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以新疆南疆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1855 论文编号:sb2024113015141152939 日期:2024-12-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本文章引入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及相关理论作为突破点,梳理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发生、变化、缓解和解决措施,结合现状分析和LMDI指数模型对农业用水反弹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为南疆五地州水资源分配和再分配优化提供对策建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是南疆农业发展的命脉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气候的变化加剧了贫困地区的社会脆弱性,导致这些地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下降(张钦等,2016)。新疆南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天山以南,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使得地区农业发展迅速,但在天山阻隔下,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的特性导致南疆地区极度缺乏水资源,尽管新疆人均水资源量约为4223立方米,远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400立方米,在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三位,但由于新疆面积辽阔,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仅为5万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位列全国倒数第三位,因此,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南疆地区农业用水总量占全部用水总量比例维持在93%,水资源约束是南疆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南疆农业发展的命脉。在偏丰水年份和丰水年份,降水量增加促使地表水资源增加,同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反之则减少。
1.1.2  南疆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南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水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按照国际惯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应不高于40%,内陆干旱区河流用水量的最高开发率应不超过70%,生产耗水总量不超过水资源量的50%。但南疆水资源开发率和生产用水量已经超过了国际认可水平[1]。同时,土壤的严重盐碱化、粗放的漫灌形式,恶劣自然环境、农业灌溉设备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问题,不仅使得农业用水大量浪费,还使农业用水的空间分配不均,上游用水量普遍大于下游用水量,导致水资源不能合理得到利用,水资源有效利用系数、亩均实际灌溉所需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需水量等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利用效率低下和空间配置不均是阻碍南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

经济论文怎么写
经济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南疆及所属各地州农业用水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农业用水过程中存在问题。 系统性梳理相关文献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技术进步率、并基于技术进步率测算南疆及各地州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对反弹效应分级并评价各地州技术节水效果,研究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
利用经济学模型中有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模型对影响农业用水反弹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理论分析后,通过加法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与各期变化情况实证分析。
从南疆及各地州农业用水的供水、用水环节和水资源总量出发,结合分析结果对南疆地区农业水资源分配进行优化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高效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学界有关地区高效节水技术效果评价大多数通过农业用水效率进行评估,但对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研究不足,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未必能够减少农业用水总量。文章通过对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发生、变化和减缓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农业用水反弹效应主要影响因素分解,以期对地区系统性农业节水评估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依据,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农业节水瓶颈和问题提供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使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南疆五地州农业用水现状、南疆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导致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分析,发现各地州用水存在的不同问题,结合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机制,考虑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情况下,评估南疆地区农业节水效果,寻找南疆地区农业节水存在问题和最适配南疆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减缓方法。结合地区反弹效应主要影响因素,为新疆南疆各地州因地制宜施行相关节水政策、水资源规制、节水激励措施。最终达到农业用水总量节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为水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原指用于农林牧渔以及相关辅助性活动的用水,但根据前期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截止到2020年,农林牧渔用水农业用水(种植业,下同)占南疆用水总量约为93%,农业用水节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区总用水量,因此本文研究主体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用水。
2.1.2  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率
田云等(2021)认为农业技术进步通常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特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也称为自然科学技术或硬技术)进步;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则还包含了农业经营管理技术与服务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或软技术)的进步。文章所要考察的是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其包含了生物(种质创新等)、化学(化肥、农药、农膜等)、机械(农用机器、设备等)等硬技术以及资源合理配置能力(投入要素的整合及分配等)、经营决策管理能力(管理方案、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约束等)与农业生产及技术使用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新知识、新技术等)等软技术。文章中有关技术的进步,既可以是相关节水灌溉技术的进行,同样可以是要素投入分配的合理化利用,对于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农业用水强度的相关技术进步均能够被称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文章全称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
...........................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在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国或地区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技术等的方面。一国或地区拥有的某种要素的供给大于别国同种要素而使得要素供给价格要低于别国,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一国或地区拥有的该种要素供给小雨别国供给价格高于别国,则该国这种要素相对稀缺。研究区域南疆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在日照时长、土地资源总量等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其所处地理环境也存在较多约束,例如,位于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大型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导致地区周围蒸发量高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无法顺利发展绿洲经济,因此南疆因地理环境造成的约束相较于其他干旱地区更加明显,同时,南疆各地州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广、离散程度大,较难在一定程度上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从而使得技术改进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2.2.2  长期生产理论
长期生产理论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种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之比。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被应用于技术层面、要素层面和生产环境等,例如通过增加“农家肥”以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增加农机使用以削减人工成本等。文章旨在通过边际技术替代率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理论分析农业用水和其他要素之间合理替代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南疆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样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能够被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寻求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用水总量的帕累托改进方法,例如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地区用水结构等方法去替代农业用水投入,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效果。
..............................
第3章 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理论分析 ................................. 18
3.1 农业用水反弹效应 ............................. 18
3.1.1 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概念 ................................ 18
3.1.2 农业技术进步下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测算通式 ...................... 19
第4章 新疆南疆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环境分析 .................... 35
4.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35
4.2 南疆农业用水趋势及现状分析 ........................ 35
第5章 新疆南疆各地州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测算 ................................ 58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8
5.2 南疆各地州农业投入产出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58
第6章  新疆南疆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LMDI分解
6.1  南疆农业用水反弹LMDI分解结果分析
根据文章3.2,公式(3-14)-公式(3-18),将南疆农业用水反弹量RE进行LMDI指数分解[90],探究农业用水反弹量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未发生反弹效应年份不存在反弹量因此不进行指数分解,对于发生规模报酬递减年份取农业用水反弹量绝对值进行计算,以2006年反弹效应发生第一年为基期和以上一次发生反弹效应为基期计算所得结果如表6-1所示。当以某一固定年为基期可以反应各效应的数值整体变化情况而以上一次发生年份为基期可以看出短暂变化情况。 当以2006年为基期时,溢出效应在2018年、2019年为正,其他年份均为负,说明在大多数年份用水反弹的溢出会对反弹量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即反弹用水量占比的增加会导致其反弹量增加率的减少,而在2018年与2019年,反弹用水量占比的增加会导致其反弹量增加率的增加,加剧用水反弹效应,这两年农业用水反弹量要大于其他年份农业用水反弹量也说明了溢出效应的加剧,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额外农业要素投入对农业用水产出影响的快速变化导致要素产出效应大于自身溢出的抑制作用[91]。纯技术效应在所有年份均保持负值,说明所有年份的技术都是保持稳定进步,对农业用水反弹量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2017年-2020年间纯技术效应对农业用水反弹具有较大抑制作用,可以理解为农业纯节水技术提升迅速。单产效应和面积效应在所有年份均保持正值,要素替代致使水资源要素投入增加,节约的水资源量被抵消因而产生了农业用水反弹,农作物面积和产出的增加也提高了水资源需求导致农业用水反弹[92],同样的,在2017年-2020年间单产效应和面积效应较大,说明在近些年内,随着单位播种面积产出增加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大,会产生和显著提高农业用水反弹。

经济论文参考
经济论文参考

..................................
第7章  基于农业用水反弹的新疆南疆地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7.1  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文章中有关现有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法归结为以下4种:
(1)作物灌溉制度优化:根据农作物需水特性、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等因素制定的灌水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2)种植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对于某一地区种植农作物的比例进行优化或对于某一区域中种植农作物比例进行空间上的调整。
(3)多水源联合调控及优化配置:对于某一地区特定水资源来源的联合调整和优化方案,包括水资源的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的优化改进。
(4)区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对某一地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和承载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水资源优化配比。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经济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