“移动硬盘”,把老师传送的文、段、句、词等内容存储到自己的“内存条”中,传输完数据后就被遗忘在布满灰尘的角落里不再启用。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忘完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最后对文学能力和素养的掌握就像“移动硬盘”一样,只会存储,不会使用,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
(二)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截至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延续的是传统讲授方法,教师讲课授业,学生听课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疯狂的向学生灌输客观知识,试图把每一个学生的脑袋都装满,学生把老师讲的所有的内容疯狂的存储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的主体成了教师,而学生则成了被动的客体。这种方法过于死板,缺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沉默”成了学生课堂上的固有状态。针对上述传统的教学方法,巴西教育家保罗·佛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这种教育是种‘储蓄’行为,学生就像是银行里开的‘户头’,教师则是‘储户’。教师进行讲授,进行存款,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接受、记忆、重述,进行储存。师生之间以‘你储我存’取代了相互的‘交流’——学生‘户头’里‘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们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入于这个世界。”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的学生有 41 人,占比例的 27.7%;有 48.6%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教师通过多媒体开展语文课程教学。调查中我们通过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不太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语文教学,一是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比较缓慢,个别教师年龄偏大,电脑运用不熟悉;二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要做课件,额外增加工作量;三是个别中等职业学校硬件教学设备不很完善,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班级全覆盖,无法统一开展实施。
...........................
第三章  中职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20
一、对教学对象的建议.......................... 20
(一)聚焦教学对象的学习环境............................ 20
(二)注重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21
(三)重视教育对象学习意识的培养......................... 21

第三章 中职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一、对教学对象的建议
(一)聚焦教学对象的学习环境
应试教育背景下,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对象考试成绩偏低这一比较大众化的问题,教师往往运用的手段也比较大众化。严格监视、严厉惩罚等方式取得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种厌学情绪导致的被动学习、积极性遭受打击从而使得学习动力更加不足的教学问题循环往复,不仅是中职语文教育对象不能学好语文的关键原因,对于正常接受高中教学的学生们也是一样。学生入学早期大都被周围人群寄予厚望,正是这种过多的关注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挫。而在学习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时,教师往往会采取惩罚性措施,使得学生将学习受挫与遭受惩罚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还没有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愉悦和成长,就被失败——处罚的教育手段“吓怕了”,因此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教师将一类学生评价为很聪明、却不认真对待学习。由此可见,很多学生虽然厌学,但不乏潜能。学生往往在学习之外表现的尤为活跃,更加说明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也存在巨大的学习潜力。只是这种潜能没有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发挥出来。唯有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导中职的学生将学习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提升他们的应试能力,从而改进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
学业的挫折给与中职学生的挫败感是十分强烈和深刻的,甚至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鉴于这种深刻的负面影响,对于中职语文教育的对象不能通过强制的方式,否则只能产生强烈的逆反态度,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要采取“迂回”方式将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注意力引导到学校的传统教学中,从而将其潜能与学习动机连接起来。这些“迂回”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实践性强的活动,最好是难度较小、形式创新、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比如活泼的课堂气氛、参与度更高的分组讨论等。活动的实施过程应目标明确、方法简明,才能使学生能够渐入佳境。实施这些“迂回”方式的教师也应该是更有耐心、教学技巧更强、人格吸引力更强的老师。总之,面对中职语文教育对象更容易厌学、更容易受挫而放任自流的状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使用“迂回”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习热情,达到传授语文知识,实现挖掘学生潜力的目的。
.............................

结论
在结合对中职学校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笔者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与普通高中语文教育相比,中职语文教育呈现出特殊性,并且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从教学对象角度看,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度低,缺乏自信和对有效学习方式的总结,其中有一些学生的态度差,阅读量小,课堂上对自己的约束力差等。从教学主体角度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教学内容乏味、运用教学艺术的能力差、有针对性地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不足、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中职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关注中职学生的成长问题,唤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恰当地掌控学习节奏,运用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高效率地掌握知识点,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